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题目:强夯路基连续检测与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作者:鄂宇辉摘要:将压实过程监控系统( CPMS) 应用于强夯路基连续检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正文:1.引言:指出传统的灌砂法检测等检测办法局限性大,提出采用振动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与路基相互作用的动态响应信息的连续量测技术,将动态响应与常规检验指标进行标定,得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实现了对强夯路基质量的连续检测与控制。

2.试验方法原理:1)路基抗力识别原理,“两个输入,一个输出”是由于振动轮受到两个输入作用,一个为压路机本身的激振力P( 已知) ,另一个为路基抗力F( 未知) ,其输出为振动轮的动态响应X,可以实测得到。

因此根据已知P,实测X,可以识别出路基抗力;建立振动轮动力学方程,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理论推导和实测数据表明,在振动系统本身稳定、激振力固定的条件下,加速度响应与系统抗力之间存在着线性对应关系。

因此本文选取振动轮的加速度作为抗力指标,它能很好地反映抗力的变化信息。

2)连续测试模式,试验测试时,将压实过程监控系统( CPMS) 安装在振动压路机上,进行压路机动态响应信号的连续检测,经实时处理后可及时显示在屏幕上。

路基压实状态的变化体现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并综合地表现在其结构抗力的变化上。

随着路基塑性变形的减小,压实状态由低级稳定向高级稳定状态转移,路基抗力 F 在不断增大,压路机的动态响应X也随之增大,这种变化综合地反映到压实过程监控系统( CPMS) 中,便成为动态监控的依据。

3.试验结果分析:1)得到振动轮动态响应X 与路基弯沉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弯沉与动态测试结果关系图)。

2)路基质量的连续检测结果分析,根据得出的回归关系,采用该振动压路机对试验路段路基在强夯之后的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由路基合格弯沉对应的动态响应作为控制合格的标准。

将这个标准值输入到CPMS 中,这样当压路机进行碾压时,在其驾驶室内的屏幕上就会实时地给出合格与不合格的信息,以图形方式提供给使用者。

3)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其原因:从两段路基连续检测试验结果看,不合格的区域占了50%以上,同时反映出压实是不均匀的。

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强夯是采用一定间隔进行,尽管最后又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了补充碾压,但是由于强夯造成的不均匀并不会消失; 其二是填土的含水量偏大,致使压实质量差,导致质量不合格区域的比例增大。

4.结论:路基连续压实检测技术能够对路基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经过与常规试验的对比分析,建立一定对应关系,可以在碾压现场及时地给出面的碾压质量分布图,为有关单位进行工程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通过对强夯路基夯实质量的连续检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方法,并给出了工程质量分布图,方便了有关单位进行进一步的工程处理。

题目:智能压实系统在兰新二线路基施工中的应用作者:李建军摘要:现阶段新修的客专、高速铁路工程中路基占有很大比例,路基施工往往是整个线路的关键环节。

为确保路基质量,加强过程控制,兰新第二双线施工中引入连续压实检验控制技术即智能压实系统,这也是第一次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大面积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路基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正文:1.工程概况介绍2.智能压实系统的应用:1)指标的提出,抗力指标;2)技术原理及特点,通过振动轮施加给路基一个激振力,同时路基给振动轮一个抗力(反力),并引起振动轮相应的动态响应(加速度)。

根据动力学和系统识别原理,可以通过对振动轮动态响应的实时量测与处理,得到与路基结构抗力有关的指标VCV,同时经过相关处理也可以得到路基结构的抗力。

3)准备工作及试验内容:最小合格值VCV的取得,一般需采用同一台压路机以相同振动工艺在确认已经碾压合格(常规检测合格)的路段上进行碾压试验,将所得到的VCV平均值作为合格的标准。

按照压实质量平面分布图选取VCV最低值的区域进行常规验收检验。

标定的基础上,可以确定一个动态测量值VCV作为合格标准的最小值,在施工中必须维持这个最小值,并要求所有具有影响的条件(填料类型、含水量、现有地面的影响等)在标定时和在施工时完全一样;振动压路机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的振动频率和行驶速度保持在一个恒定的级别上,并且要与标定时的速度和频率相同;在连续检测过程中压路机的行驶方向要始终一致,一般正向行驶,倒车(反向)行驶会使激振力发生变化,影响检测结果;VCV在连续三个碾压遍数下都没有增加,就可以认为该振动工艺下的压实功已经发挥到最优,不会再明显增加压实效果。

4)工艺参数的控制包括,碾压厚度,遍数,速度。

3.压实现场应用:1)压实程度分布图2)压实均匀分布图4.智能压实系统的优缺点分析:优点包括,1)采用定量评定指标进行粗粒料的压实控制替代经验法,减少人为作业因素的影响,可以实现路基压实质量的连续实时控制,利于机械化施工作业。

2)是一种面的连续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路基每一点的控制,达到控制压实均匀性目的。

3)在可以进行常规试验的路段,能够根据压实质量均匀性的分布图指导常规试验点位的选取,针对性较强。

4)提高工作效率。

在压实过程中通过智能压实系统能够直观反映出每一层的压实程度,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检测,优化了碾压遍数。

