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物流仓储技术

智能物流仓储技术

智能物流仓储技术第01讲智能物流仓储技术(一)第02讲智能物流仓储技术(二)第03讲智能物流仓储技术(三)第04讲智能物流仓储技术(四)第05讲智能物流仓储技术(五)第06讲智能物流仓储技术(六)第07讲智能物流仓储技术(七)第一节基本概念及设计方法第一节基本概念及设计方法1.1 前言■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是连接生产系统各环节、消费系统各环节以及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是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和数量品种方面的要求。

■为实现高效、快捷、准确、安全的物流服务,要求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的各个环节必须实现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因此,没有现代化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支撑,就没有现代物流的实施和运作。

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现代物流系统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1.2 智能物流仓储技术概念■传统物流是包括了运输、存储、搬运、分拣、包装、加工等多个环节在内的活动,即物质的实体流动。

■智能物流仓储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

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了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以及物流实体系统实施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

在智能物流仓储技术活动中,广泛使用了先进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等自动化手段,能够及时采集实物信息流,使之在相关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之间不受空间的限制进行及时的信息交互,形成一个完整的最优化系统。

由此可见,智能物流仓储技术的特点在于:信息化、系统化与智能化。

1.3 物流的分类1.3.1 生产型企业物流生产型企业一般拥有一套从原料进厂到工厂下线,再到送达客户,贯穿采购、生产、销售过程的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

其物流活动多涵盖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企业物流的四大子系统。

当然,根据企业生产种类的不同,主体物流活动也有差异,对四大子系统的需求亦有不同的侧重。

(1)侧重供应物流的系统此类系统供应物流突出,其他物流较为简单。

例如汽车制造企业便是如此。

几万个零部件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供应物流范围广,物流组织操作难度大。

某类车型相应零件较为标准,生产物流只需关注及时性即可。

组成整车后,销售物流较为简单。

(2)侧重生产物流的系统此类系统生产物流突出,其他物流较为简单。

例如冶金企业就是典型的例子。

冶金企业采购和销售的都是大宗货物,反而是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过程伴随的生产物流过程较为复杂。

(3)侧重销售物流的系统此类系统销售物流突出,其他物流较为简单。

例如小商品、小五金等,销售遍及国内外广泛区域,且较为零散。

1.3.2 流通型企业物流■流通型企业是指向社会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

其物流活动不再大而全,而是专注于某一物料环节。

■流通型企业包括批发企业、零售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1)批发企业批发企业与生产型企业的不同在于,其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占据重要位置,即使有生产物流,也为简单加工,不是企业物流的主体活动。

(2)零售企业零售企业凭借集团采购的优势,简化了供应物流的难度。

但其销售物流面对的是最终消费者,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如商品配送的要求较高。

故而,销售物流占据主导地位。

(3)运输企业运输企业提供运输服务,是渗透到企业的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中的一种外包物流形式。

(4)仓储企业仓储企业通过提供货物的存储服务而获得利润的企业,储存保管是主要的物流服务,部分提供简单的包装加工服务。

(5)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向生产型企业提供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逆向物流中所涉及的各种专业物流服务(运输、仓储、配送以及包装)。

拥有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其实现运输、仓储和配送最优模式的必要条件。

1.4 物流系统的设计1.4.1 系统设计内容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就是根据物流系统的功能要求,以提高系统综合效益、服务水平、运作效率为目的,确定各种要素的配置方案。

主要包括如下五点:(1)物流网络设计物流网络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层次和地区范围内确定物流网络合理的空间布局方案,包含物流设施选址和物流线路设计两大部分。

此部分设计要注意充分平衡和利用业已形成的物流网络,对其进行合理的补充改造,以拓展其服务功能。

(2)物流设施平面布局物流设施平面布局是根据物流设施的功能,作业流程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要求,确定物流设施内部各种功能区域的平面布局方案。

例如物流园区的功能区布局、配送中心的仓储区、分拣区、加工区、内部通道等布局。

(3)物流设备选择根据物流系统的作用要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物流设备并制定其布置方案,以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

例如仓储设备、输送设备、分拣设备的选择和平面布置设计。

下文将具体分析每类设备的选型方法。

(4)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包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节点信息系统和公共物流信息系统三个层次的设计。

各系统具体设计内容因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5)物流运作系统设计对企业物流而言,物流运作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运作流程、管理组织结构、品牌管理、订单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1.4.2 系统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目标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之前,必须明确系统设计的目标以及各种限制,这是影响物流系统的设计内容、系统规模、资源可得性等方面的决定性要素。

即明确该企业物流系统属于哪一类的企业物流,其设计目标是偏重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以及逆向物流的哪一或者哪些子项。

即先确定一个总体的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最终将各个独立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

(2)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是企业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石。

企业物流系统设计要进行大量的相关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以作为系统设计的依据。

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包括确定所需数据及数据来源、确定样本容量、分析所得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对特殊数据进行估计、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方面内容。

