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体现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体现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体现
作者:范秋代
来源:《商情》2015年第28期
【摘要】在企业会计中最广泛应用的就是谨慎性原则,它在会计核算中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在面临不确定的情况时,必须做出带有谨慎性的职业判断,对企业会计中将要发生的损失、费用、负债等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估计,能有效的防止企业在资产上的虚假利润。

谨慎性原则的使用,不仅可以起到修正作用,还可以减少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损失。

所以,企业要正确的应用和理解谨慎性原则,加强从业人员会计理论的学习,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文详细的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必要性以及其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企业会计谨慎性原则具体体现
在21世纪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在不断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而不确定因素在企业会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企业只有正确的应用了谨慎性原则,为企业会计提供更真实的信息,才能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持续发展的地位不动摇。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谨慎性原则也称为审慎原则,它是指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在面临不确定的情况时保持谨慎,正确的把握资产和负债,不会过于高估资产,也不过于浮夸负债,不对可能会发生的收益进行预估,对可能发生的一切损失进行预算。

这也即是会计从业人员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健的会计方法来处理不确定情况,充分预算出可能会发生的负责、损失、费用,少计不确定的收益和资产,从而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更合适的财务报表和更稳健的决策行为。

二、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在企业会计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企业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时刻存在。

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规避不确定因素或风险。

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运用谨慎性原则进行预先估计,可以客观、审慎的反映出不确定因素或风险因素,从而规避或转移不确定带来的企业风险损失。

当对未来有了一定的防范,企业经营者也会格外小心的处理企业经营上遇到的风险,并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策,将损失降到最小甚至没有。

(2)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建立在谨慎原则基础上的会计信息避免了一些夸大权益、利润的现象,也避免了一些不利因素的掩盖。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有效的避免风险行为,还保护了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在企业保障了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进一步保护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三、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体现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有以下多个方面。

(1)固定资产折旧法。

固定资产折旧法,众所周知分为两类,一个是加速折旧法,一个是平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包括了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个内容;平速折旧法包括了工作量法和平均年限法两个内容。

当企业选择了加速折旧法来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的时候,就会降低利润减少交付的所得税,即是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几年多折旧,将利润减少了,却好比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从而使企业将投入的资金早一点收回,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这便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2)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对存货进行实际成本核算时,在企业会计中一般有五种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

而后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的时候采用的最多,这样可以使本期成本和当期水平相近,从而减少利润中的一些水分,当期末的时候,存货价值会偏低,达到了相对稳健的效果,这便充分的体现出谨慎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

当物价上涨的时候如果采用了先进先出法,就会使工期成本偏低,利润中的水分增加,在期末的时候,存货价值便会偏高,也不能达到稳健的效果。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企业按照成本和市价在期末的时候对短期投资进行高低计量,这也是企业必须遵守的相关制度规定。

当短期投资的期末市价没有成本高的时候,按照市价计价;当短期投资的期末市价比成本高的时候,按照成本计价。

如果市价没有成本差额高,企业就要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除开跌价准备外的净额就是短期投资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反应,它不能确定市价上涨带来的受益,只可以确定市价下跌所带来的损失,这样也保证了企业会计财务一个相对稳的定状态。

(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在期末的时候必须对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做逐一的检查。

当企业遇到技术损坏、长期闲置、陈旧等问题时,恰巧市价一直处于下跌,被投资单位出现经济危机,造成企业会计中可回收的金额没有账面价值高,这时候企业就可以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项目计提减值准备,这样也使得企业会计财务上是一个可预计的状态,抵抗了一定的风险。

(5)坏账损失准备。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增大了,不仅包括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还有预付账款。

比如,当企业面临破产、撤销而不能再收到货物的情况
是由于对方的货物供应不足,企业会计人员就可以把本该计入预付账款余额转记到其他应收款并进行记账,还要持有未到期应收票据。

一旦有证据显示企业收回货物的可能性很小,企业会计人员就应该将账面余下的金额转到应收账款里,还要计提坏账损失准备。

这样的谨慎性原则应用,增强了企业抵御突发风险的能力,也加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保障了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充分权益。

四、总结
综上所述,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体现在企业会计的方方面面。

而在经济生活中我国最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企业利润虚增、企业资产不实等现象。

我国为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这也是为了进一步建立起一个全国统一的会计标准,做到企业会计公平、公正、公开。

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建立,新企业会计制度也在慢慢被推广,企业在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按照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内容来发展,用科学的发展观,立足于长远的目标,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和我国市场经济一起走向成熟,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泰.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1,(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