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说湘西世界的原生态美
内容摘要:在沈从文小说中有许多描写湘西这个生养他的地方,还有在这个地方发生的美丽的故事和纯情人物。
在小说里,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湘西的自然风景,被它的原生态的美得到情感享受,在这里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纯情人物的善良美丽,犹如湘西的拟人化一般同样有着原生态美。
对于纯情的人物我们在内心审视,看到人物就像湘西的美丽自然一样,将我们的精神投入其中。
让我们的情绪在湘西世界里散步。
关键字:原生态美、湘西、纯情人物、自然
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
她身上流着苗、汉、土家各族的血液,这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带来多彩的幻想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历史中积淀的沉忧隐痛。
湘西的二十多年的生活成长经历为沈从文一生的写作凝练了纯真的美丽自然和人文风光。
在他的很多部小说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湘西世界那情感释放的美丽,深深地迷恋他笔下的纯洁懵懵懂懂的犹如湘西那样的美丽女子,感叹湘西男子尚武、勇敢、热情的汉子。
湘西,是沈从文生命里重要的地方。
在湘西这个独特的地方,那个相对原始的、淳朴、多水的地方,培养了他敏感的审美意识。
在这个水山环绕的地方,让这位伟大的作家思想细腻,犹如水一样的性格,水在他生命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
当我们阅读沈从文的作品的时候,我们
可以清晰地欣赏到作品中对湘西的描写。
呈现给我们水山交织的湘西,让我们看到了湘西那令人欣羡的自然景观和这里水土所哺育的人的独特。
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的湘西原始的美,令人思想欢快,充满了美好的幻想。
在小说《三三》中我们看到了湘西这个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土地的清澈的河流,一切都是让人感到和谐的美妙的自然风光。
在这原始美丽的自然风光中我们看到了人们淳朴的生活。
有傍水而建的碾坊,有长久以来形成独特风光的堡子。
在这篇小说的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这里人文生活的原始淳朴之美,和这片美丽可爱的湘西土地相得益彰。
“堡子位置在山弯里,溪水沿到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处筑了一座石头碾坊,这碾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
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
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
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
”[1]这就是湘西世界的一部分,沈从文简洁生动地描绘了这里的生活从中感到了那份湘西的美丽。
同样在小说《边城》我们看到了湘西世界那不可或缺的水在这个地方的奇妙美丽,让我们体会到这里湘西的纯净。
在这方水土里犹如山水画一样恬静给人心境的一种精神享受。
犹如沈从文给我们描述的一样:“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
白河下游
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
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
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
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
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
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
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
[2]湘西,确实是大自然精妙地呈现给世人的,让人神往倾心。
通过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这里的人们的淳朴善良
可爱。
让我们为小说中的女子倾心,欣赏。
在《边城》里面我们认识到翠翠这样的纯美少女形象所提供的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
翠翠的天真纯洁在小说中都表现了她的毫无心机、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
“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三者描写完美和谐、浑然一体的境地,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珠玉。
风习描写注重本色,充满诗情画意,与故事、人物的情调和一。
”[3](p215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吴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湘西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翠翠的人物形象同样是诗意的。
她对二老的感情是出于少女状态的朦胧的状态,对于二老复杂的感情。
爷爷的善良淳朴以及二老的优秀、勇敢、
诚实,小说写的极有诗意,就是沈从文常说的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的那种境界。
小说里写的是湘西原生态的东西,写的平实,却给了我们精神上诗意的享受。
在小说《三三》中我们同样看到了这样的湘西的纯情的美丽少女,一个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女孩,她有可爱的令人喜爱的性格。
出于湘西这个封闭的农村里,生活简单而富有情趣。
三三一个关心母亲,同母亲撒娇的少女,故事与鱼紧密相连。
三三是一个恬静、温柔、纯净、忠贞,从外表到内心皆无比姣好。
沈从文的很多小说给我们的是在湘西这个自然秀丽的地方里的美丽、善良的理想化的少女,这就是湘西的拟人化,是沈从文的理想化身。
少女与湘西都是这里的原生态的美,是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诗意,对美景、美人的迷恋。
一个个的美丽女子让我们想象到了湘西的原生态的美。
同样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这里的男子的坚毅勇敢,追求美的自然人性。
小说《龙朱》中过去年代的白耳族王子龙朱爱上黄牛寨寨主女儿的故事,龙朱被赋予了高贵的性格,热情、勇敢、诚实,“美丽强壮像狮子,温和谦顺如小羊”,他的爱是美丽的。
《边城》二老对于翠翠的爱同样是热情的。
小说中众多男子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湘西这里的男子的对美、爱情的追求。
如《媚金·豹子·与那羊》里民间的英雄豹子与美人媚金约会,却因寻找避邪的白羊发生误会,先后拔刀自尽,爱的刚烈以致酿成悲剧。
这些小说都是沈从文写的最美的文字,而所赞扬额爱和美都上升到人性的极致。
在湘西这片土地生存的男子有着神话一般的对爱情的原始追求,对爱情的浪漫的诠释让我们看到了湘西这里爱情的渴
求。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下所发生的原生态的爱情。
总之在湘西的原生态美方面,既有美丽的犹如湘西的女子的纯情、善良,也有敢爱的男子的勇敢、真诚。
在小说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和人们内心契合的细腻感情,这正是湘西的原生态的美让我们深刻地精神享受震撼。
说到湘西的原生态的美,我们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不得不说的就是水,是在湘西这片土地上盘蜒的灵性的河流。
沈从文和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小与水为伴的他与水有不解之缘。
“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的故事。
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的性格。
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4]注:《从文自传》p314沈从文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沈从文的作品里湘西就是以水为代表,小说中的人物尤其是女子都有水一样的性格,像水一样纯洁、美丽。
处处体现着原生态的美。
《边城》里对于河流的描写增添了浪漫的气氛,同时带给大家忧郁的气质;《三三》里的河流有着一种清新诙谐的欢快,让我们看到了三三的童真纯洁。
水让小说中的人物更显现地体现出复杂的性格,为小说奠定了氛围。
水在沈从文小说中就是人物的生命一样,让我们看到了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
让我们看到了在原生态的自然美的环境里同样有着原生态美的主人公。
湘西这片土地里我们在沈从文小说发现了这的原生态的美,美丽的湘西里有着美丽的故事,美丽的人物。
沈从文对于在小说中对于人性纯
真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湘西的原生态美,沈从文的抒情小说除了注意人生体验的感情投射,还有抒情主人公的确立、纯情人物的设置、自然景物描绘与人事的调和等等。
他把环境认作是人物的外化,让我们看到了原生态的湘西环境,原生态的人物,纯情人物就是湘西的拟人化。
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