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收稿 日期 :00—1 21 2—2 1 修 回 日期 :0 1— 3—1 21 0 3
基 金项 目: 福建省 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o 90O 3 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 师基金资助项 目( 00 1 ) 2 0 J54 ); 2 10 9 。 作者简介 : 胡欣欣( 9 2 , , 18 一) 女 实验师, 博士, 从事计算机技术在林业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Ab t a t h o e t a d c p a tr fL n qs a t n l N t r e e v s a ay e y u i g l d c p n ie ,s c s s r c :T e f r s l s a e p t n o o g ih Nai a a u R s r e wa n e n o e n lz d b sn a s a e i d c s u h a n p th a e ,p t hp r tr n mb ro a c fa t i n in, e a ain i d x o n n e i d x,a d S n h c e ac - ac r a ac e mee , u e p th, r ca d me s i f l o s p rt n e ,d mia c e o n n O o ,w h w r c lu i e ltd u d rt e ln s a t c u u n i t e s f a e h e r s lss o e h tb a —e v d,p n d b mb o w r i a d ae n e h a d c p s u t r q a t ai ot r .T u t h w d t a r d l a e e r e t v w e e ie a a o e man l n - n e s a e sye f h ee e h y as e e l d t e d s i u in o e a a ,t ep r tr ,a d t e n mb r fp th w r e n - c p tl so e rs r .T e lor v ae h it b t f h r s h e mee s n h u e ac e v r u e t v r o t e i o e y v r y n d p e e td t a eb o d la e d c p a h s o l ae n d t a sfa me tt n d g e d p th s p r - e l ,a r s n e h t h r a — v d l s a e W t e mo t mpi td,a h ti r g na i e r e a ac e a a i t e n a s c c t o n t n d ge e e f r o e ,b t o - o d l d c p d e o o c ln s a e w r ih r i e re w r a l l w r u n w o a s a a c n mi a d c p e e h g e .Me w i ,t e n iae h t h — o i y n n e n n a hl e h y id c td t a e r t e s r e h d a h g r d mia c e a ih p o n e,u e e a d c p it b t n a d a l w dv r i n t e w o e v e n n v n l n s a d s u i o i est o h h l . e i r o n y
H U n x n Xi . i
( o eeo o p t n n r t nS i c , uinA r u u n o s yU i r t, uhu F j n30 0 , h a C l g f m u r dIf mao c ne Fj g cl r adFr t n esy F zo , ui 5 02 C i ) l C ea o i e a i te er v i a n
绿阔叶林。植物分布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与热带植物区过渡带。该保护区海拔 80 1 0 0 — 0m为毛竹林 , 0— 0 9 0 11 0 m为常绿阔叶林 , 00— 0 0 1 0 1 0m为针阔混交林 , 10 1 0 2 1 0 — 0m为针叶林 , 30m以上为草甸层。 3 1 0
Ke r s:n t r s re; o s l d c p ;ln s a at r ;L n q s a y wo d au r e e e v fr t a sa e n e adcp pt n og i n e e h
景观是不 同斑块镶嵌而成 , 具有明显特征的地理实体 , 具有特定结构、 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生态系 统 。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称为景观格局 , 】 其变化是 自然、 社会和生物要素相互作用 的结果 。森林景 J 观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景观 , 也包括森林在景观整体格局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其他类 型的景观 , 具有系统性、 空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 强调 的是空间异质性、 等级结构和时空尺度 。森林景 J 观格局研究 旨在似乎 由无序 的斑块镶嵌而成的景观上 , 发现其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 , 并通过发现森林景观 内的各种梯度分布 , 从而揭示基本规律和掌握调控手段 , 同时采用科学 的规划设计对景观实现生态保护、 恢复、 建设和管理 J 。 龙栖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珍稀动、 植物丰富性和中亚热带森林植被的典型性而 著称 , 是一个理想的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众多学者 从各角度对保护区进行相关科学研究 , 但对整体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甚少。笔者从景观生态学角度 , 分析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 各景观类型的斑块面积和周 长等, 揭示保护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规律和掌握调控手段, 为保护区实现生态保护、 恢复、 建设和管
第 2期
胡欣欣 : 龙栖 山国家级 自然保 护区森林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1 7・ 3
子古陆东南滨浅海与浙闽古陆的边缘; 气候具有大陆气候特征 , 又兼有海洋性气候特色,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 土壤母岩主要由花岗岩、 变质岩、 砂砾岩、 石英岩、 云母片岩等组成 ; 森林覆盖率达 9.% , 65 植物区系组织 复杂, 属于北极植物区、 中国一 日 本森林植物亚区、 亚热带植物区系; 植物资源丰富, 地带性植被为典型的常
12 森林 景观 分类 .
