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砀山县梨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砀山县梨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叶片为主要受害部位,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小斑点, 呈橙红色,后变为中部橙黄色、边缘淡黄色的圆形病斑,病 斑中央密生点粒状病原菌有性孢子器,天气潮湿时分泌出淡 黄色黏液,干燥后变黑色小点,正面稍凹陷,叶背隆起,隆起 部位长出灰色的毛状物。叶片上病斑较多时,病斑变黑,造 成 早 期 落 叶 ,幼 果 畸 形 ,严 重 影 响 产 量 和 品 质 及 经 济 性 状 [1]。 1.2 病原菌及发生规律
上 喷 涂 杀 菌 剂 。套 袋 前 先喷 1 次 80%甲 基 硫 菌 灵 (霜 托 )可
以成虫、若虫在梨树叶片、嫩芽、花蕾、叶柄及果面刺吸
湿 性 粉 剂 1 000 倍 液 。 发 芽 前 喷 1 次 50% 多 菌 灵 1 000 倍 汁 液 危 害 。夏 秋 季 多 在 叶背 分 泌 大 量 蜜 液 ,诱 发 霉 污 病 ,后
轴 髓 部 ,芽 鳞 片 因 受 幼 虫 吐 丝 缠 缀 而 不 易 脱 落 ,能 正 常 生 底至 3 月 初 为 出 蛰 盛 期 ,3 月 中 旬 开 始 产 卵 ,4 月 上 旬 为 产
长,但花丛凋萎。随着幼果生长,幼虫开始为害果实,一般转 卵盛期,梨盛花期为卵的孵化盛期,4 月下旬第 1 代若虫大量
栖时,可以使用 5.5%高氯·甲维盐 1 500 倍液等药剂对其进 行 集 中 消 灭 。秋 季 在 卵 孵 化 盛 期 ,对 树 体 喷 施 25% 氰 戌 菊
(2):15-16. [2] 郭书普.新版 果树 病虫害 防治 彩色 图谱[M].北京:中 国农 业 大 学 出 版
社 ,2009.
酯 2 500 倍液防治初孵若虫。
在花 芽 内 结 茧 是 幼 虫 的 主要 越 冬 方 式 。梨 花 芽 膨 大 期 6.3 防治措施
为越冬幼虫出蛰始期,一般可转芽为害 3~4 个花芽。幼虫在 6.3.1 农业 防 治 。结 合 冬 剪 剪 除 病 残 枯 枝 ,刮 除 老 翘 皮 ,清
花期蛀食花丛基部,坐果后为害幼果,降雨量多、湿度大的 除地表枯枝、杂草、落叶等集中烧掉,有条件的梨园可灌大
可对果实进行套袋,以保护果实不受侵染。田间发现病果后 1 0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湿性 粉 剂 1 500 倍 液 ,或 5%啶
及时摘除并深埋。在温度 0~5 ℃的条件下贮藏 ,可基本控制 虫脒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于梨树开花前喷雾防治 1~2 次。
轮纹病的蔓延。
6 梨木虱
3.3.3 药剂防治。于冬剪后进行全园树干涂白 ,并在病组织 6.1 危害症状
液,可以杀死部分越冬病原,减少分生孢子的形成量。生长 期叶片发生褐色枯斑,引起早期落叶,树势衰退,影响光合
期(落花后 10 d 到果实膨大结束)适时喷 30%叶靓乳油 5 000~ 作 用 和 花 芽分 化 ,造 成 果 实 表 面 污 染 ,品质 低 劣 。若 虫 群 集
6 000 倍液,或 80%甲基硫菌灵 (霜 托 )可 湿 性 粉 剂 1 500 倍 在叶簇间被自身分泌黏液包裹,而成虫白天静伏于叶背 ,遇
作者简介 许诤(1967-),男,安徽阜阳人,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 :环 境保护。
收稿日期 2011-03-30
心轮纹。严重时,多数病斑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褐色。天气 潮湿时,病斑上出现淡红色小点,后变为黑色。 2.1.3 果实。果面出现浅褐色水浸状小圆斑,后病斑渐扩大, 色泽变深,软腐下凹,表面颜色深浅交替,有明显同心轮纹。 温暖高湿,表皮涌出粉红色粘质物。果实病部呈圆锥形向果 心深入,整个果实腐烂或干缩为僵果。 2.2 病原及发生规律
该病引起果实腐烂和早落,对产量影响较大。梨果在生 长期间极易感染炭疽病,此病害常在采后随果实生活力降 低而逐渐发病,往往在运输、贮藏期间可继续扩大甚至造成 大量果实腐烂。 2.1 症状 2.1.1 枝干。形成圆形深褐色小斑,后发展成椭圆形或长条 形病斑,病斑中部干缩凹陷,皮层、木质部呈深褐色或枯死。 2.1.2 叶片。初期病斑为圆形,褐色,逐渐变为灰白色 ,有同
169
植物保护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年第 10 期
进行检验;为了防止病害传到新区,要严格检验将要出圃的 5.2 发生规律
苗木。
梨树皮缝隙及芽腋间是梨蚜卵越冬的主要场所,世代
3.3.2 栽培防治。合理疏花、疏果,合理修剪,加强土肥水管 重 叠 ,春 季 花 芽 膨 大 时开 始 孵 化 ,群 集 为 害 花 芽 。梨 树 展 叶
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防治[6]。
惊 即 飞 跳 ,药 剂 防 治 困 难[1]。
4 梨树大食心虫
6.2 发生规律
4.1 危害症状
越冬及初次虫源。以冬型成虫在树皮缝、落叶、杂草及
