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植被异地恢复方案

森林植被异地恢复方案

附件5森林植被异地恢复方案
1 异地森林植被恢复方法
项目拟长期占用征用林地森林植被的恢复采取异地植树造林方法。

根据《森林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用地单位应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用于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1.1森林植被恢复原则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异地植树造林主要目的是恢复森林植被,使项目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不因项目建设而下降。

为此,异地植树造林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优先选择表土层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等自然条件优越的一类造林地,确保造林成活以及树木的速生及优质高产。

(2)林地权属清楚,无山界林权纠纷的原则。

造林地段原则上布局于林地权属清楚、无山界林权纠纷的被征占用林地单位的宜林用地内。

(3)造林地块布局要符合林业主管部门和被征占用林地单位要求,并与当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相协调。

(4)造林地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

1.4造林林种的确定和造林树种的选择
根据拟占用征用的林地类型,确定异地造林林种为用材林、防护林和经济林。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需要,确定造林树种分别为尾叶按、巨尾按、马尾松、杉木和油茶。

1.5速生按异地造林技术要点
(1)造林地清理
不全面砍山,主要采用带状方式清除杂草、杂灌。

(2)整地
采用穴状或块状整地。

挖明坎,规格为50x40x40cm。

整地挖穴时间为秋冬季或定植前3个月。

(3)种苗
采用扦插苗造林,要求苗高大于20cm的Ⅰ级苗。

(4)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为1667株/hm2,株行距2x3m。

(5)基肥
定植前一个月放足基肥,以磷肥或复合肥为主。

磷肥为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每穴0.5kg;或复合肥每穴0.5kg。

如有条件,农家肥作基肥更好。

(6)定植时间和方法
3~4月份造林最宜,选择阴雨天或土壤湿润时进行。

采用植苗方式造林,随起随造,选择在早春雨后或雨季造林。

苗木在定植前剥去塑料袋,将苗木垂直放入穴内并回土压实,再在穴面回一层松土并略高于穴面,种植深度比原根际深2~3cm,浇足定根水或放保水剂。

定植后要及时检查成活率,若成活率低于85%时应在一个月内选择健壮的Ⅰ级苗补植,以确保每亩株数达到原来设计的密度。

(7)抚育
定植后连续抚育3年,每年2次,第一次2~4月,第二次8~9月,抚育时结合施肥。

每一株施按树专用复合肥0.5kg。

采用穴状抚育,即围蔸一圈,砍杂、除草及松土。

(8)管护
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及护林防火等。

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青枯病等,常见的虫害有白蚁、金龟子类等。

在作业设计和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并相应采取各种预防保护措施。

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做好护林防火工作,要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与建全护林队伍,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1.6马尾松异地造林技术要点
(1)造林选地
异地造林选择的造林地地类为宜林荒山荒地,土层较深厚,林地质量较好,适宜林木生长发育。

(2)造林种苗和种源
马尾松采用营养杯苗,苗高15 ~20cm,种源为区内优良种源。

(3)林地清理与整地
造林前,必须对林地的杂灌进行清除。

整地方式为穴状整地,规格为40x40x30cm;整地时间为秋冬季,或造林前1~2月。

(4)造林
造林方式:采用植苗方式造林。

种植点配置:株行距为2x3m。

初植密度:1677株/hm2
定植:选择在春季雨天后造林,要求苗正根舒,扶正踏实,种植时要除去容器,浇足定根水。

(5)基肥
基肥种类:复合肥。

用量:每坑500g。

(6)抚育管护
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抚育内容为松土、除草、培土,每年2次,第一次2~4月,第二次8~9月,抚育时结合施肥。

(7)追肥
追肥种类:复合肥;用量:每株每次400g。

(8)缺株补植
利用11~12月阴雨天定植,定植后三个月开始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植,保证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

先挖松原坎,然后按栽植要求补植好。

(9)成林管护
聘请当地护林员进行巡山管护,主要是预防森林火灾和防治森林病虫害,防范不法分子盗伐或破坏。

1.7杉木异地造林技术要点
(1)造林选地
异地造林选择的造林地地类为宜林荒山荒地,土层较深厚,林地质量较好,适宜林木生长发育。

(2)造林种苗
杉木一般采用容器苗,苗高12cm、地径2mm以上;1年生裸根苗则要求苗高20cm、地径3mm以上。

(3)林地清理与整地
造林前,必须对林地的杂灌进行清除。

整地方式为穴状整地,规格为40X40x30cm;整地时间为秋冬季。

(4)造林
造林方式:采用植苗方式造林。

种植点配置:株行距为2x2m。

初植密度:2500株/hm2。

定植:选择在春季透雨天后造林,要求苗正根舒,扶正踏实,种植时要除去容器,浇足定根水。

(5)缺株补植
利用11~12月阴雨天定植,定植后两个月开始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植,保证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

先挖松原坎,然后按栽植要求补植好。

(6)幼林抚育
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最少每年除草1次。

幼林抚育要求掌握季节,一般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9~10月,主要以除草、割灌并结合科学施肥为主,辅以松土。

除草、松土不可损伤植株和根系。

(7)抚育间伐
根据林分疏密情况,第8~10年开始间伐,间伐2次,间隔期4~5年。

间伐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7。

1.8油茶异地造林技术要点
(1)造林选地
异地造林选择的造林地地类为宜林荒山荒地,油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红壤和黄壤等酸性土壤均可,以疏松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为适宜。

(2)造林种苗‘
贯彻良种壮苗原则,苗木出圃造林的规格要求是根系发达的苗,起苗时不要伤及根系,应多带宿土或打黄泥浆,忌暴晒,嫁接苗一般剪掉苗的顶梢,保留30cm高。

(3)林地清理与整地
造林前,必须对林地的杂灌进行清除。

整地方式宜用撩壕带状整地方式,规格为60x60x50cm;整地时间为秋冬季,或造林前一个月。

(4)造林
造林方式:采用植苗方式造林。

种植点配置:株行距为2.5x3m。

初植密度:1334株/hm2。

定植:选择在春季透雨天后造林,要求苗正根舒,扶正踏实,浇足定根水。

(5)基肥
基肥种类:复合肥。

用量:每坑500g。

(6)抚育管护
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抚育内容为松土、除草、培土,每年1~2次,抚育时结合施磷肥和氮肥。

(7)追肥
追肥种类:磷肥和氮肥;用量:每亩施磷肥50kg、氮肥25 kg。

(8)病虫害防治
每年6~7月、9~11月用水胺硫磷或氧化乐果2000倍防治油茶病虫害,每隔3~4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