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二讲
49
20:02
理论的基本结构:
50
20:02
基本概念——————逻辑的出发点 基本原理——————揭示概念之间的联系,反映认 识对象的基本关系 具体的定律、预见——————执行着理论的解释.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 1)科学理论评价的含义 2)科学理论评价的一般标准
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提出的、关于科 学实践和科学认识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
7
20:02
(二)科学问题的本质及特性
1.本质
科学认识活动中,已有的认识与未知事物之 间的矛盾。
8
20:02
2.基本特性 1)科学问题的起始性与终结性 2)科学问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科学问题的历史性与现实性 4)科学问题的可解性与不可解性
36
20:02
理想模型的作用 ①在一定条件下,直接运用在理想模型上的研究结果, 简化处理问题的过程。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 ②在研究复杂的科学问题时,可以将在理想模型上的研 究结果加以修正,去解决实际问题。 如: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③便于发挥人的思维的力量,去形成科学预见。 如:“金属胡须”
37
如何看待科学认识中的机遇?
机遇
22
由于出乎意 料的偶然出现的 情况或意外发现 的自然现象而导 致科学新发现的 现象。
20:02
意 大 利 解 剖 学 家 伽 伐 尼
电流
青蛙解剖
23
20:02
德 国 物 理 学 家 伦 琴
X射线
阴极射线管
24
20:02
法 国 物 理 学 家 伯 克 勒 尔
放射性 铀盐
52
20:02
1)科学理论评价的含义 真理性评价————实践验证 价值性评价: ①理论的学术意义 ②理论的实用价值 ③理论的社会效果
53
20:02
2)科学理论评价的一般标准 ①实践标准 ②结构标准 ③功能标准
54
20:02
②结构标准 理论体系要达到最大的简单性和内在逻辑完备性 为什么要达到最大的简单性——彼此独立的概念 和原理要尽可能的少 因为: 其一,容易实现内在逻辑的完备性 其二,越容易检验 其三,每个概念中所包含的内容越丰富
15
20:02
3.理想实验
1)概念 2)理想实验与实际实验的区别 3)理想实验的主要作用
16
20:02
伽利略斜面实验 爱因斯坦同时性相对性实验
17
20:02
1)概念 理想实验(假想实验、抽象的实验、思想上的实验) 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 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 一种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
荧光现象
20:02
25
英 国 化 学 家 伯 琴
苯胺紫
奎宁
26
20:02
瑞 典 化 学 家 诺 贝 尔
胶状 炸药
硝化甘油
27
20:02
英 国 细 菌 学 家 弗 莱 明
青霉素
葡萄球菌
28 20:02
法 国 微 生 物 学 家 巴 斯 德
免疫疗法
鸡霍乱
29
20:02
对待机遇的态度
30
20:02
20:02
五、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理 论,对科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 带有假定性的说明,是人们建立科学理论的重要方 式。
38
20:02
科学假说的主要特性 科学性与假定性的统一
39
20:02
40
20:02
41
20:02
科学假说的形成(大陆漂移假说)
1)发现科学问题 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轮廓相吻合 2)提出初步的假定 对新问题新现象新事实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 规律性进行把握 3)形成结构比较完整的假说 对初步的假定进行广泛地论证,寻找新的创 造性的假定的理论依据以及新创造与旧理论 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1)客观真理性 ①科学理论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科学理论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47
20:02
2)普遍性 理论揭示了某一科学领域的共同的本质。 体现在理论能过对相同领域里的各种现象作出解释和 预见。
48
20:02
3)系统性和逻辑性 理论不是各种原理定律的简单堆砌,而是有内在联系 的知识体系,因此理论是由结构有层次的。
5.科学假说的转化
1)在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实, 没有任何已知的事实与假说相矛盾。 2)根据假说所作出的预见得到证实。 3)利用判决性实验验证假说的真伪。
44
20:02
6.怎样看待错误假说
45
20:02
六、科学理论
1.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1)客观真理 2)普遍性 3)系统性和逻辑性
46
20:02
11
20:02
1.科学观察
1)概念 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
12
20:02
2)科学观察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②坚持观察的全面性 ③选择观察对象的典型性
13
20:02
2.科学实验
1)概念 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
14
20:02
2)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 ①对科学研究对象具有简化和纯化作用 ②对科学研究对象具有强化作用 ③可以再现和重演一些自然过程 ④经济可靠
9
20:02
(三)发现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
1.从不同的科学理论的差异中发现科学问题 2.从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之间的矛盾中发现科学问题 3.从社会需要中自觉地发现科学问题
10
20:02
三、科学经验
人们在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过程中,通过 自己的感官对科学对象的发展变化的直接或间接的 体验或感受,是人们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
四、科学模型
1.概念 2.为什么要建立模型 3.理想模型
31
20:02
1.概念 对研究对象进行形象化模拟和高度抽象
32
20:02
科学模型
不仅仅是对原型的感性理解,还 包括对原型的理性思维——高度 抽象
有根据
33
模型的结构多种多样,有反映 原型组成结构的,也有反映原 型特征变化规律的
20:02
42 20:02
4.科学假说的发展
1)假说的基本内容与事实不一致 如:地心说被日心说代替 2)假说的基本内容与事实一致,但在某些 具体的观点上与实际情况相矛盾 如:日心说被现代宇宙观修正 3)由于发现前所未知的新事实新材料,对 原假说进行丰富和创新。 如: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 造说
43 20:02
18
20:02
2)理想实验与实际实验的区别
是一种实践活动 真实实验 是人们将设计通过物化过程而实现的实验
是一种推理活动 理想实验 是人们在头脑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不易做到的实验
19
20:02
理想实验
逻辑规则
真实实验
20:02 20
3)理想实验的主要作用
理想实验
深刻理解实验
揭示逻辑联系
20:02
21
57
20:02
58
20:02
55
20:02
③功能标准 一个新理论确立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
56
20:02
其一,新的科学理论一定要能够说明旧理论 已经说明了的事物和现象。 其二,新的科学理论必须要能够说明旧理论 所不能说明的新事物和新现象。 其三,新的科学理论要能预见目前尚未观察 到,但却能通过以后的科学实践观察到的新 事物和新现象。
20:02
一、科学认识及其潜形态和显形态
科 学 问 题 科 学 经 验 科 学 想 象 科 学 洞 察 科 学 模 型 科 学 假 说
科 学 理 论
潜形态
显形态
4 20:02
5
20:02
二、科学问题
(一)概念、作用 (二)科学问题的本质及特性 (三)发现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
6
20:02
(一)概念、作用
2.为什么要建立模型 1)无法直接认识原型 2)对原型认识得比较清楚,建立模型便于处理同类客 体
34
20:02
3.理想模型 对原型进行科学抽象,在思维中设想出来的 与原型本质相似的理想客体
35
20:02
理想模型的基本特征 ①有理论依据 ②仅仅突出了原型的主要特征或主要方面 ③理想模型是一种理想化形态,在现实自然界中找不到。
第二讲 科学认识与方法
1
20:02
自然观
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观
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
人 与 自 然 辩 证 法
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2
20:02
一、科学认识及其潜形态和显形态 二、科学问题 三、科学经验 四、科学模型 五、科学假说 六、科学理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