避免在已经碾压合格的情况下继续碾压(或者在不合格的情况下提前检测),无法准确判断检测时间,浪费时间,降低功效。

缺点包括,1)智能压实系统在操作中有如下要求:在连续检测过程中,要求压路机的行驶方向要始终一致,一般正向行使,倒车(反向)行使会使激振力发生变化,影响检测结果。

在施工工程中,多数压路机驾驶员有反向行驶的习惯(正向行驶加反向行驶作为一个碾压来回),应通过一定手段使正反向行驶都能正确反映压实结果,减少压实系统的条件限制,符合一般人的操作习惯。

2)在标定和施工时要求影响因素(填料类型、含水量、现有地面的影响等)基本一致时,压实系统才能精确反映出压实效果,需通过更多的理论研究和系统改进,减少条件限制。

3)实际压实过程中,由于难维持速度的恒定,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5.结论:续压实检验控制技术即智能压实系统是第一次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大面积应用,是路基施工过程控制的辅助手段,应用良好的前提下可减少返工,减少油耗,节约成本,缩短工期;该系统还具有体积小、拆卸方便,可应用于不同压路机的优点。

但目前数据尚不能实时显示,需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压路机反向行驶时数据无法采集的问题需进一步予以解决。

阅读后的疑问:在现场压实时,只能正方向行驶压路机,如果反响行驶会引起激振力的变化,影响监测结果,那么,如果仅反向行驶压路机可以达到监测要求么。

题目:有效值法在路基压实度连续检测中的应用摘要:从现有压实度连续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出发,对利用加速度连续检测压实度的原理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用加速度信号处理的一种新方法——有效值法来间接表示压实度,对公路压实质量检测及监控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正文:1.引言:介绍当前已有的压实方法,及存在的缺点,提出另一种方法)有效值法,即通过直接分析压实过程中激振信号本身特征(频率!幅值、周期、波形等)的变化来判定压实程度。

2.压实度连续检测原理:1)理论基础,振动压路机——土壤模型2)压实度连续检测技术系统组成3.现场试验:把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到振动轴或最能反映振动轮振动情况的位置上(安装前一定要把安装面磨平),随后把数据传输线接到采集仪ICP接口上,再把笔记本电脑与采集仪用网线连接好,在电脑中打开数据采集软件,设置好采集参数准备现场采集。

压路机进入试验路段后,保持恒速、恒振幅、恒频率行驶。

采集数据时,注意观察频谱图和“统计信息.”栏,采集完一次数据后,及时保存,随后用灌砂法测量压实度。

4.试验结果分析:有效值法的理论依据是振动压路机在压实作业时,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土壤的压实度增大,振动轮的激振信号幅值也增大,因此,可以取出滤波后的激振信号幅值(这里取其有效值).将其作为表示压实度的主要参数。

通过对采集信号滤波!消除多项式趋势项!平滑处理后,计算出每组数据的有效值。

具体做法:压路机行驶速度0.5m/s,,采样时间13.65s,采样长度4kB,即每300个数据取一次有效值。

计算出每压完一遍,数据整体的有效值。

做出加速度有效值随压实遍数变化情况图,压实度、振动轮加速度随压实遍数变化图,线性拟合出压实度与振动轮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5.结论:(1)振动轮激振信号的变化正是反映了土壤的压实程度,通过对激振信号的分析处理,提出经过消除多项式趋势项及平滑处理后,取加速度有效值法来间接表示压实度的方法正确、可行;(2)压实度连续检测技术可以在压实过程中测量和评估压实状态,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基础压实的工程质量,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可以通过对多种土壤进行大量试验确定出针对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标定关系,建立大型的数据库,从而扩大系统的使用领域,提高系统的实用性;(4)此外,可以进一步应用蓝牙技术,实现无线网络式的现场总线,组成大规模的检测系统,国外已经在研究这些问题,其应用前景看好,国内也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相应的研究。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振动控制理论等学科的进一步研究,智能压实控制技术也必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阅读后的问题:论文中未提到压实度的得到,不知道压实度图中的压实度如何得来的。

英文文献阅读:1. title: Vibratory Roller Integrated Measurem ent of Earthwork Compaction:An Overviewauthor: Michael Mooney, A.M. ASCE and Dietmar Adamabstract:本文提出一种关于土方压实后基于振动压实系统在连续压实质量测定的陈述。

滚轮测量现已发展了更多关于机械土壤参数的估算指标,包括刚度,模量。

并且这些参数已经被证明确实有效。

正文:1.引言。

介绍了连续压实控制早前在国外的应用,包括在美国和欧洲的发展概况。

并且提出一种轮综合测量的新型概述,该系统将用于连续压实控制。

一下首先简短介绍连续压实的发展,然后总结该系统的测量原理,描述相应的动态测量指标。

最后提出一些独立评估轮测量值的指标。

2.连续压实控制的发展历程。

着重介绍了由Dr. Lars Forssblad of Dynapac,Geodynamik 在1978年共同研发的CMV系统,1980年由BOMAG研发的OMEGA 测量系统,渐渐成为当时唯一能替代CMV的测量值。

在随后的几十年,陆续出现了能体现土壤的动态模量值Evib和土壤刚度值Ks。

介绍了CMV系统的操作模式,OMEGA 的垂直偏心力振幅的产生装置,阿曼偏心力振幅和频率控制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