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3章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13章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7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2)突变细胞的筛选方法 (3)突变性状的稳定性鉴定
18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3.1.8 植物快繁技术
(1)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2)植物快繁技术的应用
19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3.2 基因工程与育种
植物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密的设计, 经体外DNA重组和转移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植物种性, 使现有物种在较短时间内趋于完善,创造出新种质的过 程。它是近30年来随着DNA重组技术、遗传转化技术及 离体培养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生物技术。自1983年第一 株转基因烟草获得以来,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迅速。 迄今为止,国内外已得到60种以上转基因植物,其中玉 米、棉花、马铃薯、烟草和大豆等已大面积种植。
28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分子标记的分类
第一类为基于DNA-DNA杂交的DNA标记,主要包 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和可变数量串 联重复序列(VNTR)标记。 第二类是基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的DNA标记。 第三类为基于PCR技术与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相结合 的DNA标记,为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如扩增片段长度 多态性(AFLP)标记和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 标记等。 第四类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DNA标记,即SNP 标记。
10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3.1.4 胚培养
杂种胚由于营养或生理的不协调而导致难以播种成 苗,或在发育早期就败育或退化,把杂种胚在败育或退 化之前直接剥离出来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早期离体培养 的方式叫做杂种胚挽救。离体胚培养可以克服种间乃至 属间受精障碍、打破种子休眠、缩短育种周期、克服种 子生活力低下和自然不育等,通过成熟胚和未成熟胚离 体培养已获得了不少的园艺植物。
15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2)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聚乙二醇法(PEG法)、电融合法、高pH-高 浓度钙离子法和NaNO3等。 (3)杂种细胞的选择 杂种细胞选择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物理方法 进行选择,另一种是利用杂种细胞的生长特性或突变体互补进行 选择。 (4)体细胞杂种植株的再生及鉴定 形态学鉴定 细胞学鉴定 生化鉴定 DNA检测鉴定
8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2)未授粉子房培养 (1)材料的选择 接种时胚囊所处的发育阶段对子房培养的成败起着 关键性作用。有的可根据开花前的天数、未开放花蕾长 度来选择子房进行培养,但更多的是根据胚囊发育时期 的相关性来选择较准确的培养时期,接近成熟的胚囊较 容易诱导成功。 (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常用的基本培养基有MS、N6和BN等,蔗糖质量浓 度多为3%~10%之间,激素种类及配比因不同材料而 异。
16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3.1.7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离体人工 培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重新形成愈伤组织 和完整植株称为体细胞无性系。在培养阶段发生变异, 进而导致再生植株也发生遗传改变的现象,称为体细胞 无性系变异。无性系变异在园艺植物离体培养中普遍存 在,由于很多园艺植物都是无性繁殖的,发现无性系变 异后,很快就能通过无性繁殖固定下来,所以无性系变 异的研究在园艺植物上更为活跃,在育种上的应用成果 相对也较多。 (1)突变体的产生
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成熟胚培养
(1)成熟胚培养的意义 (2)材料的消毒与接种 (3)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12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2)原胚培养
(1)原胚培养的概念及意义 (2)材料的选择 (3)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13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3.1.5 胚乳培养
(1)胚乳发育期的选择 (2)胚乳愈伤组织的建立 (3)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3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3)接种培养 消毒后的花蕾在无菌条件下,用镊子剥去花瓣,取 花药接种于MS、N6、Nitsch等基本培养基上,并将花 丝、空瘪及受伤花药剔除。培养温度因不同植物而异, 一般在25~28℃之间。
4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2)花粉培养
(1)花药预处理和预培养 预处理方法有黑暗处理、光质处理、高渗处理、药 物处理及温度处理等。多采用的是,取花粉处于合适发 育期的花蕾,臵于4~10℃下处理1~15天。花药预培养 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是灭菌后的花药臵于甘露醇 溶液中,漂浮预培养2~5天,取出花药后再分离花粉培 养;也可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花药,接种于Nitsch等培养 基中预培养数天,然后将花粉分离出来,再进行悬浮培 养,小孢子可启动发育。
医学分社
3)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对策
