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ppt课件
(二)先天性脊柱侧弯:仅次于特发性脊柱侧弯而占第二位。引起先天性脊柱 侧弯的脊柱畸形有:半椎体畸形.半椎体及一侧分节障碍,此外,常见先天 性脊柱侧弯的形态椎弓根畸形及一侧不对称骨桥(椎体一侧分节障碍。此外, 还有蝴蝶椎及互补半椎体,一例并肋形成,脊髓纵裂及脑脊膜膨出。
(三)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小儿麻痹型脊柱侧弯;大脑瘫型脊柱侧弯;脊髓 空洞症型脊柱侧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弯及Friedrichs共济失调型 脊柱侧弯。
1
脊柱侧弯(又称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 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 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 SRS)对脊柱侧弯定义如下——应用Cobb法测量站立 正位X光像的脊柱侧方弯曲,如角度大于10°则定义 为脊柱侧弯。
2
绝大多数类型的脊柱侧弯不会遗传,至于先天性脊住侧弯是否会遗传 问题,各家报道不一,有时确可见到向一家中,有几个脊柱畸形的病 人,但总的说来,遗传非常少见,仅在下述脊柱畸形里,具有遗传倾 向:复合的腰椎畸形,特别是合并有脊膜膨出者;多发畸形特别是存 在并肋者。单发脊柱畸形.一般无遗传性。
19
一、正确选择融合范围。 二、重建脊柱的生理弧度 三、维持躯干平衡
20
一、病史采取 详细采集病史,以正确诊断和评价病人全身状态,脊柱外科病人特别 要求搜集下述情况:畸形或症状出现的时间及进展情况;畸形对其它 器官和系统的影响,如有否心跳、气短(其程度用爬几层楼出现,与 同年龄人比较运动受限情况表示);大小便情况,有无疼痛及放射痛 与肢体无力等;有无胸背部及下肢皮肤感觉异常;有无反复呼吸道感 染史与反复骨折史;母亲孕期(第4—7周),有否患病或受刺激等因素;
3
4
1如两肩不平; 2肩胛骨一高一低; 3一侧胸部塌陷,一侧背部隆起的“剃刀背” ; 4一侧体侧有皱纹形成; 5二侧体侧壁至肘部的距离不等。
5
初测包括如下内容:
(一)暴露颈及骨盆上缘之脊背部。
(二)观察皮肤是否有异常可见。
(三)双肩胛、骨盆及双下肢是否对称。
(四)各棘突是否在颈部棘突至臀沟连线上,此连线是否在人体额
16
从前向后测量,前1/4有骨骺出现的为Ⅰ度, 前1/2出现为Ⅱ度,以此类推, 3/4者为Ⅲ度, 4/4者为Ⅳ度, 骨骺完全融合者为Ⅴ度。
17
18
大干50度的脊键测弯均应手术治疗,成人疼痛性脊住侧弯,是出于 侧弯的凹侧长期不正常负重,致早期发牛严重的骨性关节炎,椎管狭 窄或椎体侧方移位,刺激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痛,应进行减压及矫正脊 柱侧弯,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一般先用支具控制,如控制无效.每 年侧弯加重大于5度者,应尽早手术。
弯腰成直角时观察),背部任何部位之不对称均为Adam向前弯腰试验
阳性,可疑有脊柱侧弯。经验较少的医生,可应用脊柱测量尺。即在
Adam向前弯腰试验检查的同时,以之分别测量被检查者背部各段,记
录所发现的最大偏斜角及部位.如背部不对称最严重处超过4度时,
则高度怀疑为脊柱侧弯。
6
(一)特发性脊柱侧弯:约占脊柱侧弯病人总数的85%,又分婴儿型年龄在4岁 以下,青少年型年龄在4—10岁之间。青年型年龄在11岁至发育成热之间。
8
根据脊柱侧弯的形态又分为: 单弧脊柱侧弯,需融合一个弧度 双弧脊柱侧弯,需融合两个弧度
9
10
Cobb氏法,过去规定用于测量>50°。脊柱侧弯畸形,其实它可测 量任何脊柱侧弯,在站立位前后位x线片上.先找出上、下端椎(椎体 向脊柱侧弯凹侧的倾斜度最大或该处椎间隙的上下椎体边缘线量平 行),然后分别作上方端椎上缘线的垂直线与下方端椎下缘线的垂直 线,两垂线的交点为cobb氏角.
