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参考测试方案:机顶盒检测主要包括实验室基本检测、网络适应性检测、安全和质量例行检测、主观评价。
机项盒基本功能检测1 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广播的接收1)搜索全部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广播节目;2)分别收看、收听各个节目,检查是否正常。
2 软件更新3.1 更新软件版本高于机顶盒软件版本1)前端发送更新软件;2)检查机顶盒是否检测到更新软件并出现提示信息;a)选择更新软件操作,检测是否满足要求;b)选择不更新软件操作,检测是否满足要求;3)通过手动方式强制进行被测机顶盒的软件升级,检测是否满足要求;4)查看更新后用户定制的选项是否改变(包括已经编辑过的节目顺序、喜爱频道等);3.2 更新软件版本不高于机顶盒软件版本1)前端发送更新软件;2)检查机顶盒是否检测到更新软件并出现提示信息;3)通过手动方式强制进行被测机顶盒的软件升级,检测是否满足要求;3.3 非本机顶盒软件更新1)前端发送的更新信息分别设置与被测机顶盒不同的厂家代号、硬件版本号、序列号;2)前端发送更新软件;3)检查机顶盒是否检测到更新软件并出现提示信息;4)通过手动方式强制进行被测机顶盒的软件升级,检测是否满足要求;3.4 出现异常情况能否恢复1)在更新过程中,将机顶盒断电然后恢复,检测机顶盒的运行状况是否满足要求;2)在更新过程中,将机顶盒输入信号断开然后恢复,检测机顶盒的运行状况是否满足要求;3 频道切换切换频道,记录频道切换时间,检查是否满足要求;4 显示界面调阅所有的中文信息提示(如:菜单、节目描述、EPG等),打开菜单界面,检查是否满足要求;5 声道设置1)使用快速自动搜索出全部播放的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广播;2)检查各节目的声道设置是否满足要求;3)在前端改变节目的声道设置,检测机顶盒的运行状况是否满足要求;4)在机顶盒端手动改变节目的声道设置,检查是否满足要求;6 音量1)使用快速自动搜索搜出全部播放的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广播;2)检查各节目的音量设置是否满足要求音量基本一致的要求;3)改变各节目的音量设置,检查是否满足各节目音量设置单独存储的要求。
4)将电视机音量设置为中间音量,改变机顶盒音量,检查是否满足要求。
7 EPG7.1 菜单功能:进入EPG菜单界面,检查是否满足功能要求;7.2 收看节目时的EPG显示功能:切换频道,检查EPG显示是否满足功能要求;7.3 提醒和自动切换功能:通过EPG菜单预定节目,检查是否满足功能要求;7.4 预定冲突提醒:通过EPG菜单预定有冲突的节目,检查是否满足功能要求;8 节目搜索8.1 手动搜索1)设置频点、调制方式、符号率进行手动搜索;2)检查是否满足要求;8.2 自动搜索1)清空机顶盒节目列表,重新启动机顶盒,查看机顶盒的提示信息及运行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快速自动搜索,检测机顶盒运行状况是否满足要求;2)机顶盒节目列表不为空时,进行快速自动搜索,检测机顶盒运行状况是否满足要求;8.3 全频段搜索(可选)1)设置起始频点、终止频点、符号率和调整方式,起动全频段搜索;2)检查是否是否满足要求;9 节目管理通过菜单操作对节目表中的频道进行排序、删除、加锁设置、设置喜爱频道等操作,检查是否满足要求;10 遥控功能1)具备全功能遥控操作:进行遥控器操作检查是否满足要求;2)单键调用功能:按下遥控器不同按键,检查是否满足要求;3)快捷键功能:按下快捷键,检查是否满足要求;11 频道列表前端分别改变节目的名称、频率、调制方式、符号率或增加、删除节目,并发送节目自动更新标识信息,检查机顶盒的接收情况是否满足要求;12 恢复出厂默认设置选择恢复出厂默认设置,检查是否满足要求;13 屏幕保护1)收看节目的过程中,中断前端卫星接收机、编码器输出信号,检查是否满足要求;2)收看节目的过程中,中断机顶盒的输入信号,检查是否满足要求;14 待机选择待机,检查是否满足要求;15 数据广播逐项检查各功能,检查是否满足要求;16 股票逐项检查各功能,检查是否满足要求;性能参数检测1 最大、最小接收信号电平1.1 测试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最大、最小信号接收电平测试框图1.2 测试方法a) MPEG2数字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发送活动图像和声音信号。
接收信号电平采用频谱分析仪的带内功率(BAND POWER)测量功能。
b) 将可变衰减器预留一定的衰减量。
调整可变衰减器,使被测接收机输入电平为其标称输入电平。
c) 调整可变衰减器,增大衰减量,减小输入信号,直到接收机将要出现马赛克,此时的接收机输入电平即为接收机最小接收信号电平。
d) 调整可变衰减器,减小衰减量,增大输入信号,直到接收机将要不能正常接收信号,此时的接收机输入电平即为接收机最大接收信号电平。
1.3 必要时,在被测频道的上/下邻频增加QAM或AM-VSB信号,调整电平到规定值时,连同被测频道经混合器混合后进行测试。
2 C/N门限2.1 测试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C/N 门限测试框图2.2 测试方法a) MPEG2数字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发送活动图像和声音信号。
测量C/N 时,以接收中心频率的电平与带内噪声的电平之比作为测量结果。
b) 调整测试发射机的输出电平,使接收机输入信号电平为其标称输入电平; c) 调整噪声发生器的输出,逐渐加大噪声电平,直到接收机将要出现马赛克。
d)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此时的C/N ,即为C/N 门限。
2.3 同1.3。
3 频率捕捉范围3.1 测试框图如图3所示。
3.2 测试方法a) 调整可变衰减器,使被测接收机输入电平为其标称输入电平。
