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分析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分析


牧歌情调:浓郁的抒情气息
《边城》里,凄凉哀婉的抒情格调是沈从 文过去情感的投射。 “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 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 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 这个不幸故事上,才得 到了排泄与弥补”。
牧歌情调:浓郁的抒情气息
沈从文的抒情超过了个人情感范围。 “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 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的那一 股沉郁隐痛……他不仅唱出了少数 民族的心声,也唱出了旧一代知识 分子的心声。” ---朱光潜
(二)、梦幻叙事
“有人用文字写人类行为的历史,我要写 我自己的心和梦的历史。”
沈从文小说的梦幻叙事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 一是直接写梦境、幻境(心理描写); 一是写写梦境和幻境
对沈从文这个浪漫主义者来说,单 纯反映现实人生是永远不够的,只 有将梦幻的成分羼和进去,小说才 会有生命。 沈从文的小说中梦境俯首皆拾。
牧歌情调:浓郁的抒情气息
沈从文小说的抒情气息,另一方面,是在 湘西题材的作品里,浸透了作者对乡土的 眷眷深情。 沈从文进北京之前,在家乡湘西的沅水流 域及其支流上常年漂泊,与各种各样的底 层小人物打过交道,了解了他们,并接触 了他们的灵魂。
沈 从 文 笔 下 的 湘 西 世 界
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 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 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 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 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 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 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一、“湘西世界”的叙事特点: 传奇、梦幻、牧歌 二、“湘西世界”的内容特点: 诗性与原始性的结合 三、 湘西世界的独特性: 真善美的统一
传奇色彩:生命的神性与传奇性
湘西作为沈从文小说的一个背景,神秘、 传奇,但在这个背景中凸出的是生命。 沈从文曾说,“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 却只信仰‘生命’。” 在湘西这个背景中,沈从文时时刻刻想努 力展示的是生命的神圣和庄严。 沈从文小说的传奇色彩更多地源自于他对 生命传奇性的叙写。

传奇色彩:自然环境、民情风俗的传奇性
湘西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形成“偏僻 的一隅”,一个化外之境。 这里自然环境未经人工斧凿而近于天然。 “夹岸高山,壁立拔峰,竹木青翠,岩石 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 “三门附近山道名曰白鸡关,石壁插云, 树身大如桌面,茅草高至二丈五尺以上。 山中出虎豹,大白天可听到虎吼。”
“一个伟大作
家的经验和梦 想,既已超越 世俗甚远,经 验和梦想所组 成的世界…… 却正是平常人 所不能到的地 方。”
当沈从文将他理想的乌托邦拟 境设置在湘西时,现实中的湘 西已不是沈从文记忆中的那片 宁静、优美、质朴的土地了。 如《夫妇》、《长河》、《贵 生》、《小砦》
(三)牧歌情调
在中国现代文学范围内,牧歌特指 以理想化笔墨处理乡土题材的各类 作品中能够反映其本质因素的抒情 倾向和品格。 沈从文小说的牧歌情调主要表现在: 1、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2、浓郁的抒情气息
梦幻叙事:直接写梦境和幻境
翠翠: 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 歌声浮起来了,仿佛 轻轻的各处飘着,上 了白塔,下了菜园, 到了船上,又复飞穿 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 草……
梦幻叙事:直接写梦境和幻境
在《灯》里,老兵在微醺的状态下,眼前 展开了如梦幻景,他仿佛看到了主人和蓝 衣女子结了婚,在酒杯中还看到他们所生 的孩子,小娃还穿着威风的陆军制服,走 路挺直,小小的皮靴套在白嫩的脚上,在 他的前面走着。
“戏也不看看么?” ……. “满天红的晕油包子 到半时上笼,那是你喜欢 的包子”。 ……. 一定要走了,老七很为难,走出船头呆了 一会,回身从荷包里掏出昨晚那士兵给 的票子来点了一下数,一共四张,捏成一 把塞到男子左手心里去。
男子无话说,老七似乎懂到那意 思了,“大娘,你拿那三张也把我 。”大娘将钱取出,老七又把这 钱塞到男子右手心里去。男子摇 摇头,把票子撒到地下去,两只大 而粗的手掌捂着脸孔,象小孩子 那样莫名其妙的哭了起来。
牧歌情调: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到了秋天,一切都在成熟。悬在树上的果子落了 地,谷米上了仓,秋鸡伏了卵,大自然为点缀了这 大地一年来的忙碌,还在天空中涂抹了些无比华丽 的色泽,使溪涧澄清,空气温暖而香甜,且装饰了 遍地的黄花,以及在草木枝叶间敷上与云霞同样绚 目颜色。一皆布置妥当之后,便轮到人的事情了。”
传奇色彩:生命的神性与传奇性
第三类是在平凡的人生中,见 出生命具有传奇般神性的一面。 《柏子》《会明》《一个女人》 《黔小景》 《夜》等。 “一切该来 的都要来, 不要怕。”
