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答试题一、单选题(每题0.5分,计20分)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以人为本)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 D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B发展)A统筹兼顾 B发展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可持续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A国外经验的借鉴 B 领导的价值判断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综合国力的竞争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A农村)A农村 B城市C学校 D公务员5、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A党的基本路线)A党的基本路线 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 D社会发展6、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B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领导的价值取向 B最广大人民的利益C个人的利益 D国家的利益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A发展循环经济)A发展循环经济 B发展粗放型经济C发展集约型经济 D发展计划经济8、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B服务型政府)A节约型政府 B服务型政府C管理型政府 D计划型政府9、科学发展观是第(D第四代)代领导集体提出的A第一代 B第二代C第三代 D第四代10、(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A协调 B发展C改革 D统筹11、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实现(B又好又快发展)A又快又好发展 B又好又快发展C既快又好发展 D不好不快发展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B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C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D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13、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是在党的(C十七大)A十五大 B十六大C十七大 D十四大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B统筹兼顾)A发展 B统筹兼顾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可持续15、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的分水岭是(B以人为本为核心)★解释: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的区别就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物”为中心。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人为本为核心C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D以统筹兼顾的为根本方法16、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A发展)A发展 B改革C调整 D稳定17、中央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用(A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A 一年半 B半年C 二年 D一年18、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B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
A 十六大 B十七大C 十四大 D十五大19、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高举一面旗帜,就是高举(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A 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三个代表 D马克思主义20、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C科学发展)A以人为本 B发展C科学发展 D统筹兼顾21、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围绕一个总要求就是(B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取决于(D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A人民群众 B领导班子C广大农民 D党员干部队伍2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体是(B人民群众)。
A党员 B人民群众C广大农民 D领导干部2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审议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A《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城市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A.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A.2008年B.2000年C.2002年D.2010年26、完善(C监督制约)机制,逐步建立起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A..权力运行B.权力监督C..监督制约D.权力制约27、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D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 计划生育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市场经济 D改革开放28、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B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A解放 B解放和发展 C发展 D.促进29、教育是民族振兴的(D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A基础 B前提 C保障 D.基石二、多选题(每题1分,计10分)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B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31、统筹兼顾指(ABCD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2、科学发展观的发展(ABCD是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是创新发展模式、是提高发展质量)A是科学发展 B 是以人为本C是创新发展模式 D是提高发展质量33、科学发展就是(ABC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C可持续发展 D单一的经济增长3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包括(ABCD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B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C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D加快金融体制改革35、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ABC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A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B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C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D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36、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BCD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A坚持解放思想 B突出实践特色C贯彻群众路线 D正面教育为主3437、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ABCD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确回答为谁发展;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正确回答为什么发展;要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正确回答什么是发展;要自觉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正确回答怎样发展)A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确回答为谁发展B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正确回答为什么发展C要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正确回答什么是发展D要自觉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正确回答怎样发展38、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实行(ABCD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宪法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39、哈尔滨市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需要做到(ABCD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保护)A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B大力发展循环经济C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D 环境保护三、判断题(每题1分,计30分)40、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相互矛盾的。
(错)解释: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1、科学发展就是指追求经济的增长。
(错)解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错)改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3、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对)44、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为它回答了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一系列的问题. (对)4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
(对)46、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对)47、对我国来说,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尤为重要,原因是,一是总体资源紧缺。
二是资源压力增大。
(对)48、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
(错)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3)49、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对)50、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的关系。
(对)51、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对)52、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高举一面旗帜,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错)改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高举一面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53、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普及活动,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市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对)54、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开放包容、充满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的哈尔滨城市精神(错)改正:时尚活力55、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行业。
(对)56、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对)(该原文在十七大报告倒数第二段开头)57、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化。
(错)改正: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58、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对)少了个“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