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知识点
81、碎屑结构包括三个内容,即碎屑颗粒本身的特点,填隙物的特 点及碎屑颗粒同填隙物间的关系。
82、园度可分为三级:棱角状、次圆状和圆状。 83、按碎屑与杂基的相对含量可以分为杂基支撑和颗粒支撑两大
类。 84、按颗粒与填隙物的相对含量和相互关系可分为基底胶结、孔隙
胶结和接触胶结、溶蚀胶结。 85、陆源碎屑岩按粒度可分为:1、砾岩:碎屑直径2MM,2、砂
质。 58、按沉积物被搬运和沉积的方式为:机械搬运和沉积作用,溶解
物质的搬运和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搬运和沉积作用等三种。 59、碎屑物的机械搬运形式包括:滚动搬运、跳跃搬运和悬浮搬运
等。 56、沉积分异作用:母岩风化产物以及其它来源沉积物,在搬运和
沉积过程中会按照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在地表 依次沉积下来,这种现象称作地表沉积分异作用。沉积分异作用分为机 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两类。
类、黑云母岩类。 37、超基性喷出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玻基纯橄岩、苦橄岩和科马提
岩。 38、基性岩类的主要侵入岩是暗色辉长岩、辉长岩、浅色辉长岩、
斜长岩、辉绿岩。 39、基性岩类的主要喷出岩是橄榄玄武岩、辉石玄武岩、斜长玄武
岩。
40、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类)侵入岩常见的种类有闪长岩、石英 闪长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和细粒闪长岩。
的水动力条件。 71、斜层理指在层的内部由一组倾斜的细层与层面或层系界面相
交,故又称为斜层理。 72、压扁层理是指层系界面呈波状起伏,波谷内夹有泥质压扁体的
一种层理。 73、波浪状层理由浪成沙纹迁移形成的交错层理,叫浪成沙纹层
理。 74、波痕是非粘性的沙质沉积物层面上特有的波状起伏的面状构
造。
75、泥裂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产生的裂 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呈‘V’字形或‘U’字形。
8、结构:是指岩石的组成部分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 其相互间的关系。
9、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 10、岩浆岩的结构按结晶程度分为三大类: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 构半晶质结构。 11、显晶质结构按颗粒大小分为:伟晶(颗粒直径>10MM),粗晶结 构(颗粒直径>5MM>),中晶结构(颗粒直径2-5MM),细晶结构(颗粒直径 2-0.2MM),微粒结构(颗粒直径<0.2MM)。 12、岩浆岩的结构按矿物颗粒的大小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 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13、等粒结构是指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 14、不等粒结构是指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 15、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为 斑晶,小的及不结晶的玻璃质的为基质。
54、风化作用就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 等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55、化学风化作用系指岩石在氧.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酸、以及生 物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的风化作用。
56、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未改变的风 化作用。
57、岩石风化产物按其性质可分为碎屑物质、不溶残积物和溶解物 质等三类。它们分别是陆源碎屑岩,泥质岩和内源沉积岩的基本组成物
22、岩浆岩的产状主要指岩体的形态、大小、和围岩的接触关系。 23、侵入岩的产状包括:1)岩床,2)岩盆,3)岩盖,4)岩脉,
5)岩株,6)岩基。 24、岩床 是厚薄均匀的近水平的整合的板状侵入体。 25、岩盆 是中央微向下凹的整合盆状侵入体。 26、岩盖 是上凸下平的穹隆状整合侵入体。 27、岩脉 是与围岩层理或片理斜交的脉状侵入体。 28、岩株 是一种常见的侵入体,平面上近园形或不规则状,接触面
102、团粒是次球状,椭球状和杆状的颗粒,由泥晶碳酸盐组成,不 具内部构造。
103、团块是由几个碳酸盐颗粒被灰泥粘结在一起,或被藻类粘结在 一起形成的颗粒。
104、骨粒是无脊椎动物分泌的碳酸盐骨骼组份,一般具有完整的形 态。破碎的生物骨骼碎屑。
陡立,似树干状延伸,又称岩干。 29、岩基 是最大的巨型侵入体,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平面上通
常呈长园形。 30、火山岩的产状包括:1)中心式喷发,2)裂隙式喷发,3)熔透
式喷发。 31、岩浆岩的相就是指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岩石和岩体总的特
征。包括侵入岩相和火山岩相。 32、侵入相的划分一般为浅成相(0.5-3Km)和深成相(>3Km)。有些岩
63、胶结作用 是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矿物质(称为胶结物)将松 散的沉积物粘结成坚硬岩石的过程。
64、重结晶作用 矿物成分借溶解.局部溶解及固体扩散等作用而重 新排列组合的现象。
65、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岩石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它是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及固结之前形成的。
66、层理是沉积物沉积时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它由沉积物的成 分、结构颜色及层的厚度、形状等沿垂向的变化而显示出来。
1、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 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2、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1)岩浆岩,(2)沉积岩,(3)变质岩。 3、岩浆是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 热、粘稠、富含挥发物质的熔融体。