在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的基础上 , 以龙栖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植被图、 地形图等为
基本分析图 , 以景观尺度 、 景观嵌块体的特征、 基质的形状 和大小以及色调等 , 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和树种组 成等群落特征及当地林业工作者的生产实践 、 研究成果为依据 , 将森林景观划分为: 松林景观、 阔叶林景 观、 竹林景 观 、 杉林景 观 、 经济林 景观 、 木林地 景 观 、 灌 疏林 地 景观 、 非林地 景 观和无 立木林 地景 观 ( 1 。 表 )
(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福建 福州 300 ) 502
摘要 : 运用景观结构定量分析软件计算景观指 数 , 采用景观总体特征、 斑块 面积 、 斑块周长 、 斑块数 、 分维数 、 破碎化和均匀
度等景 观指 数分 析龙栖 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空间格 局。结 果表 明, 叶林 、 阔 松林 和竹林是保护 区主要景 观 ; 各类
表 1 景观 类型 划分
Ta l Clsi cto fln sa etp s be 1 a s ain o d cp y e i f a
景观类型 松林景观 ( ) 阔叶林景观 ( )
界定标准 包括优势树种为马尾松、 黄山松 等常绿针 叶林 的斑块
包括优势树种为槠类、 栲类、 栎类 等其它 阔叶林来源于龙栖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文本资料(05— 05年) 龙栖 山国家级 自 20 2 1 、 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文本资料、0 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 20 森林植被分布图( :0oo 和地 1 1 o ) 形 图(:0 o ) 1 1 o 。在 Ac I o r S中以 3 3 G 0m× 0m的网格大 小数字化森林植被分布 图和地形 图, 并转化成 Gi 格式 , r d 用景观结构定量分析软件 Fas t33 栅格版) r t s .( ga 计算景观指数。在景观空间分析方面 , 近年来 已提出不少指标 [ , 】 本研究选取景观斑块面积、 ¨ 周长 、 平均斑块形状指数、 平均斑块伸长指数、 分维数 、 分 离度 、 破碎化、 多样性指数、 优势度以及均匀度等景观指数来反映研究区域 的空间格局特征。
景观的面积 、 、 周长 斑块数分布极不均衡 ; 阔叶林景观 的斑块 形状最为 复杂 , 碎化程 度和斑块分 离度水平都 较低 , 破 而非林 地景观 、 经济林景观 的破碎化程度较高; 区各景观分布不均匀 , 保护 总体多样性水平较低 , 但森林景观整体优势度较高。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 森林景观 ; 景观空 间格局 ; 龙栖 山
福建林学 院学报
2 1 ,1 2 :3 0 13 ( ) 16—19 3
第3 1卷 第 2期
2 1 年 4月 01
Junl f ui o eeo F r t ora o j nC l g f oe r F a l sy
龙栖 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森林景观空 间格局分析
胡 欣欣
疏林地景观 ( )
灌木林地景观 ( )
无立木林地景观 ( )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 采伐 迹地 、 火烧迹地 、 宜林沙荒地 、 可封育成林荒 山荒地 、 中林缘空地和哲未利用荒 山荒地 林 非林地景观 ( ) 林地外的其它陆地 , 包括农地 、 牧地 、 滩涂地 、 未利用地 、 其它用地
包括优势树种为毛竹的斑 块 包括优势树种为杉木、 柳杉等常绿针 叶林 的斑块
竹林景观 ( ) 杉林景观 ( )
经 济林景观 ( )
包括优势树种茶、 杜仲、 柑橘、 名梨等经济林 的斑块 01 .≤郁闭度 < . 02的林地 覆盖度 3 %以上 , 防护功能 的林地 0 具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