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之道:品牌影响力+专利技术控制力
-许春明教授在上海浦东路桥公司的知识产权培训有感
【前言】
2015年10月27日下午,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有幸请到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许春明教授莅临公司陆家嘴总部办公室,为公司领导层及全体研发、市场、人事等各部门人员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产权培训,本人作为浦东路桥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合作伙伴,聆听了许教授两小时的精彩演讲,受益匪浅,迫不及待的与诸君分享:
一、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充分条件
许教授说企业发展有充分条件,有必要条件,其中质量管理、成本管控等都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知识产权则是企业发展的充分条件,没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很难想象能够成为顶级企业。
二、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品牌影响力与技术控制力
企业要发展壮大,需要搞定两个人群:第一个是消费者,第二个是竞争者;消费者我们通过品牌影响力来感化吸引塑造,让他们对品牌有忠诚度产生品牌粘性成为品牌的死忠粉;对于竞争者,我们通过专利布局管理形成技术控制力控制竞争对手,使竞争对手无法直接的低成本的进入某一技术领域与专利权人形成竞争关系,从而控制某一细分技术领域形成技术垄断。
许教授说:苹果手机就是品牌影响力与专利技术控制力的典范,苹果手机产业链中正因为苹果的这两个杀手锏,其可以独得60%的利润(制造商只有1.8%的利润)。
三、创新如果不能权利化,则白白浪费了创新
按照许教授的观点,创新知识应当成果化,成果应当权利化,知识产权作为权利化的结晶,应当产业化市场化,最终创造财富。
如果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不能权利化并形成可以转化为财富的知识产权,仅仅只是变成一篇文章或者一项成果,没有形成知识产权,这项创新就没有多大意义,最多成为政策申请的一个工具而已。
四、不被侵权的专利不是好专利;不能胜诉的专利只是一张纸
专利制度最本质的作用应当是保护并激励创新,作为激励的手段,专利赋予创新者一定时间的技术垄断。
在市场竞争中,一段时间内的技术垄断意味着:可以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可以有效打击竞争对手;可以威慑竞争对手阻止其进入某一细分技术领域,不一而足。
专利在市场竞争中的运用完全可以按照《孙子兵法》的谋略进行运用;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专利应当寻找到竞争对手共同的痛点并布局之,让产业的发展沿着这些已经早已布局好的专利进行发展,从而使专利权人拥有最大收益。
许老师这个观点的提出,就是让我们区分专利申请运营的动机,如果动机在于应付政策,则专利被授权即可;如果动机在于市场竞争,则专利应当可以胜诉,应当被不断实施。
【最大感悟】
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企业利润到底来源于哪里?是来源于成本的不断压缩还是销售的不断增长?最终宏观的落脚点还是回到对两个人群的影响:品牌忠诚度才能带来销售的增长;专利技术的控制力降低了竞争对手低价恶性竞争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充足的利润与持续的创新,最终带来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
作为知识产权服务业,我们同样面临来自同行竞争的压力,却没有技术控制力进行控制;对我们来说,只剩下唯一的一条道路:品牌的影响力,品牌的影响力来源于企业经营的理念方向、客户取舍、执业技能、人员素养等等方面,唯有塑造出有别于并显著高于竞争对手的品牌,才能有更大发展。
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