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的分析

关于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的分析

关于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的200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5岁到45岁之间,其中的183例服用了米非司酮治疗,统计米非司酮的治疗情况并观察米非司酮造成的副作用。

结果:米非司酮主要针对的疾病是子宫相关性的疾病,紧急避孕和终止妊娠。

结论:在妇产科的治疗中,经常会用到米非司酮,米非司酮的特点是效果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随着对米非司酮的研究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领域运用到米非司酮。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疾病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19-02
从药动力学方面来分析,米非司酮的成分是不含有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及抗雌激素活性的,它能和孕酮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很好的结合,具有雌激素依赖型组织增生的作用和对抗氧化的功效。

米非司酮与子宫内膜孕体的结合能力比米非司酮与黄体酮的结合能
力强很多,对孕妇在不同时期的妊娠都有引产效应。

目前终止妊娠最常见的药物是米非司酮。

但是,这种药物在其合适的用量中是无法激发子宫活性,单纯的用米非司酮来终止妊娠,导致的结果是具有非常高的不完全流产率。

米非司酮还具有扩宫作用,根据这种作用,可以运用到产科的临床医学上,如宫颈管发育异常的激光分离、
宫内节育器的放置与取出及宫颈扩张和刮宫术。

目前,米司非酮在产科的临床试验研究已经广泛开展。

根据笔者长期对米非司酮药理性相关资料的查阅,本文就近年来该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情况做出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米非司酮能够软化和扩张子宫颈,所以米非司酮除了在临床上用于抗早孕、催经止孕、胎死宫内引产的药物外,该药物还在妇科手术操作也普遍使用,比如说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手术、取内膜标本手术、宫颈管发育异常的激光分离以及宫颈扩张和刮宫术。

米非司酮的一般吸收率在70%左右。

米非司酮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8%以上,服用米非司酮1.5小时后,血浓度达到最大值,作用可以持续12小时,药效的消除时间在六个小时。

所以整个过程要持续18小时。

一般食用米非司酮30小时后阴道开始出现流血症状,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该症状会持续一到十五天。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的强5倍,对孕妇各期妊娠都会出现引产的效应,可以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

计生用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避孕药,一种是早孕药。

根据米非司酮的服用剂量不同,所得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紧急避孕每次需要服用米非司酮10至25毫克;当药量达到150毫克可终止49天内的妊娠。

只有确诊为宫内妊娠才能使用米非司酮。

1.2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25岁到45岁之间。

1.3方法。

逐一翻阅调查的200例调查对象的病历,对其是否使用米非司酮进行统计,分析是否出现不良的反应。

2结果
2.1米非司酮的使用情况。

共调查200例的患者对象中,有183人使用了米非司酮,使用频率为91.3%,使用米非司酮最多的三种疾病:子宫相关性的疾病,紧急避孕和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的为75例,占据比例为41%;子宫相关疾病的为53例,占据总人数的29%;紧急避孕的为36例,占据总人数的20%,其他的为19例。

2.2安全性的观察。

共调查的200例中183名调查对象服用了米非司酮,在使用的183例患者中,大多数的患者反应正常,只有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表现是恶心、腹泻、下腹疼痛等,其中还有一人出现眩晕,加大药剂的用量,反应越加明显。

3讨论
3.1米非司酮的作用。

米非司酮的化学式为c29h35no2,大量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可以和糖皮质激素的受体结合,在子宫内膜上起的作用是黄酮体的五倍,所以可以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的药物。

服用米非司酮后,身体吸收非常快,服药后的一个小时就达到了高峰期。

由于米非司酮不能引发足够的子宫活性,单用于抗早孕时不完全流产率较高,但能增加子宫对前列激素的敏感性[1,2]。

3.2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3]
3.2.1终止妊娠。

米非司酮可以与子宫内膜的孕酮类受体作用使
子宫收缩,利用这一特点,在临床上可以终止妊娠。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它的结构和炔诺酮相类似,具有抗孕酮、糖皮质醇和轻度抗雄激素特性。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高5倍,因而能和孕酮竞争而与蜕膜的孕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孕酮活性而终止妊娠。

临床医学上终止妊娠的方法是将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共同作用。

这种作用的效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种方法对于患者的副作用小、操作比较简单、成功率比较高[4]。

3.2.2治疗常见的子宫疾病。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子宫疾病,是一种良性的肿瘤,这种肿瘤是雌激素的附属品,米非司酮与体内孕酮受体结合,阻止孕酮产生作用,导致体内孕酮及雌二醇水平下降,研究表明,在缺乏内源性孕酮时,米非司酮可以诱发一种无周期性激素模式,停止排卵,又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从而促使子宫肌瘤缩小,瘤体周围组织疏松,手术时易于剥离,并诱发闭经。

米非司酮的抗雌激素受体作用可以治疗子宫肌瘤。

3.2.3用于紧急避孕。

大量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在月经周期的任何时期都能起到避孕的效果,并且效果非常好。

这一作用流程是,在排卵前使用米非司酮,可以抑制卵泡生长发育,抑制排卵。

3.2.4其他临床上的应用。

米非司酮对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也同样有一定的效果,至于是怎样作用的,目前还不太清楚,仍需要不断地研究。

总之,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效果也得到了大
家的肯定,副作用小,对于米非司酮的研究仍然在不断的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石巧玲.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2004,10(4):203
[2]桑芬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作用两种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妇产科杂志,1996,31(10):624-626
[3]王惠群.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1例疗效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2):79-81
[4]徐复旦.服用剂量不同的ru486对妊娠蜕膜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1992,27(1):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