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齐全完整版)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齐全完整版)


㈠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遗传因素
炎症反应
神经生化改变:乙酰胆碱↓
有害金属脑内蓄积:铝
其他:脑外伤、免疫、环境因素、脑血管
病、糖尿病、心理社会因素等均与AD发病
有关。
2.病理 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
老年斑; 神经元纤维缠结; 神经元颗粒空泡变性; 血管淀粉样变性
㈡临床表现
隐袭起病,呈慢性进展性病程。
空巢综合征是指老
年人生活在“空巢”环
境中,由于人际疏远而
产生被分离、舍弃的感 觉,出现的一系列心理 失调症状。
引起空巢综合征的原因

老人独居时间增多 传统观念冲击 社会化养老设施、保障机制不健全
空巢综合征的表现
情感方面:孤独感、思念、自怜、无助,
心情抑郁、空虚、寂寞、精神萎靡、情绪
⑴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障碍:是AD早期的突出症状或核心症状 。表现为近记忆力障碍。也可发生视空间障 碍和地点障碍。 言语障碍:表现为找词困难、用词不当或张 冠李戴。 智能障碍:出现抽象思维、概括、综合分析 、判断、计算等全面性智力减退。
⑵行为和人格改变
最早出现且引人注目的症状之一
表现为日渐加重的懒散、退缩、孤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
主讲人: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原因、临床表
现和护理措施。
2、熟悉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常见疾
病的治疗要点、辅助检查。
3、了解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与护 理。
本章内容
1
2
第一节 老年心理疾病的护理
第二节 痴呆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 帕金森病的护理
4 5 6 7 8 9
第四节 骨关节炎的护理
、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大导致死亡的
疾病
中国老年人痴呆的发病情况
• 我国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在65岁以上 人群当中平均为6.6% • 调查显示,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每5年约 增长一倍 • 估计我国现有痴呆的老年病人超过500 万,并将随着老龄化进程而成倍增加
老年痴呆的分类
• 阿尔茨海默病(AD):50% • 血管性痴呆(VD):20% • 混合性痴呆 • 其它原因引起的痴呆, 如大脑炎症、血管病、 肿瘤、内分泌、外伤等 原因引起的痴呆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 第六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第七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 第八节 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 第九节 老年人围手术期护理
第一节 老年心理疾病的护理

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么要学习老年心理学?
进入老年期,人的各种生理功能都 逐渐进入衰退阶段,并面临社会角色的
改变、丧偶等生活事件,老年人必须努
力面对和适应这些事件。在面对和适应
低落。
认识方面:有的老年人认为对子女关心、
照顾、疼爱不够等;有的老年人认为子女 不孝,对老人关心不够。
行为方面:表现为闷闷不乐、愁容不展,
时常发出叹息,甚至偷偷哭泣,常伴有食
欲减退、睡眠障碍。

焦虑症
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
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或自
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 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 惧性的情绪状态。
心慌气短、消化不良。
心理-社会状况:户外活动减少,人际交往减

忧虑与恐惧感
老年人可因身体老化、衰退, 罹患疾病、重病卧床、手术等原因 出现忧虑与恐惧等情绪。
二、相关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一)语言沟通障碍 • 相关因素
大脑、心理因素、社会环境、人际关系、 活动能力下降
• 预期目标
老年人能用有效地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老年人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沟通能力
㈢辅助检查
• 体格检查:肌张力增高、可见原始反射 • 影像学检查:CT或MRI检查可见脑萎 缩,脑室扩大、脑沟变深 • 心理学检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
㈣治疗要点
1、促认知药物
胆碱酯酶抑制剂: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多
奈哌齐、利斯的明;尽早使用,采用能耐受
的较高剂量;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失眠 、乏力等。
保持心理健康 适度进行智力和体育锻炼,加强认知、定向
力和语言沟通训练
妥善保管危险物品,预防外伤和压疮
专人看护 随身携带名片
二、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氏病(AD),又称老年 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 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 性变性疾病。
• 30 岁以后均可发病,多发于 50 岁以 后,多数散发,25%有家族遗传史, 女性略高于男性
离退休综合征的表现
表现为坐卧不安、心烦意乱、敏感;
做事缺乏耐心,急躁冲动,容易发怒,对任
何事都不满或不快;
情绪低落、郁闷、沮丧,意志消沉、萎靡不
振;有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
行为退缩,自信心下降,茫然不知所措,无
兴趣参加以前感兴趣的活动
空巢综合征
“空巢”是指老年人家庭中无子女 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只剩下老年 人独自生活的家庭,特别是老年单身 家庭。
引起焦虑症的原因
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力不从心; 疑病性神经证; 各种应激事件; 某些疾病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焦虑症的表现 急性焦虑——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 慢性焦虑——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
高楼住宅综合征
是指一种因长期居
住于城市的高层闭合
式住宅里,与外界很
少接触,也很少到户
外活动,从而引起一
• 护理措施
稳定老年人的情绪 主动与老年人交谈,同时采用非语言交流 反复进行语言训练 正确选用能改善老年人沟通的辅助器械
(二)焦虑
• 相关因素
老年期老年改变的不适应
老年期的离、退休问题
健康状况的改变
• 预期目标
老年人能描述出焦虑的症状
老年人能说出应对焦虑的正确方法
一、概述