①继续完善转基因技术 ②加强对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能产 生的危害进行研究 ③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和质量审批制度 ④有关决策层应对转基因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速 度进行有序调控 ⑤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普宣传,培养公众对转 基因产品及其安全性问题的客观公正意识,从而培养对 转基因产品具有一定了解、认识和判断能力的消费群体, 并规范转基因产品市场。
20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3.2.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转基因技术大致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载体介导法, 即利用另一种生物来实现基因的转入和整合,如农杆菌 介导法和病毒介导法等;另一类是DNA直接摄取法,即 将裸露的DNA 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转入植物细 胞,如基因枪法、聚乙二醇(PEG)介导法、花粉管通 道法、电击法、显微注射法、超声波导入法等。目前较 常用的几种植物转基因技术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 聚乙二醇(PEG)介导法及花粉管通道法。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第13章 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3.1 细胞工程与育种
植物细胞工程是指以植物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以植物组 织及细胞培养为技术支持,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进行遗传操作, 实现植物改良和利用,或获得植物来源的生物产品的生物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主要包括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技术、花药及花粉培 养技术、胚胎培养技术、离体受精技术、体细胞突变体筛选技术、 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技术等。近年来,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 与完善,及其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有效集成,在快速繁殖、种质保 存、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显示出了巨 大的潜力。
14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3.1.6 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
1)原生质体分离 (1)植物材料的灭菌与处理 (2)酶液处理 (3)原生质体的收集与纯化 2)原生质体培养 (1)液体培养 (2)培养方法 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均可,应注意原生质体的湿度及培养的 温度和光照。 3)原生质体融合 (1)原生质体融合的概念及意义
27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3.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3.3.1 分子标记的概述 所谓分子标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子标记 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而狭义分 子标记则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 异的特异性DNA片段。分子标记的特点如下:①直接以 DNA的形式表现,在植物的各个组织、各个发育时期均 能检测到,不受环境影响,不存在表达与否的问题;② 数量极多,遍及整个基因组;③多态性高,自然存在许 多等位变异,不需要专门创造特殊的遗传材料;④不影 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连锁;⑤许多分 子标记能够鉴别纯合基因型和杂合基因型,提供完整的 遗传信息。
2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2)材料预处理与灭菌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经过预处理的花药才能培养 出完整的单倍体植株。预处理的方法有低温、高温、离 心和预培养等,目的是要从形态上改变其极性分布,从 生理生化上改变其细胞生理状态,以改变其分裂方式和 发育途径。 经预处理后的花蕾,用乙醇进行表面灭菌后再用次 氯酸钠或升汞灭菌后即可接种。
9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பைடு நூலகம்社
13.1.3 离体受精
所谓离体受精也称离体授粉,就是把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从母体上切离下来, 进行无菌培养,并以一定的方式授以无菌的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应用这项 技术,可使花粉不经柱头和花柱组织而直接进入子房中的胚珠,有可能克服孢子体不 亲和,从而得到远缘杂种。此外,这项技术也为外源特异基因的有性转移、诱导遗传 转化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1)离体子房受精 离体子房受精就是将不同发育阶段的子房连同一段花梗,经消毒后,接种在培 养基上,再授以无菌的花粉。花粉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硼酸、蔗糖配成花粉悬浮液,在 子房上切一个开口,把花粉悬浮液滴入切口中,也可用注射器直接把花粉悬浮液注入 子房内,最后将子房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此技术是一种接近于自然情况的授粉 技术。 2)胚珠试管受精 为了提高胚珠培养的成活率,通常选用带有胎座的胚珠进行培养。胚珠包裹 在子房内,处于无菌状态,只需子房消毒后直接在无菌条件下把胚珠剥离出来接种于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授粉时可以直接把无菌的花粉撒在胚珠上,也可先将花粉撒在培 养基上,然后把带有胎座的胚珠接种在散播花粉的培养基上进行授粉。
23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2)重组体DNA分子的构建 (3)基因扩增 (4)重组体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5)检测和培养 (6)转基因植物的大规模种植
24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出版社
医学分社
13.2.2 基因工程在园艺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