状面上投影为重线(可用重锤测量)。
(五)向前弯腰试验。其中以帅向前弯腰试验最为重要:令被检者
暴露脊背部,面向医生,直膝合足立正,双臂伸直合掌指,把双手放
在双膝中间之矢状面上,然后双手指向双足之间向前缓慢弯腰,医生
沿被检查背部由头至尾之切线方向依次观察胸段(当向前弯腰45—50
度时观察),胸腰段(继续向前弯腰至65—70度时观察)及腰段(当向前
家族中有否同类病人。
21
二、查体
除一般常规检查外,应特别注意皮肤上有否色素痣,脊柱沿线是否有异常 毛发及色素,或有包块畸形外观、脊柱弯曲外观,仔细观察和描述很重要, 如一般特发性脊住侧弯,胸段侧弯凸向右侧,如凸向左侧,则可能为其它原 因侧弯(先天性、脊髓空洞症等);又如先天件侧弯弧的形态,有双“s”特点; 短弧和锐弧,脊髓空洞的侧弯,则为长侧弯,还应注意前弯腰时、坐位时, 侧弯形态变化,姿势性侧弯前弯时,侧弯消失,结构性侧弯,则外观明显加 重,因下肢不等长的代偿侧弯,则坐下后,侧弯消失,还应注意两肩及骨盆 有否倾斜,双下肢是否等长及粗细是否相同,步态如何?手指或脚趾有否异常 增长,眉弓距增宽,高上腭等现象。有否发际低,巩膜或牙异常、囱门是否 关闭.测出二肩及骨盆倾斜度.脊柱前弯状态下肋骨隆起(剃刀背)的高度 (cm),上半身偏离中线的距离(cm),双下肢长度与周径(cm),脊柱各向运 动情况。这些均应精确测量与记录,不能使用“轻度”、“重度”等较为含 糊的名词,还应检查脊柱的柔软程度。神经系统检查,在脊柱外科有待殊重 要意义,生理反射及病理反射,均应全面俭查,详细记录。
11
12
Ferguson氏法:适于测量小于50°脊柱侧弯畸形,在立位前后位x 线片上找出原发侧弯与上、下代偿侧弯的交界椎体及脊柱侧弯的顶椎, 画出三个椎体的中心点,这三点连线所成的角为脊住侧弯角。
13
14
15
—、非手术治疗
常用的有体表电刺激疗法,支具疗法,可辅以体操疗法。—般15度以内的特 发性脊柱侧弯,先不予治疗,可进行严密观察,如每年加重超过5度.则行 非手术治疗,首诊30一40度脊柱侧弯,应立即进行上述非手术疗法,因为这 一组病人,60%以上会发展加重,40一50度脊柱侧弯,有人主张手术治疗 ,也有的持反对意见。我们认为,腰段或胸腰段的40一50度的脊性侧弯,年 龄较小,Risser氏征+++以内者,应予手术治疗。
(四)神经纤维瘤病脊柱侧弯(有咖啡斑) (五)间质病变所致脊柱侧弯:如马凡氏综合征。 (六)后天获得性脊柱侧弯: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脊柱结核、脓胸及
胸廓成型术后等所引起脊柱侧弯。
7
根据脊柱侧弯弧的顶端椎体(顶椎)的部位.又可将脊柱侧弯分成颈 段脊柱侧弯(顶椎在C1一C6范围内),颈胸段脊柱侧弯(其顶椎在C7或 T1);胸段脊柱侧弯(顶椎在T2一T11范围内);胸腰段脊柱侧弯(顶椎 在T12,Ll);腰段脊柱侧弯(顶推在L2—L4范围内)及腰骶段脊柱侧弯 (顶推在L5,S1范围),在腰骶段侧弯中.实际上腰椎与整个骶骨组成 侧弯孤,故矫正侧弯时融合范围一定要延伸至骶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