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在农业生产环境问题中的价值高绪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农业生产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理论指导价值和科研方法价值。
本文基于自然辩证法在农业生产问题的两个方面的价值,主要论述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产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观指导价值,科学技术方法论指导价值和科学技术观指导价值。
从而深入地解读了自然辩证法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农业生产环境问题;自然观;科技观情报学主要是根据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管理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掌握现代情报学技术,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胜任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信息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情报学高层次专业人才[1],主要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属于管理学下的一个分支,因此管理学中的一些思想,理论都在情报学中有所表现。
我我们知道管理学无时无刻不用自然辩证法在发展自己,充实自己。
下面将就自然辩证法以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1自然辩证法的内涵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2]。
自然辩证法包括三部分: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亦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3]。
它和各门具体科学技术一样,都是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研究方法的规律性探索,这表明了它具有科学技术特性。
作为科学普遍规律总结的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都从中受益颇丰。
它能够指导我们很好的进行科学研究活动。
而情报学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观、辩证观和科学观这些原理方法,因此自然辩证法在情报学研究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自然辩证法在情报学中的应用价值2.1思想道德教育价值2.1.1思想教育价值思想教育价值主要是指情报学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对个体的思想意识、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的培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主要表现为提高个体的哲学修养,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进而培养自己的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品质[5]。
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可以提高情报学研究生的哲学修养,促使思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辩证法被看作是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
也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的人类历史中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
”我们知道求真是科学的本质,科学实践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的活动,它以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和认识事物的本质为目标。
“求真”是指在科学中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具体作用如下:一是充分利用科技史资源,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科技史也是一部人物的创新历史,科学家们在独特的领域独立思考,为了科学成果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这对后人都是一种激励和感召。
二是凸现自然科学的批判性,培养研究生的怀疑精神。
怀疑精神是科学创新的一个必备条件,只有在立足于事实和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质疑,只有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审视现有的科学成果,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推动科技的创新。
三是加强科学技术方法教学,给研究生技术创新的工具。
自然辩证法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论,是立足于科学发展事实上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所以,它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使研究生的求真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2.1.2道德教育价值道德教育价值是指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过程中对研究生的科学道德认识的培养、高尚道德信念的形成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发育而产生的积极影响。
道德是由道德认识到道德信念再到道德品质的发展过程,遵循着由非政治倾向性的道德到带有政治倾向性的道德发展过程。
自然辩证法赋予伦理道德以真理的基础,不仅具体地体现在恩格斯曾经以发展的观点详细揭示人类伦理道德的社会历史起源,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是以科学的观点具体和现实地考查人的本质,传统的伦理道德没有科学的基础,只能建立在思辨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空中楼阁上,采用了宗教和政治的形式并加以社会化,形成了压抑人性,阻碍人的发展的道德灾难。
同时,自然辩证法还把人文关怀作为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
科学作为一种手段具有工具合理性,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具有价值合理性,与人文精神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他们都关注作为主体的人,都是为人的自由、全面、健康的发展而服务的。
所以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的终极统一,是自然辩证法进行道德教育价值的根本理论依据。
另外,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和奉献精神等道德品质。
科学对研究者的人格具有较高的要求,实事求是,是对自然界的诚实和尊重。
同时要求,为人厚道,不图私利,甚至为了理想奋斗终生,是对社会和整个人类的真诚。
能攀登科学高峰的人是两者都达到一定造诣的人。
在自然科学史的长河中,处处流淌着这种精神。
所以,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可以使人具有诚实守信、大公无私和奉献社会等精神,从而具有较高的道德教育价值。
2.2科研方法指导价值情报学的研究生,不仅要注重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还要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但是,研究生的学习更加强调的自主性和科研性。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整体自然界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对情报学研究生学习进行哲学思考,以启迪智慧,开拓思路,更好的学习与科研。
2.2.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情报学学习中的指导价值辩证主义自然观主要包括系统存在观、系统演化观和生态自然观。
系统观主要强调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6]。
因此,情报学专业在学习中应该深刻的把握系统的概念,把所学的专业课程能够串联起来,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这个中心,有重点,有侧重的学习每一门课程,深刻分析每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与专业之间,课程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以便有效的学习好各门课程,把握各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系统演化观着重强调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的,而且发展、变化着的,自组织是自然界演化的一般机制。
在实际中,我们应该把我们专业的学习看作是自组织的类似机制,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老师的强迫输入,只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才能高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生态自然观主要讲述生态系统的三大规律:闭路循环规律、反馈调节规律和系统和谐规律。
这在我们学习中更加的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的知识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再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反馈和调节,不断的检验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纠正自己的学习偏差,同时更要注重其中的和谐,这种和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与思想道德的和谐,不要只顾专业技能的学习忽略了思想道德的培养,而成为对社会有危害的人。
二是学习与休息的和谐,不要只顾学习而忽略了休息,而成为大脑发达而体质欠佳的人。
2.2.2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在情报学学习中的指导价值科学技术方法论主要介绍了科学技术问题与科研选题、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理论与科学假说、一般技术方法论、绿色设计方法、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7]。
这些理论方法不仅告诉我们如何进行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实验,还论述了技术创造的一般过程。
我们在进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时,如果深刻学习、理解并实践这些理论方法,就能够使我们方便地进行科学研究,不至于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其中讲述的绿色设计方法又是我们情报学专业研究生进行软件设计的新的理论方法。
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理念。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对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的概述与总结,它从科学技术研究的历史出发,客观地论述了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指引我们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2.2.3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观在情报学学习中的指导价值现代科学技术是由诸多学科类型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整体,主要讲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和模式、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运行与管理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8]。
科学技术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功能、促进社会变革的功能、推动思想文化进步的功能和促进生产力提高的功能,但是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平衡性,也带来了一些全球性的负面影响。
因此,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竭力走绿色科技之路对于我们情报学研究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研究生阶段我们就应该立志科研,献身科学技术,为祖国科技进步不断奋斗。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科学技术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粮食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不能只顾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要兼顾其他,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3结论情报学研究生的学习应该遵循自然辩证法,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研究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本专业学习和科研的内在规律,实现从盲目学习到理性学习的飞跃,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4参考文献[1] 武森,高学东,喻斌,高俊山.复合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许晓鸣,孙优贤,熊刚.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的发展现状[J].电子技术应用,1997(8):4-6.[3] 周立凯.自然辩证法和计算机语言发展[J].科技信息,2007:13.[4] 黄志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5] 王新刚,周柱兵.论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2007(11):83-85.[6] 陈何芳.论大学学术发展的系统观[J].复旦教育论坛,2006(4).[7] 丁启禹.科学技术方法论在大学理工科教学中的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2006,26(3):114-115.[8] 龚发超,王晓东.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对现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