4、岩浆岩的概念: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5、主要矿物指在延伸中含量多,并在确定延伸大类名称上起主要作 用的矿物。 6、次要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少于主要矿物的矿物。 7、副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很少,在一般岩石分类命名中不起作用的 矿物。
体常可根据中央和边部岩性的不同划分为边缘相、过渡相和中央相。 33、火山岩相主要有喷出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相和火山沉积
相。喷出相又可分为溢流、爆发、侵出三个相。 34、按SiO2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四类,包括:1、超基性岩类,
2、基性岩类,3、中性岩类,4、酸性岩类。 35、主要类型: 1、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 2、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 3、中性岩类:1)闪长岩-安山岩类 2)正长岩-粗面岩类 4、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类 5、碱性岩类: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6、脉岩类 7、火山碎屑岩类 36、超基性岩类的代表性侵入岩为橄榄岩类、辉石岩类、角闪岩
76、结核是岩石中的自生矿物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在成分、结构、 颜色等方面与周围有显著不同。
பைடு நூலகம்
77、虫迹是生物在未固结的沉积层表面留下的活动痕迹;虫孔是生
物在未固结的沉积层内部觅食或穴居的孔道。
78、叠层构造是由蓝绿藻类分泌的粘液捕获粘结砂.粉砂.泥级颗
粒或晶体而组成的一种纹层构造。
79、沉积岩的分类表
44、酸性岩类侵入岩的主要类型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 岩、斜长花岗岩、文象花岗岩、花岗斑岩。
43、酸性喷出岩是流纹岩、英安岩、石英角斑岩、黑曜岩、松脂 岩、珍珠岩、浮岩。
44、碱性侵入岩的主要类型为霞石正长岩、霞石正长斑岩。 45、碱性喷出岩的主要类型为响岩。 46、脉岩是指充填构造裂隙呈脉状产出的火成岩类。 47、脉岩的主要类型包括:煌斑岩、细晶岩、伟晶岩。 48、火山碎屑岩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火山碎屑物,堆积后经多种 成岩方式固结而成的岩石。是一种介于熔岩和正常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岩 石类型。 49、火山碎屑物按内部组分结构可分为岩屑、晶屑与玻屑三种。 50、火山碎屑岩结构按粒度分为: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凝灰 结构、尘屑结构。 51、火山碎屑岩主要类型有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52、沉积岩是地表及地表不太身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 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 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53、组成沉积岩的沉积物的来源包括母岩的风化产物、生物物质、 火山物质及宇宙物质。母岩是指先形成的岩石。
外源沉积岩类
内源沉积岩
类
陆源碎屑岩
火 山 碎 屑 岩 铝质岩
砾岩2MM
集块岩64MM
砂岩2-0.063MM 火山角砾岩64-
粉砂岩0.063- 2MM
0.004MM
凝灰岩2MM
泥质岩0.004MM
铁质岩 锰质岩 磷质岩 硅质岩 碳酸盐岩 蒸发岩 可燃有机岩
80、碎屑岩包含三种基本组成部分,即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 杂基和胶结物又可称为填隙物。
41、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类)喷出岩的主要种类有辉石安山岩、 角闪安山岩、黑云母安山岩。
42、中性岩(正长岩-粗面岩类)侵入岩的常见类型有正长岩、石英 正长岩、二长岩、碱性正长岩、正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
43、中性岩(正长岩-粗面岩类)喷出岩中常见的类型有粗面岩、碱 性粗面岩、粗面安山岩、角斑岩。
岩:碎屑直径2-0.063MM,3、粉砂岩:碎屑直径0.063-0.004MM,4、 泥质岩:碎屑直径0.004MM。
86、砾岩:直径大于2mm的陆源碎屑,其含量在50%以上的沉积岩 称为砾岩,
87、砾岩和角砾岩按砾石大小可分为: 巨砾岩(角砾岩) 砾石>256毫米;粗砾岩(角砾岩) 砾石256-64 毫米;中砾岩(角砾岩) 砾石64-4毫米;细砾岩(角砾岩) 砾石4-2毫 米; 88、砂岩:粒度为2-0.063mm的陆源碎屑含量在50%以上的沉积岩称 为砂岩。 89、砂岩按粒度分为:巨粒砂岩 2-1毫米;粗粒砂岩 1-0.5毫米;中 粒砂岩 0.5-0.25毫米;细粒砂岩 0.25-0.063毫米。 90、砂岩按成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次长石砂 岩;次岩屑砂岩。 91、粉砂岩是指碎屑粒度为0.0625-0.0039毫米的一种陆源碎屑类。 92、泥质岩主要是由粘土矿物及小于0.0039MM的细碎屑(>50%)组 成,含少量粉砂碎屑,又称粘土质岩。 93、泥状结构是几乎全由粘土质点组成,含5%的以下的砂或粉 砂。 94、粘土是一种未固结或弱固结的泥质岩。 95、泥岩指具泥状结构.无纹理及页理的岩石。 96、页岩指具有纹理及页理的泥岩。 97、黑色页岩指含有较多的有机质与分散状的硫化铁而呈黑色的岩 石。 98、内源沉积岩的结构按成因和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粒屑结 构;生物骨架结构;晶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 99、粒屑结构是内源沉积物经波浪.潮汐和水流等机械作用的破 碎.搬运和再沉积而成的。 100、内碎屑是盆内弱固结的碳酸岩沉积物,经岸流.潮汐及波浪等 作用剥蚀破碎并经过再沉积的碎屑。 101、鲕粒直径小于2MM的球状-椭球状的颗粒,由一圈或多圈规 则的同心纹、围绕一个核心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