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壳聚糖载药微球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的机理及基本操作。
2. 学会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微球的载药量。
二、实验原理
壳聚糖是一种多糖,自然界中第二大糖类,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反应得到的,而甲壳素是虾或螃蟹的外骨骼以及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
壳聚糖的结构与纤维素相似但是与纤维素不同的是在其糖苷链上连接着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正是因为壳聚糖有了这个氨基使其广泛的应用于药物制备与研发当中。
同时壳聚糖还是无毒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并且不会引发免疫排斥反应的材料。
更重要的是壳聚糖还具有粘膜吸附性,这可以是其在体内停留更长的时间,正是因为以上特点壳聚糖成为了药物载体的理想原材料。
焦磷酸钠分子式Na 4P 2O 7·10H 2O,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相对密度1.82.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对热极稳定。
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壳聚糖与焦磷酸钠反应的原理: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产生NH 3+(如图2-1)。
3
图2-1 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产生自由氨基
自由氨基带有正电荷,而三聚磷酸钠在水溶液中产生阴离子(如图2-2)。
O
P P O -Na +
+Na -O
O -Na ++Na -O O O
图2-2 三聚磷酸钠在水溶液中产生阴离子
壳聚糖的自由氨基阳离子与三聚磷酸钠上的阴离子发生静电吸附反应,紧紧的吸附在一起。
O
P P O -Na +-O
O -+Na -O O
O 3OH
+HO
图2-3 壳聚糖与焦磷酸钠的静电吸附反应
三、实验方法
(一)载药微球的制备
先称取0.5 g 的壳聚糖并溶于50 ml (2% v/v )醋酸溶液中,制得1 % (w/v)的壳聚糖醋酸溶液,然后用循环水式真空泵抽滤除去壳聚糖中的杂质。
在室温下,向壳聚糖醋酸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0.1 mol/L ),调节pH=4.5值在一定范围。
加入0.2 g 的布洛芬,搅拌30 min 使其成为均一、稳定的悬浊液。
在20 min 、325 rpm 转速的条件下,将140 ml 焦磷酸钠溶液(0.7 g/L )滴加到上述悬浊液中,得到壳聚糖微球溶液。
停止反应后,加入30 ml
NaOH(0.1mol/L)溶液,产生絮状沉淀,将产物分放在50 ml离心管内,用台式低速自动离心机(3000 rpm)离心4 min,弃去上层清液。
用蒸馏水洗涤离心产物三次,最后将产物在-43 ℃的条件下冻干24 h,即得到壳聚糖载药微球。
(二)微球载药量的测量
精确称取0.1 g 载药微球置于20 mL的乙醇中, 超声30min使微球中的布洛芬完全溶于乙醇中,过滤,取滤液,测其吸光度,将所测定吸光度的值带入A=0.0014C-0.3821式中A为吸光度,C为浓度(μg/ml)。
微球中所含药物量=200C/微球总量。
确定溶液中布洛芬的浓度,计算其载药量及包封率:
载药量= 微球中所含药物量/ 微球总量×100%
四、思考题
1、为什么搅拌的转速是325 rpm,转速增高会出现什么结果?
2、如果焦磷酸钠溶液的浓度增加,会有什么现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