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深刻历史背景(一)经济制裁的直接原因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南部,濒临黑海和亚速海,是前苏联走向欧洲和世界的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历史上,克里米亚曾是俄罗斯的领土。
1783年并入俄罗斯版图,1954年以前一直受俄罗斯管辖。
1954年2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管辖,1991年苏联解体时,克里米亚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乌克兰,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俄罗斯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克里米亚是以俄罗斯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在克里米亚的人口构成中,俄罗斯族人占一半以上,乌克兰人是少数民族,因此,俄罗斯的文化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居民只讲俄语,听俄罗斯广播,看俄罗斯的电视,仅有7%~9%的克里米亚人看墓辅电视台的节目。
克里米亚发行的俄文报刊,杂志比乌克兰文多20倍。
回归俄罗斯的分立集团活跃,对乌克兰的民族政策十分敏感,这是导致克里米亚政局动荡不安的症结所在。
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该共和国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
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与克里米亚议会主席、塞瓦斯托波尔签署关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加入俄罗斯的协议,签字仪式结束后奏响俄罗斯国歌。
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21日签署已获上下两院批准的法案,完成克里米亚与塞瓦斯托波尔加入俄罗斯的所有法律程序,使两地正式加入俄罗斯。
乌克兰与欧盟21日签署准成员国协定政治章节,开始融入欧盟的进程。
同时,美欧宣布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范围,美将俄数十名官员、4名富商和一家银行列为制裁对象。
俄罗斯20日做出反应,考虑对美制裁做出“同等”举措。
美俄互掐的“制裁大战”,或将愈演愈烈。
2014年7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对俄罗斯采取新的经济制裁措施,并称新的制裁将使俄罗斯停滞的经济遭受更大打击。
新的制裁措施扩大了对俄罗斯关键经济领域的打击目标范围,包括能源、军火和金融业。
奥巴马称,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采取的协调行动将对俄罗斯经济产生更大影响。
(二)经济制裁背后原因在于美国遏制俄罗斯的重新崛起腹有诗书气自华1、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正式成为独立国家,在1991-1999年的整个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实施的“休克疗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到1999年半数俄罗斯居民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民生产总值比1991年下降了一半,综合国力只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沦为了二流甚至三流国家。
国家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通货膨胀和持续的负经济增长,国家政治更是出现极为混乱的局面,总理如走马灯般频频更换,军队纪律涣散,军事力量较苏联时期明显下滑,威慑西方的战略核力量正逐渐减弱,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下降,国际地位明显下滑,失去了国际影响力。
但是,正是在这个混乱的时期,俄罗斯政治的民主制度初步形成,相对于苏联时期的中央高度集权而言民主了许多也自由了许多。
随着人类进入了新的一个千年,俄罗斯也迎来了新一届总统普京。
克格勃的出身练就了他沉着冷静的性格,一双深邃的眼睛彰显成熟男人的气质和“铁腕总统”的强势;当然,他也有温和的一面,在和民众见面时,他总是与民众亲切交谈。
俄罗斯民众普遍认为做男人,就要做普京那样的男人,嫁人就嫁普京那样的男人。
由此可见,普京的魅力非比寻常。
在这位“铁腕总统”的领导下,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正在走向崛起之路。
2、俄罗斯的重新崛起俄罗斯人民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俄罗斯曾两次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一次是彼得一世时期,另一次则是苏联时期,现在,俄罗斯正走在重新崛起的道路上。
近二十年来,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迅速增加,全世界逐渐感受到了俄罗斯作为大国的存在。
A、俄罗斯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0年普京就职后不久,即出台相应政策来打击俄罗斯的寡头们,以稳定俄罗斯的经济。
同时,伊拉克战争爆发,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普京通过石油出口贸易来带动经济增长,而俄罗斯企业的原油出口利润将大部分上缴国家。
在以油气优势带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显著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提出了经济翻番的口号,并竭力打造“能源超级大国”,以能源拉动经济强势增长,振兴国防科技工业。
因此,俄罗斯的经济逐渐稳步上升,社会也趋于稳定,人民生活水平较叶利钦时代有显著改善。
2000年以来,俄罗斯GDP增速年均在7%左右,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
在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十位,重新进入了世界十大经体。
美国高盛公司将俄罗斯与中国、印度、巴西并列,誉为“金砖国家”。
腹有诗书气自华B、俄罗斯的政局趋于稳定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好转,民众对普京的支持率逐渐提升,在2008年普京即将卸任俄罗斯总统时俄罗斯民调显示,普京的支持率为84.7%,是担任总统八年来的最高水平。
C、俄罗斯的军事实力逐渐恢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军事遗产,自经济逐渐复苏后,俄罗斯政府便加大了军费开支和军队建设的投入。
战略核潜艇恢复各大洋巡航,海军编队重返地中海,标志着军事强国的回归。
D、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随着俄罗斯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显著回升,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从有选择地参与逐渐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中展现出大国影响力,在维护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态度显得更为强硬。