传奇色彩:生命的神性与传奇性
在平凡的人生故事中,故事 的主人公往往是水手、妓女、 下层士兵、船夫和农民。 沈从文在这些“对历史毫无 意义”的小人物身上挖掘生 命的闪光,揭示人性具有神 性的一面。
牧歌情调:浓郁的抒情气息
“我的作品一例浸透了一种‘乡土抒
情诗气氛’”。 浓郁的抒情气息,也为沈从文的小说 带来了牧歌情调。 一方面,湘西题材的作品浸透了作者 过去的人生经历、情感体悟,带有一 种自叙传性的抒情色彩。
牧歌情调:浓郁的抒情气息
“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 不相黏附的诗……还要用一种特殊的 笔调来写爱情,写那种和目前生活完 全相反,然而与我过去情感又十分相 近的牧歌,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 《边城》、《三三》、《阿黑小史》 等等作品,是作者过去情感的传达与 宣泄。
(一)传奇色彩
传奇是浪漫主义作家惯常使用的艺术 手法。 在一般意义上,传奇是对于历史传说、 民间故事、童话等艺术形式的民间叙 事文学的概称,多以历史、爱情、侠 义、神怪故事为题材。
传奇色彩
沈从文湘西题材的小说富于传奇 色彩: 一方面源自于湘西这片土地,自然 环境和民情风俗具有传奇性。 一方面源自于湘西人生命的神性、 魔性与传奇性。
传奇色彩: 自然环境、民情风俗的传奇性
生活方式是近乎四五千年以前“原人”似 的生活。 在冬天的雪夜里,仗着明火在河里叉鱼; “常常拿了刀矛火器种种家伙,往树林山 洞中去寻觅,用绳网捕捉大蛇,用毒烟设 陷阱猎捕野兽”; 湘西以原始、自然、古朴而又带着野蛮的 面貌,使沈从文的小说带上了神秘传奇的 色彩。
《三三》,整篇小说就是对三 三母女俩梦幻的叙述。
“望着清清的流水,记起从前有人告 诉她的话,说这水流下去,一直从山里 流一百里,就流到城里了。她这时忖 想……
什么时候我一定也 不让谁知道,就要流 到城里去,一到城里 就不回来了。但若 当真要流去时,她愿 意那碾坊,那些鱼,那 些鸭子,以及那一匹 花猫,同她在一处流 去。同时还有,她很 想母亲永远和她在一处,她才能够安安静 静的睡觉”。
“他们那么忠实庄严 的生活,担负了自己 那份命运……不问所 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 的日子,却从不逃避 为了求生而应有的一 切努力。在他们生活 爱憎得失里,也依然 摊派了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 临,他们便比其他世界上人感到四时交 替的严肃。”
传奇色彩:生命的神性与传奇性
在生存的挣扎中,不失泥土般 的本色,忠厚、朴实、坚韧、 顽强、乐观、平和。 沈从文在这些小人 物身上揭示的生命 神性,是一种泛神 的生命灵气。
牧歌情调: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其实他们基本上都是一些手足贴地 的人,靠自己的一双手、一点力气, 挣得一碗饭吃,过的是非常贫穷的 日子。 这些并不妨碍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生存的简陋和艰难,命里摊上的那 份忧愁、磨难和恶运,只会给他们 的生命增添美丽和庄严。
牧歌情调: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天时常常是那么 把山和水和人都 笼罩在一种似雨 似雾使人微感凄 凉的情调里,然 而却又无处不可 以见出‘生命’ 在这个地方光辉 的那一面。”
梦幻叙事:直接写梦境和幻境
沈从文不仅擅长通过梦幻来写人物的潜意 识与心理,也擅长用传统的手法(动作、 语言、环境),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如《贵生》《丈夫》《黔小景》《静》等
男子一早起来就要走路,沉默的一句话 不说,端整了自己的草鞋,找到了自己的 烟袋。一切归一了,就坐到那矮床边沿, 象是有话说又说不出口。老七问他,“ 你不是昨晚上答应干爹,今天到他家中 吃中饭吗?” 摇摇头,不做答。 “人家特意为你办 了酒席好意思不领情?” ……..
梦幻叙事:直接写梦境和幻境
三三的期待和梦想还比较朦胧,母 亲做的梦就很放肆。 “一顶凤冠,用珠子穿好的,搁到 谁的头上?二十抬贺礼,金锁金鱼, 这是谁?……床上撒满了花,同百 果、莲子、枣子,这是谁?……那 三三是不是城里人?……”
梦幻叙事:直接写梦境和幻境
沈从文常常在他笔下小人物的 人生场景中,点缀一些梦境, 卑微的人生因此充满了诗意和 憧憬,自然美好的人性得此呈 现。 与写都市人的内心状态形成鲜 明对比。
传奇色彩: 自然环境、民情风俗的传奇性
民风民俗古老原始。“XX族人的习气, 女人同第一个男子恋爱,却只同第二 个男子结婚。若违反了这种规矩,常 常把女子用一扇石磨捆到背上,或者 沉入潭里,或者抛到天坑里。” --《月下小景》 “放蛊”、“行巫”、端午划龙舟、 月夜男女整夜唱歌等等民族风俗非常 盛行。
牧歌情调: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其次,远离文学主流, 流行题材:启蒙、救亡、革命。 如萧红《生死场》 呈现出劳动的欢娱、 生存的喜悦、生命的 神圣和庄严。
牧歌情调: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雨后》上山采蕨的姑 娘唱着山歌寻觅情郎。 《阿黑小史》油坊里, 流着一身臭汗的汉 子,一边唱歌一边挥 动着油槌。 渡船老头和孙女翠翠, 一个在船上唱,一个在岸上吹迎亲送女的 曲子……
梦幻叙事:写回忆和想象中的生活
沈从文还通过回忆和想象,构筑了一 个理想境界,形成一种梦寐般的情境。 浪漫派们认为,人们寻求的理想社会, 在世界某些偏僻的地方或在过去可以 发现它。 沈从文也把追寻梦幻 境界的目光投向了他 偏远的故乡,投向了 民族往昔的生活。
传奇色彩:生命的神性与传奇性
沈从文《边城》、《阿黑小史》、 《三三》、《雨后》、《柏子》等作 品里的湘西,是经过作者的想象、回 忆、梦幻加工改造了的湘西。 在这个世界里,时间不见流逝;自然 环境宁静优美,民风民俗淳朴敦厚; 人物单纯可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