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马鞭草
别称:南美马鞭草属性:马鞭草属花期:春、夏、秋开花花色:紫色
高度:株高100~150厘米。
株距:大垄间距60cm,小垄间距40cm,每平方米定植6株。
照片:
园林用途
柳叶马鞭草由于植株高大,种成盆栽管理上问题很多,例如高大的茎风吹或人为碰撞易折损、开花后运送不易等,以往不太有农民愿意种成商品贩卖,因为观光型态的农场盛行,这种生长旺盛数量越多越美的柳叶马鞭草才得以出头。
柳叶马鞭草在景观布置中应用很广,由于其片植效果极其壮观,常常被用于疏林下、植物园和别墅区的景观布置,开花季节犹如一片粉紫色的云霞,令人震撼。
在庭院绿化中,柳叶马鞭草可以沿路带状栽植,分隔庭院空间的同时,还可以丰富路边风景,在柳叶马鞭草下层可配置美丽月见草、紫花地丁、花叶八宝景天等,效果会更好。
另也外常有人将柳叶马鞭草误以为是可食用的香料植物,那是因为与香料植物柠檬马鞭草名称很接近的关系,在此要提醒柳叶马鞭草不是香料植物没有食用价值,纯粹是观赏作物。
栽培技术
柳叶马鞭草繁殖可用播种、扦插及切根分株,采用春季播种开花观赏时间最长。
柳叶马鞭草种子每克约4000粒,发芽率约85%。
种子发芽适温20℃~25℃,播后10天~15天发芽,整个穴盘育苗周期为40天~45天,1月播种为好,从播种到开花需要3个月到4个月(1月~3月低温条件下播种育苗,播种到开花则需要4个~5个月)。
育苗通常采用200孔穴盘育苗,便于移栽定植,介质可采用丹麦品氏托普进口草炭土确保苗壮整齐快速。
播后45天、真叶达到2对~3对且根系成团时方可移栽。
穴盘苗不建议直接下地,因为直接下地初期长速慢,死亡率较高,一般先移到9cm~12cm的营养钵生长2个月后再定植效果最佳。
定植时株行距采用大小垄,大垄间距60cm,小垄间距40cm,每平方米定植6株。
定植前要确保土壤条件良好,一般需要先做好浇水、除草、施肥、翻耕、耙平等准备工作。
定植后浇透水,保证土面下20cm的土层保持湿润状态。
柳叶马鞭草不用修剪,自然分枝能力强。
定植后一个半月到两个半月开始进入花期,盛花期能够维持两个半到三个月。
柳叶马鞭草非常耐旱,养护过程中要间干间湿,不可过湿。
柳叶马鞭草在最低温度0℃以上的地区可安全越冬,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作一年生栽培。
播种法虽然可以短时间获得较多的植株数量,但是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较长,所以扦插繁殖也是很好的方式,一般在春、夏两季以顶芽扦插为佳,扦插极容易发根,扦插后约4周即可成苗。
切根法是在开春对母本根系进行切割分株。
柳叶马鞭草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部分没有观赏价值的宽叶马鞭草问题。
正常情况下,柳叶马鞭草是窄叶的,但市面上常见的柳叶马鞭草种子一般是国内生产的常规种,因为柳叶马鞭草是蜜源植物,所以在育种过程中很容易被昆虫传粉,造成和同属的巴西马鞭草杂交,杂交后种子长成的植株叶片较宽,开花时花序介于聚伞和穗状中间型态,花期短,花色暗,基本没什么观赏价值。
杂交的宽叶马鞭草种子有5%左右的比例,该型态的种子育苗期间不能区分宽叶窄叶,只有定植抽出主茎后,从主茎上分枝长出的叶片上才能区分宽叶和窄叶,所以种子繁殖的柳叶马鞭草如果想清除宽叶杂株,必须在定植后1个月左右进行。
如种植密度较大时(每平方米在16株左右),因宽叶马鞭草比例不高,所以可以忽略此项清除工作,开花后基本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
另外,还可以采用顶芽扦插繁殖剔除宽叶马鞭草,一般在4月~6月选取窄叶马鞭草的母本进行扦插,1周生根,1个月成苗即可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