在近期的利比亚、叙利亚、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的主张直接影响地区安全问题。
在将来,随着其综合实力的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这将直接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二、美国的经济制裁将使美元丧失霸权地位(一)美元霸权的脆弱性1、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固定汇率奠定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战之后,作为主战场的欧洲经济一落千丈,东亚的中国更是经历百余年的战火,经济面临崩溃的局面。
相对于亚欧,远在北美的美国是唯一没有被战火波及本土的国家,又因为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将财政权力收归中央政府调控。
所以美国的资本积累极其丰厚,战后美国是世界上黄金储备最丰富的国家,银根也最稳定。
美元也最有实力成为通用货币。
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关贸总协定》的签订,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共同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本位形成,金本位制开始崩溃。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持续的财政和贸易逆差将掏空美国黄金储备的压力下,放弃了美元同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此后,美元成为一种无任何国家财政和货币纪律约束的不兑现纸币。
从此以后,美元就从一种由黄金支撑的货币转变为一种只有美国可以任意发行的全球性储备货币工具。
同时,美国继续承受着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
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美元霸权的开始。
美元霸权本质上是一种地缘政治现象,即作为一种不兑现纸币的美元担当着国际金融体系结构的首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美元成为一种无锚货币,债务货币,世界进入浮动汇率时代。
3、石油美元、结算美元美国一方面发行了大量美元,另一方面自身又背负沉重的债务,为了保证美元的币值,美国政府推行石油美元,也即国际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结算都要使用美元。
4、美国贸易逆差、美债务上限危机让政府几度停摆但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政府天文赤字既让美国屡次突破债务上限,引发美国国会民主党共和党的激烈冲突,又让欧盟、日本、中国等债权人深深忧虑。
5、美国的债务转嫁与逃废严重打击美元信用为了解决日益严重地债务问题,美国处心积虑,通过债务证券化,也就是所谓资产证券化,将垃圾债券、有毒债券打包,由华尔街的顶尖投行向全世界发售,欧盟、日本、中国、甚至冰岛都不能逃脱,次贷危机爆发,债券毒性发作,购买者严重亏损,美国则实现了债务转嫁逃废,这严重打击了美元信用。
(二)俄罗斯的天然优势1、国土、人口、资源俄罗斯领土广阔,是世界第一大国,资源丰富,人口适当,具有足够的自给潜力。
A、据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测算,从探明储量来看,俄罗斯各类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都相当高,石油为35年,天然气为81年,煤在60-180年之间,铁矿石为42年,铜、镍、钼为40年,钨为37年,锌为18年,铅为15年,黄金为37年,磷酸盐为52年,钾盐为112年。
B、俄罗斯森林覆盖率约为50%,拥有世界1/5的木材储量。
俄罗斯森林资源储量已经超过了整个北美的森林资源。
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木材第三大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C、俄罗斯农业用地2.1亿公顷,其中耕地1.25亿公顷,人均耕地为0.85公顷;而全世界耕地面积不过14.57亿公顷,人均只有0.32公顷。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土地非常腹有诗书气自华肥沃,正如俄罗斯土壤学奠基人多库恰耶夫指出的那样,黑土地带是俄罗斯的主要财富,俄罗斯的黑土地曾丢失了20%-50%的腐殖质,但仍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D、俄罗斯有丰富的水资源,仅贝加尔湖就容纳了占全球地表淡水总量的1/5。
俄罗斯拥有500多条通航河流,总长度为30万公里,实际通航里程为8万公里。
如果俄罗斯的全部水力资源被利用,每年可发电2万亿千瓦时。
2014年3月,摩根士丹利的俄罗斯经济与策略团队报告指出,制裁通常施加在比俄罗斯小得多、资源也匮乏得多的国家,比如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和朝鲜。
但俄罗斯是大国,资源丰富。
2、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对内富有活力不同于曾经的封闭、僵化的计划经济,今天的俄罗斯是市场经济,开放而富有活力,能够持续发展。
3、漫长的边境线给走私提供了可能俄罗斯边境线漫长,接壤国家众多,各国的经济利益诉求并不一致,美国经济制裁很难得到严格执行,走私无法控制。
(三)时代变迁1、信息时代无法阻止技术扩散除了实物原材料无法控制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样也无法封锁,因为信息时代世界的网络是互联的,技术扩散防不胜防。
2、全球化趋势让跨国公司、各国政府争相追逐经济利益在全球化的今天,意识形态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跨国公司、各国政府的价值取向是经济利益,美国政府的经济制裁很可能与它们的目标相冲突,阳奉阴违将成为普遍的选择。
(四)人民币国际化潮流不可阻挡1、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原材料采购和商品销售上都将具有更大的发言权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在原油、天然气、铁矿石、煤炭、粮、棉、油等大宗商品上的话语权大为加强,同时,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汽车、家电、衣服、奢侈品等商品的庞大市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成为举足轻重的扮演者。
腹有诗书气自华2、美国对中国战略空间的挤压、遏制、围堵,迫使中俄强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的紧密联系。
然而,美国处于自身霸权的考虑,以重返亚太为幌子,对中国的战略空间进行挤压、遏制、围堵,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越南海争端、中菲黄岩岛争端中偏袒、纵容它国,严重伤害了中国民众的感情,威胁到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迫使中国与俄罗斯加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