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分析
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如何将本馆已有电子信息资源加以组织整合、提高馆藏利用率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主题词:图书馆信息管理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人们对图书检索与查阅的质量和效率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需求提供了可能。
一、现代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知识管理实体(entity),它将传统图书馆范畴与远程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将图书馆自身拥有的资源、图书馆母体机构专有的信息、外部的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无缝地整合,促进每个用户快速地存取和有效地使用信息。
凡是网络用户,不分国家、地区、部门和单位,都可共同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然而在实践工作中,要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我们必须加强对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管理问题的研究。
二、信息共享需求是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管理的内在动力
数字图书馆的组织与信息资源极具动态性与实时性,在信息共享管理方面有其特殊的需求。
这包括:①互操作性。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涉及到各国政治、经济、技术、文化与社会等许多方面,各信息源数据库与信息平台差异可能很大,为集中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选择范围,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佳组合,数字图书馆必须具有异构计算机软硬件平台间良好的互操作性;②动态配置。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数字图书馆应具有随时调整、支持动态配置的能力;③标准化技术。
数字图书馆的运作涉及到大量的标准化技术,如VPN(数字专用网)技术、VLAN(数字局域网)技术、VDB(数字数据库)技术、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技术、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Architecture)技术等;④安全性。
“计算机病毒、磁场、电磁脉冲对数字化信息和计算机系统的破坏程度,并不亚于一把火把传统图书馆化为灰烬”。
因此,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尤其值得重视。
总之,这些特殊需求构成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管理的内在动力。
三、现代图书馆如何实现信息共享
在图书馆信息共享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许多棘手问题,如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利用、安全维护与用户管理等,我们必须利用目前的最新技术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促进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共享。
这些技术和措施包括:
1、开发和利用智能搜索工具来收集、组织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
Internet的迅速发展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丰富的、动态的网络信息资源,同时也呼唤新的检索机制与工具。
但是用户要想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信息,却很不容易。
因为用户在发出一个明确的查询请求后,返回的信息中往往有许多不相干的信息,如果再想从这些杂乱的信息中去浏览、选择和挖掘那些真正有用的信息,就不知不觉地浪费了许多时间和费用。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案:
1)为数字图书馆提供基于元搜索引擎的检索机制。
所谓元搜索引擎,是对分布于网络的多种检索工具的全局控制机制,它通过一个统一用户界面帮助用户在多个搜索引擎中选择和利用合适的(基至是同时利用若干个)搜索引擎来实现检索操作。
元搜索引擎不象常用的搜索引擎那样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却更多地提供统一联结界面,或进一步地提供统一检索方式与结果整理,形成一个由多个分布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搜索引擎构成的数字逻辑整体,从而实现对这个数字整体中各独立搜索引擎数据库的查询与数据处理。
2)为数字图书馆建立基于Push技术的信息检索系统。
目前惯用的Internet 搜索引擎及其信息浏览方式通常是用户发出请求到Web,然后Web将信息送回用户端,也就是用户需要拉取(Pull)信息。
而Push(推送)技术通过它的信息代理机制,在用户初次使用时设定所需的信息后,能够把网上相关信息用推送(Push)或网播(Netcasting)的方式送到用户面前。
Push技术为Internet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使网络信息流不再是单一的“拉”,还包括反方向的“推”,从而使用户避免了网上漫无边际的查找与长时间的等待,极大地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北航采用基于Push技术开发的Internet中文信息应用平台——天唐2000,建立了一个完整的Internet信息检索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采用开放式Client/Server网络体系结构建立起来的支持TCP/IP协议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具有如下特征与功能:(1)可以自由增加、修改、管理信息树上的信息频道,自由选择与优化信息资源;(2)具有智能化的信息预采集机制,可自动跟踪、获取用户事先预定的信息,集中并发式推送信息,无需重复搜索与等待;(3)采取交互订制与广播发布相结合的信息推送传播方式,可以实时或定时方式推送预定频道的信息;(4)采用离线阅读方式来提高通道利用率和有效数据的传输率,降低重复数据的通道占用量;(5)具有高效的智能搜索引擎,可根据用户需求对网上信息进行全文检索等。
这种基于Push技术的Internet信息检索技术既为用户搜索、浏览Internet网上的相关信息提供了快捷入口,又为数字图书馆在广域网内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
2、利用数字数据库技术、网络存取技术来实现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共享。
数字图书馆要实现对分布式数据库的采集、传播、存取和共享,实时性的交换与处理静态和动态的多媒体信息,必须开发和利用数字数据库技术和网络存取技术。
数字数据库VDB(Virtual Database)技术是使外界的数据表现为一个特定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扩展。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世界上有90%以上的数据属于关系数据库以外的数据,分布在Web网站、数据库系统和传统的应用中。
在这些数据源中,数据的组织方式、所用词汇和存取机制均有差异,其中大多数数据源可能不支持现有数据库中的查询操作。
因此,如果用户要检索分布于各种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利用数字数据库技术的收集、组织、集成功能来形成和提供统一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这种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一般框架是由数据开采和集成系统、数据发布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
面向对象的多媒体数据库存取系统是用来对于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不同物理结点上的多媒体数据信息实行统一的管理、控制和处理,为计算机的分布式多媒体信息提供存取和处理手段。
这种多媒体数据存取系统一般由公告接口模块、分析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和更新模块四大部分组成,能够采用Powerscrip语言,开发一个面向对象的用户界面,并提供菜单驱动和管理、窗口功能和管理、图形显示与编辑、文件操作与管理、在线帮助与接口处理程序等多项功能。
它还能利用PowerBuilder支持广泛的数据连接和对本机数据库的存取,利用LAN Workplace及NFS等软件实现了远程查询,通过ODBC接口实现对不同平台、不同机型上的异质数据库中的多媒体数据的存取。
这种面向对象的多媒体数据库存取系统可以帮助用户远程存取数字图书馆中的各种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