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影像诊断幻灯片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影像诊断幻灯片
病理分类: 鳞癌:最常见,占40%,多发生于大支气管,
生长慢,转移晚,中心易坏死。 腺癌:占30%,女性多见,多发生于外周小支
气管,转移早,细支气管肺泡癌为其一亚型。 小细胞癌:占20%,多发生于较大支气管,恶
肺结核的临床分型 1978年分类 ●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浸润型肺结核(Ⅲ型)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 ●胸膜炎型(Ⅴ型) 1998年分类 ●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继发性肺结核(Ⅲ型) ●结核性胸膜炎(Ⅳ型) ●其他肺外结核(Ⅴ型)
病理: 充血—实变(坏死液化)—消散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⑴急性肺脓肿
肺内出现大片致密影,
A
B
边缘模糊或清晰,密度较
均匀,实变区内出现含液
平面的空洞
C
D
E
急 性 肺 脓 肿
⑵慢性肺脓肿 脓肿周围炎性浸润吸收,
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洞壁周 围不规则索条状致密影,厚 壁空洞,有或无液平
六、肺结核
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渗出与增殖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影像诊断幻灯片
左侧支气管异物 (牙齿)
继发左肺感染
二、支气管扩张症
主要症状: 咳嗽、咳痰(大量腥臭脓痰)、咯血。 成人咯血多见(50%)、小儿咯血少见。 少数只有咯血,无咳嗽、咳痰。 合并感染,有发热、胸闷, 病变广泛,伴呼吸困难、发绀、杵状指。
发病机制: ⑴慢性感染→支气管壁组织的破坏 ⑵分泌物淤积与咳嗽→支气管内压增高 ⑶肺不张及肺纤维化→外压性牵拉
CT表现 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原发病
灶表现为小叶性高密度影,可早期发现原 发灶内的干酪坏死
(二)血行播散型结核(Ⅱ型) 分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大量细菌一次或短期进入肺内形成病灶。 病灶细小,易漏诊,两周后出现“粟粒样结节”,
呈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的特点,正常肺纹理常 被遮盖
影像学表现 (一)原发型肺结核(I型)
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多见于儿童,少见于青年, 一般症状轻,婴幼儿症状重。
分为: 原发综合症 胸内淋巴结结核
(1)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组成典型的
原发综合征——哑铃形 ●原发灶:肺内云絮状阴影,范围可大可小 ●淋巴管炎:病灶与肺门的条索状阴影 ●淋巴结炎:肺门及纵隔淋巴肿大呈肿块影, 多见于右侧
初诊 (2010.7.30)
治疗后 (2010.8.7.)
2、CT表现
充血期:磨玻璃样影,边缘模糊
实变期:大片致密影,清晰显示 空气支气管征
消散期:散在斑片状阴影
CT:支气管气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咳嗽。 病理小支气管粘膜发生充血,水肿及渗出, 并累及呼吸性支气管、肺泡及肺泡周围。 致病菌:有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及链球菌。 多发人群与季节:婴幼儿,老年人及极度衰 弱的患者。
(2)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少量结核菌,较长时间内多次入肺形成病灶
病灶呈大小,密度,分布“三不均匀”的特点。
(三)继发性肺结核(Ⅲ型) 成年人中最常见的类型,病变较局限,好发于锁
骨上、下区及下叶背段。 原因:①静止的原发灶重新活动,②外源性再感染
渗出、增殖、播散、空洞等病灶同时存在,病灶 周围炎,小片状云絮状影。干酪性肺炎-虫蚀样空洞。
病理:充血期 红色肝样变期 灰色肝样变期 消散期
致病菌:肺炎链球菌 多发人群与季节:青壮年,冬春季
病变部位在肺泡,支气管和间质少有改变。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⑴充血期:
正常或表现为肺纹理增多,透亮度减低 ⑵实变期
片状密度均匀致密影,边缘模糊或清晰, 内含空气支气管征 ⑶消散期
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 病变多在2周内吸收,愈后不留痕迹
七、肺肿瘤
良性:少见; 恶性:98%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体或细支气管及肺 泡上皮。 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无症状,例行体检发现。 呼吸道症状:咯血、刺激性咳嗽、胸痛。间断 性痰中带血。阻塞性或压迫性症状。转移性症状。 其他症状,如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喉返神经和膈 神经麻痹,Horner综合症(肺尖癌),杵状指和肺 性肥大性骨关节病(鳞癌多见)等。
2.支气管造影表现
⑴柱状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腔粗细不均
⑵囊状支气管扩张: 末端呈多个扩张的
囊,如葡萄串状,造 影剂充盈囊腔,内可 见液平 ⑶混合型支气管扩张:
柱状及囊状混合存在
3.HRCT表现 支扩的最佳检查方法
呈“双轨”征,“戒指环”征
呈囊状,葡萄串状,内可见液平面
三、大叶性肺炎
临床:起病急,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 白细胞总数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分型 1、柱状:管腔远端与近端宽度相近。
2、囊状:远端大于近端,呈球囊状。
3、静脉曲张型:程度少大于柱状,因局限性 收缩,形态不规则,似静脉曲张。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平片)
肺纹理增多、紊乱、网状或蜂窝状。 柱状支扩可表现杵状致密影 囊状支扩可表现多个薄壁空腔, 内可见液平 肺内炎症:小斑片状模糊影 肺不张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1)病变多在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 (2)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3)沿肺纹理分布有斑片状模糊阴影 (4)可伴有局限性肺过度充气 (5)有时可见肺气囊。
五、肺脓肿
感染途径 ⑴吸入性——最常见 ⑵血源性 ⑶附近器官感染直接蔓延
临床: 起病急剧,塞战,高热,咳嗽、 咳脓臭痰
结核球X线表现: 肺内干酪样病变被纤维组织包绕而形成,圆形
或椭圆形,少分叶,大小多为2~4cm,肺上野多见, 轮廓光滑,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近心侧可有小空洞, 可出现钙化,外有卫星病灶。
慢纤空型结核 广泛肺组织坏死、
肺组织纤维化、沿支 气管播散。
(四)胸膜炎型(Ⅳ型) 结核性胸膜炎可与
肺部结核灶同时出现, 多表现为胸腔积液。
渗出——结核性肺泡炎 增殖——结核性结节肉芽肿 变质——干酪性肺炎 病程和转归: 机体免疫力和细菌的致病力影响病变性质 病变进展的表现形式: 干酪样坏死、液化及空洞形成、播散 病变愈合的表现形式: 吸收、纤维化、钙化、空洞瘢疤性愈合、 空洞净化
临床表现
低热、盗汗、咳嗽、胸闷、胸痛;痰中带血、 大量咯血、消瘦、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