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设计》课程报告
无线遥控音乐门铃的设计与制作(焊接与调试总结部分)
题目:无线音乐门铃
班级:12通信工程
学号:12174080000
姓名:
指导老师:
2015年 5 月15日
电路的焊接、调试与总结
第一章元件说明与清单
元件说明
1.电阻
在焊接之前,可以使用色环识别法或者数字万用表测量测出元件清单中电阻的阻值并记录,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最后使用电阻。
色环电阻每种颜色代表的数值如下表:
2.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
和电阻一样,电容在焊接之前也要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
在安装电解电容时要求电容的管脚长度要适中,要正确判断管脚的正,负极,否则不能完成实现接收功能。
判断方法:正级管脚长,负级管脚短。
并且电解电容要紧贴电路板立式安装焊接,太高就会影响后盖的安装。
瓷片电容和电解电容一样,要求其管脚的长度要合适。
在焊接瓷片电容时不必考虑它的正负极性。
3.发光二极管和喇叭
二极管在使用之前要先对它检验,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看它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发光二极管主要用来进行发射端和接收端开关的指示,当开关打开时发光二极管亮,反之则不亮。
为使二极管正好露出头,当电路基本焊接好后,适当和外壳比较,使其管脚的长度正好适合其露出头。
焊接时要注意二极管的正负极。
把喇叭放好后,可用电烙铁将其周围的塑料靠近喇叭的边缘烫下去把喇叭压紧,以免其松动不稳。
4.TC4069UBP六相反相器
我们此次的设计采用的是TC4069UBP集成块来作发射和接收主电路。
TC4069U BP是6反相器。
所谓反相器,就是用6个非门构成的集成块。
输入端是高电平时输出端就转为低电平,输入端是低电平时输出端就为高电平,输入和输出端的电平总是相反。
总共TC4069UBP有六个。
值得注意的是,管脚号和每个非门的输入输出管脚的关系
元件清单
1.发射板元件清单
2.接收板元件清单
第二章电路板的焊接制作
1.安装工艺及焊接注意事项
1、元器件的装插焊接应遵循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低后高,先里后外的原则,这样有利于装配顺利进行。
2、在瓷介电容、电解电容及三极管等元件立式安装时,引线不能太长,否则降低元器件的稳定性;但也不能过短,以免焊接时因过热损坏元器件。
一般要求距离电路板面2mm,并且要注意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性,不能插错。
3、集成电路的焊接:TC4096为双列14脚扁平式封装,在焊接时,首先要弄清引线脚的排列顺序,并与线路板上的焊盘引脚对准,核对无误后,先焊接1、14脚用于固定IC,然后再重复检查,确认后再焊接其余脚位。
由于IC引线脚较密,焊接完后要检查有无虚焊,连焊等现象,确保焊接质量。
2.步骤:
1、按材料清单清点全套零件,并负责保管。
2、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电阻可以用万用表测量,也可以读出来。
3、对元器件引线或引脚进行镀锡处理。
注意:镀锡层未氧化(可焊性好)时可以不再处理。
4、检查印制板的铜箔线条是否完好,有无断线及短路,特别要注意板的边缘是否完好。
5、焊接元器件
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他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⑴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
⑵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
⑶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
⑷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1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
⑸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
第三章调试
1.检查电路
组装好电路,在通电调试之前,认真检查电路连线是否有错误。
对照电路图,按一定的顺序逐级对应检查。
特别注意检查电源是否接错,电源与地是否有短路,二极管方向和电解电容的极性是否接反,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的引脚是否接错,轻轻拔一拔元器件,观察焊点
是否牢固。
排除故障之后进行下一步调试
2.通电检测电路
给发射板加12V直流电源,接收板加4.5V直流电源,在测量电路每一部分是否正常工作之前,先用手摸摸芯片有没有发热,用鼻子闻闻是否有烧焦味。
确定电路没问题后,对电路进行分块调试。
发射板由由调制振荡级和高频振荡级两级组成,用示波器测量晶振的振荡,发现频率为32.768KHz的方波,由于示波器量程所限,高频振荡无法测得。
但是将万用表跨接在SW1两端,测得整个电路电流为5MA左右,用手摸C2发现电流增大。
可得发射板正常工作。
接收板通过改变L2的电感值检出发射板所发射的电磁波,在芯片的1脚测得发射的电波且电压为9V左右,在芯片8脚输出约5V的电压。
按下发射板开关,接收板可以接收到
信号。
3.指标测试
电路调试正常之后,即可对课题要求的技术指标进行测试。
按下发射板开关不放,改变接收板L2的电感值不断的增大发射与接收之间的距离。
达到实验要求。
4.调试中的注意事项
a.采用分块调试方法时,对那些非信号流向上的电路应首先单独进行调试,之后才能按信号流向顺序进行分块调试。
这些电路是:作为电路时钟信号的振荡电路、作为电路节拍控制的节拍信号发生器、作为电路电源的直流稳压电路等等。
b.调试前,应熟悉所使用仪器的使用方法,调试时应注意仪器的地线与被测试电路的地线是否接好,以避免因为仪器使用不当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c.调试过程中,不论是更换元器件,或是更改连线,一定要先关断电源,待更换完毕经检查无误后方可再通电。
d.调试过程中,不但要认真细致观测,还要勤于做记录。
试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技术文件,它是调试过程科学分析的依据,又是电路技术性能的科学证据。
初学者往往只注重最后的技术指标测试记录,而不注意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现象进行记录,这是十分错误的,—定要改正过来。
非正常现象的记录内容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分析、解决措施、措施效果等。
第四章总结与收获
1设计总结
从基本元器件的认识到焊接技术的练习,再到产品设计,在每一步的操作过程中,都会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一方面巩固了自己的基础,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进一步地熟悉了芯片的结构及掌握了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具体的使用方法。
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还锻炼了自己在制作产品上的逻辑思维,知道了要设计一个产品需要什么必备条件和设计该产品时候的逻辑步骤。
2心得体会
本次设计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探索的机会,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通过这次的
项目设计我主要学到了如下几点:
1. 在开始动手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把芯片的功能弄清楚以及如何拓展,只有把基本知识学懂以后才能顺利完成设计。
2. 耐心分析,解决问题。
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很正常的事,我们应该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
不能一遇到问题就慌了,要耐心的分析并解决问题。
3. 团队合作,不懂就问。
这次的课程设计培养了团队合作,有时候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很难自己去找到原因所在,就需要找别人帮忙,无形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不懂得问题也请教了老师,团队合作,不懂就问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