痴呆:是获得性、较严重和进行性认知功 能障碍,伴明显的社会生活功能受损和不 同程度的精神行为症状的一组综合征。 多缓慢起病、病程长,又称“慢性脑病综 合征”

美国老年人痴呆的发病情况

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据欧美国家的统
计:
60岁以上为6%~12%
85岁以上为20%~40%

在美国,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
㈠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组织血液供 应障碍,导致神经细胞的坏死,缺血性 脑损害多见。 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 硬化、高胆固醇血症等。


分型:
或不完全脑梗死、分水岭型脑梗死 、动脉 硬化性皮质下脑病)
第一型为弥散脑缺血型 (范围广且完全
第二型为多发性脑梗死
第三型为重要部位脑梗死型(海马、丘
过程中,老年人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
理变化,影响着老化过程、健康状况、 老年病的防治和预后。

老年人的心理功能变化 智力是学习能力或实践经验获得 的能力。老年人学习新东西、新事物 不如年轻人。 与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有密 切关系。
1、智力的变化
2、记忆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记忆能 力变慢、下降,有意识记忆为主,无 意识记忆为辅,再认能力尚好,回忆 能力较差。 记忆与人的生理因素、健康、精 神状况、记忆的训练、社会环境都有 关系。
老年人能描述减轻焦虑程度的方法
• 护理措施
评估焦虑程度
理解老人的焦虑心态
分散老人注意力
帮助老人适应生活,开展心理疏导
健康知识教育
指导老人合理使用应对技巧,提高自我调
节能力
(三)记忆力障碍
• 相关因素
神经系统的老化变化 老年人离退休
• 预期目标
老年人能认识到脑的保健及脑锻炼的重要性 老年人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记忆能力
第一期: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学习和掌握新 信息困难,近期记忆轻微受损,空间定向障碍 ,词汇减少,生活尚能自理。此期约1-3年。
第二期:近远期记忆均严重受损,空间定向障 碍进一步加重,出现失语、失计算、观念运动 性失用。部分日常生活需人照料。此期约为2- 10年。
第三期:完全缄默,运动障碍明显,卧床或坐 轮椅,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需人照料。此期 约为8-12年。
NMDA拮抗剂:适用于中、重度患者,美金
刚。
2、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放松、听音乐
、使用喹硫平、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
3、神经保护对策:银杏制剂、抗氧化剂、
脑代谢改善药等
4、其他:健康教育
三、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于脑血管 病变引起的痴呆。

起病迅速,呈阶梯样进展,男性多于女 性,年龄较轻
2、安全护理
评估、减少危险因素 加强安全护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定
时巡视、专人陪护,减少刺激
严密观察:做好抢救准备 防止意外发生:意识障碍者,应专人监护、
防止受伤;癫痫发作时,防止舌咬伤、骨折
;烦躁不安、躁狂状态者,重点监护、暂行
约束;抑郁状态者,防止自杀;适当参加活

3、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熟悉环境,树
社会地位、角色、身份、兴趣的个体差异
• 预期目标
老年人能说出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老年人能主动参与社会交往
•护理措施
指导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加强与老年人接触的频度
介绍角色转换的必然性,使其适应退休后的角
色转变
多与老年人进行心理沟通
鼓励老人参与社会活动
第二节 痴呆患者的护理
系列生理上和心理上
的异常反应的疾病。
高楼住宅综合症的表现
精神心理状态: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可出现 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性情孤僻、悲
观、不愿与人交谈、难以与人相处,严重者因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