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事故ppt课件
2、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蓄 意将其隐瞒。负责试验的工程师对核反堆知之甚少, 而这种情况是因为厂房主管基本由不具备RBMK资格 的员工组成造成的:厂长只具有燃煤发电厂的训练经 历和工作经验,基本上是负责政战的主管,但主导演 习的副厂长是核能专业。他的总工程师亦是来自一个 常规能源厂。3号和4号反应堆的副总工程师只有“一 些小反应堆的经验”。
.
3、核电站各个工作部分的操作员之间的通讯 严重不足。
4、操作工的操作未达到设计的装置条件,偏 离规定的操作规程,忽视安全规程;作工过 分自信;违反一系列的操作规定
5、 自建设开始未对修改后的标准进行更新; 缺乏工程安全设备以避免操作工失误;物资 和工程设备的管理不当;紧急反应物资和设 备不足;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当。
27万人: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 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34万人: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前苏联疏
散了11万多人,随后数年,又从污染严
重地区搬迁了23万人,前后共疏散34万余人;.来自二十多年后的切尔诺贝利
.
.
.
.
.
.
.
.
.
.
切尔诺贝利的遗产
.
.
.
.
事件经过
.
.
二、政府方面 1、苏联的官僚体系忽视问题的严重性。爆炸发生后,
并没有引起苏联官方的重视。时任总书记戈尔巴乔夫 本人也是通过瑞典科学家的报告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就是因为一开始没有了解到严重性,在事故后48小时, 一些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庄才开始疏散。 2、另一个原因更被广为诟病。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 通知邻国。1986年4月28日,瑞典、Forsmark核电厂 工作人员发现异常的辐射粒子粘在他们的衣服上。在 百般调查后,他们怀疑是苏联核电厂出了问题。莫斯 科接到从瑞典政府发来的信息时,辐射云已经飘散到 瑞典。苏联终于明白事情远比他们想的严重。
比尔贡很幸运,没有像许多曾在那场灾难中参与 灭火的同事那样失去生命,虽然医生当年写的诊断书 显示他受了300伦琴辐射(20毫伦琴为安全值)。
.
一年之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中最先遇难的核电 站工作人员和消防员被转移在莫斯科一处公墓内,安 葬他们用的是特制的铅棺材!因为他们的遗体成为了 足以污染正常人的放射源。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 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 市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 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该事故被认为 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 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
.
相关数字
800年: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事故后遗症需800年,而反应堆核心下 方的辐射自然分化要几百万年;
核尘埃几乎无孔不入。核放射对乌克兰地区数万平方 公里的肥沃良田都造成了污染。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 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 埋,周围7千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
.
.
.
.
.
给我们的启示
.
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核电站及其相关机构方面
1、测试未经俄罗斯核建设委员会批准;测试计划不周; 设定工作顺序的方法错误;紧急情况处置不当 ;缺乏 安全训练,安全责任分工不明;程序的质量低。
.
整整一周,苏联政府也没和外国政府有效沟通,拒绝 透露更多的细节,使得邻国不能有效评估灾难后果。 当外国媒体纷纷报道事故时,苏联官方媒体还宣布 “破坏远远没有西方媒体所描述的那样严重”。同时, 官方担心会引起人民恐慌,没有告诉居民全部真相。
为了在更安全、更低功率地进行测试,他们首先断开 了反应堆的自动安系统,以便他们察觉不到因实验导 致的异常情况,不至于干扰实验。
力量下落的标度虽是接近由安全章程允许的最大限制, 但员工组的管理者选择不关闭反应堆并继续实验。
工程师选择通过拆除反应堆的控制杆,只保留211个控 制杆中的6个,来加快反应堆的运行速度。安全规则 要求的控制杆最少数量为30个,但经验极其丰富的操 作人员深信6个控制杆就够用了。
辐射的严重性
.
第一批进场救火的英雄们
一次加水过程中,消防员比尔贡突然发现,一根 粗大的铁棒卡在了车轮上。他当时心想:“这个样子 把车交给下一班可不好,”于是伸出没来得及戴手套 的手,把铁棒弄了出来。大约过了20分钟,比尔贡突 然感到一阵恶心,接着不停地呕吐起来,一轮比一轮 猛烈。差不多是每30秒就吐一次,渐渐地他头昏脑胀, 身体越来越虚弱,2个小时后,他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 比尔贡最终被送进了医院。他变成了“辐射人”。
由于控制棒插入机制(18至20秒的慢速完成),棒的 空心部份和冷却剂的临时移位,逃走导致反应率增加。 增加的能量产品导致了控制棒管道的变形。棒在被插 入以后被卡住,只能进入管道的三分之一,因此无法 停止反应。在1点23分47秒,反应堆产量急升至大约30 千兆瓦特,是十倍正常操作的产品。燃料棒开始熔化 而蒸汽压力迅速地增加,导致一场大蒸汽爆炸,使反 应器顶部移位和受破坏,冷却剂管道爆裂并在屋顶炸 开一个洞。为了减少费用,和它的体积太大,反应堆 以单一保护层方式兴建。这令放射性污染物在主要压 力容器发生蒸汽爆炸而破裂之后进入了大气。在一部 分的屋顶炸毁了之后,氧气流入---与极端高温的反应 堆燃料和石墨慢化剂被结合—引起. 了石墨火。这火灾
.
工程师们认为自己已经重新稳定了反应堆,便在凌晨1 点23分04秒开始他们的实际试车实验。反应堆的不稳 定状态在控制板没有显示任何情况,并且看起来所有 反应堆员工并未充分地意识到危险。水泵的电力关闭 了,并且被涡轮发电机的惯性推动,水流的速度减低 了。涡轮从反应堆分离,反应器核心的蒸汽水平增加。 因为冷却剂被加热,个别的蒸汽在冷却剂管道形成。 在切尔诺贝利的RBMK石墨缓和反应器的特殊设计有 一个高正面空系数,意味著在没有水时的中子吸收的 作用使反应堆的力量迅速地增加,并且在这种情况下, 反应堆操作变得逐渐变得不稳定和更加危险。上午1点 23分40秒操作员按下了命令“紧急停堆”的AZ-5 (“迅速紧急防御5”)按钮—所有控制棒的充分的插 入,包括之前不小心地拿走的控制棒。这是否作为紧 急措施,或只是简单地在实验完成. 时作为关闭反应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