b) 调整被测接收机的接收频率,使其中心频率与测试发射机的中心频率一致。
c) 增加或减小测试发射机的中心频率,使被测接收机处于失锁状态。
d)以1kHz 为步进值,逐渐增加或减小被测接收机的接收频率,直至再次锁定频率,记录此时上下频率范围值,即为频率捕捉范围。
注意:每次增加或减小被测接收机的接收频率时,需先将接收频率调整到测试发射机的中心频率。
4 输入反射损耗4.1 测试框图如图4所示。
图4 反射损耗测试框图 4.2 测试方法a) 按图4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调整网络分析仪,使其工作在被测频率范围,输出电平调节在适当位置;b) 置S 到1,调整网络分析仪,校准基准;c) 置S 到2,调整网络分析仪,再次校准基准,并将校准后的扫描线定标为0dB 基准线;d) 置S 到3,在此状态下的扫描线与基准线之差的最小值,即被测接收机输入反射损耗L 。
5 带外干扰抑制比 5.1 测试框图如图5所示。
图5带外干扰抑制比寄生输出测试框图 5.2 测试方法a) 按图I5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发送75%的彩条信号,调节被测接收机使其正常工作; c)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视频带外干扰抑制比,取其最大值。
6 支持符号率范围 6.1 测试框图如图6所示。
图6 支持符号率范围测试框图6.2 测试方法a) 按图I6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发送活动图像和声音的测试信号,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其工作正常;c) 改变发端符号率,相应调整被测接收机符号率,监测其能正确解出图像和声音的符号率范围。
7 视频幅频特性7.1图7 视频幅频特性测试框图7.2 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Sinx/x测试信号,调节被测接收机使其工作正常;c) 用视频分析仪选择Sinx/x测量项目直接测出结果。
8 K系数,视频输出幅度,视频同步幅度8.1 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8.2 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CCIR17行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择K系数测量项目,直接测出K系数。
注意在测试时,应在行时间波形失真 (Kb)、2T波幅度失真(Kpb)和2T波相位失真(Kp)中,读取最大的失真作为K系数的测量结果。
d) 用视频分析仪选择条幅度测量项目,直接测出视频输出幅度。
e)用视频分析仪选择同步测量项目,直接测出视频同步幅度。
9 色度/亮度增益差(∆K)9.1 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9.2 测试方法a)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副载波调制的20T脉冲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色度/亮度增益差测量项目直接测出结果。
10 色度/亮度时延差(∆τ)10.1 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10.2 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副载波调制的20T脉冲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色度/亮度时延差测量项目直接测出结果。
11 亮度非线性失真11. 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11.2 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五阶梯波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亮度非线性测量项目,在三种不同平均图像电平(12.5%、50%、87.5%)上进行测量,并取三种状态中的最大值为结果。
12 微分增益失真12.1 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12.2 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副载波调制的五阶梯波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微分增益测量项目,在三种不同平均图像电平(12.5%、50%、87.5%)上进行测量,并取三种状态中的最大值为结果。
13 微分相位失真I13.1 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I13.2 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副载波调制的五五阶梯波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微分增益测量项目,在三种不同平均图像电平(12.5%、50%、87.5%)上进行测量,并取三种状态中的最大值为结果。
14 视频信杂比(加权)14.1 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14.2 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50%的平场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其工作正常,调节其输出亮度电平幅度,使其保证达到700mV p-p;d)用视频分析仪在100kHz~5MHz带宽内选择加权杂波测量项目,测得结果即为加权视频信杂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