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以及逆向物流对基础数据的要求都有不同。

例如生产物流关注的是基于明确的生产目标下的生产物流计划。

其所需的基础数据有:未来的生产目标、物料清单(BOM)、原料及半成品的包装标准、运输标准以及存储标准。

销售物流则关注的是分销需求计划。

其所需的基础数据有:历史销售数据、未来销售预测、成品的包装标准、运输标准以及存储标准。

侧重生产物流的系统设计特别需要设计人员熟悉了其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这是理清数据、抓住主线的基础。

(a)基本运行资料业务类型、人员、车辆、用户数量等(b)商品资料商品的类型、分类、品项、来源、保管要求等(c)订单资料订单的种类、名称、组成方式等(d)特殊要求物态、气味、温度、湿度等(e)销售资料地区、客户、时间周期等(f)作业流程进货、流通加工、存储、拣选、发货、盘点等(g)流程单据信息流的内容、起始点和结束点(h)厂房设施资料大小、型式、地理环境、交通方案、结构规格(i)人力与作业时间人员组织结构、各作业区人数、工作时数、作业时间与分布(j)其他车辆物流资料、配送资料、供货商资料(3)设计方案的指定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根据整体考虑、各部分独立设计、再将其结合成整体的思想指导下,分别进行物流网络设计、物流设施平面布局、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最终形成整体的企业物流系统设计方案。

a)设施规划与选择容器托盘、周转箱、袋子等存储设备货架、自动化库、密集库等订单拣取设备人工、分拣机等物料搬运设备输送机、AGV、手动车等流通加工设备裹膜机、称重设备、拆箱设备物流周边配套卸货平台、废料处理设备、办公、厕所等b)信息化系统规划根据各项作业功能特性及物流配送中心主管对管理程度的要求,进行功能的整理,建立功能需求表。

根据需求表交由软件开发商进行模块的开发,实现高效的信息化管控。

c)厂房工程的规划根据土地情况、规划指标、厂房形式、周边道路情况进行总图的初步布置,主要满足厂区物流动线需求、物流中心出入库能力需求、物流车辆停车需求、厂区办公需求。

根据初步的总图方案进行厂房内部物流规划,实现具体功能要求,根据内部规划对厂房大小以及总图提出新的要求。

根据新要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总图,确定总图的版本。

进一步细化厂房内部设计,完成内部平面布置图并提出土建需求后,开始厂房的工程设计阶段。

(4)设计方案的仿真对设计方案的仿真的目的在于利用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通过改变特定的物流参数,观察系统模型的反应,以预测分析设计方案在现实中实施的过程,进而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选择和修正。

计算机仿真相对于解析法能够更全面、准确的描述复杂系统,是复杂的企业物流系统设计的重要方法。

软件:FLEXSIM、DEMO3D等DEMO3D:分析及改善:在实施仿真之前,工艺设计主要由二维静态AutoCAD 完成,直观性较弱,通过flexsim 动态三维建模发现工艺上可优化的部分,在项目上通过对各个工位负荷率的实时数据展示时发现瓶颈单元和空闲单元,为设计的改善指明的方向。

第二节 自动化物流技术物流自动化是指物流作业过程的设备和设施自动化。

如:自动识别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输送系统、自动跟踪系统等。

输送设备各种输送设备的分类和特点AGV 概念、分类、技术参数和使用注意事项分拣设备概念、分类、技术参数电子信息设备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条码技术、RFID技术2.1 输送设备2.1.1 概念连续输送设备简称输送机,是指以连续的方式、沿着一定的线路、从装货点到卸货点均匀输送散料和成件包装货物的机械装置。

由于连续输送机能在一个区间内连续搬运大量货物,搬运成本较低、搬运时间容易控制,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物流系统中,特别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中。

其搬运系统一般都是由连续输送机组成的,如进出库输送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等,整个搬运系统由中央计算机统一控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货物输送与搬运系统,大量货物或物料的进出库、装卸、分类、分拣、识别、计量等工作都是由输送机系统来完成的。

在仓储系统中,搬运作业以集装单元化搬运最为普遍,因此,搬运中用的连续输送机也以单元负载式输送机为主。

单元负载式输送机主要用于输送托盘、箱包件或其他有固定尺寸的集装单元货物。

2.1.2 特点连续输送设备是沿着一定的输送路线运输货物的机械。

与间歇动作的起重机械相比,连续输送机械具有以下特点。

■连续作业,效率较高。

连续输送设备可以不间断地搬运货物,不必因空载回程而引起运货间断,同时由于不必经常启动和制动,可保持较高的工作速度。

连续和高速的输送使连续输送机械能够达到很高的生产率。

■结构简单、经济便捷。

连续输送设备一般沿固定的路线输送货物,动作单一,所以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在同样生产率的条件下,由于其载荷均匀、速度稳定、功耗较小,较为经济实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