以幼虫为害花序、花芽和幼果。幼虫从芽的基部蛀入花 土缝中越冬。一年发生 6~7 代,2 月中旬成虫开始出蛰 ,2 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年第 10 期
植物保护学
砀山县梨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许 诤 柯仿钢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 分析砀山县梨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症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该县梨树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梨树;病虫害;防治;安徽砀山 中图分11)10-0169-02
为 了 诱集 成 虫 产 卵 ,可 在 梨 树 枝杈 、树 干 下 部 束 干 草 把 ,捕 甲氰菊酯乳油 3 000 倍液,花前、花后各喷 1 次。夏季喷 2.5%
杀卵块。当梨果长至拇指大小时进行套袋,可以有效避免梨 高渗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200~2 000 倍液,尽量在成虫活 动
蝽象及其他害虫的侵染和危害。为消灭越冬代若虫,减少虫 缓 慢 时 期 (16:00 以 后 )喷药。采 果 后 至 落 叶 前喷 5.5%高 效
条 件 下 ,虫 害 发 生 严 重 [1]。
水,消灭大部分越冬成虫,减少越冬虫源。
4.3 防治措施
6.3.2 药 剂 防 治 。 冬 季 喷 1.8% 阿 维 菌 素 乳 油 2 500 倍 液 、
4.3.1 农业防 治 。成 虫 开 始 产 卵 前 (8 月 下 旬 到 9 月 上 旬 ),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 000 倍液。春季花芽露绿时,喷 20%
梨黑 星 病 菌 (Venturia nashicola Tanaka et Yamamoto.)属 子囊菌门菌物。病菌在病叶上或腋芽的鳞片内越冬,春季先 于新梢基部发病,再以风雨为媒介侵染叶、果实。环境条件 适宜时,可多次再侵染。 1.3 防治措施 1.3.1 农业 防 治 。秋 末 冬 初 清 扫 落 叶 ,清 除 病 枝 病 果 。春 天 和发病初期,及早摘除发病花序以及病芽、病梢等,防止病 害蔓延。合理整枝修剪,增施有机肥料,排除田间积水,可增 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1.3.2 药剂防治。萌芽前喷施 50%丙森锌·多菌灵(果大夫)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65%代森锌(蓝钻)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防治。发病初期喷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叶靓)乳油 6 000 倍 液 ,或 10%苯 醚甲 环 唑 (世 高 )水 分 散 粒 剂2 000 倍 液,或 40%氟硅唑(福星)乳油 8 000 倍液,或 80%甲 基 硫 菌 灵(霜托)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 倍液等防治[2-3]。 2 梨树炭疽病
理,修剪时忌用病枝作幼树支架,以清除秋末冬初病源;避免 后为害叶面,主要为害枝梢顶端的幼嫩叶片。
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一般结果大树施氮肥 1.5~2.0 kg/株、 5.3 防治措施
土杂肥 200 kg/株、磷钾肥 2.5 kg/株。疏果后,为防止轮纹病,
加强梨园田间管理,杀死越冬芽上的卵。用 50%抗蚜威
发病初期,枝干表皮产生褐色瘤状突起,后逐渐扩大成 病斑,呈暗褐色,第 2 年春季梨树病部与健部产生裂缝。发 病严重时,枝干表皮粗糙,病斑密集。病果的表皮产生水渍 状 褐 色 病 斑 ,呈 同 心 轮 纹 ,果 实 腐 烂 ,严 重 影 响 产 量 [1]。 3.2 病原及发生规律
病原 菌 为 贝 伦 格 葡 萄 座 腔 菌 (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de Not.),属子囊菌门菌物。枝干为病菌的越冬场所,成为 初次侵染源,5—7 月再次侵染。梨园年降雨量多或温度高, 该病发生严重,易侵染新梢,造成幼果大量染病,直至果实 成 熟 或 贮 藏 时 才 发 病 [1]。 3.3 防治措施 3.3.1 检疫 。新 建 果 园 时 ,为 了 防 止 病 害 的 传 入 ,应 对 苗 木
[3] 王 晓 祥 ,任 爱 华 ,赵 玉 路 ,等.黑 龙 江 省 梨 树 主 要 病 虫 害 及 防 治[J].中
5 梨二叉蚜
国 林 副 特 产 ,2009(4):45-46. [4] 岳 兰 菊.安 徽 砀 山 梨 树 主 要 病 虫 害 发 生 动 态 及 综 合 治 理 [J].中 国 果
病 原 为 盘 长 孢 状 刺 盘 孢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 半 知 菌 类 菌 物 。发 病 后 引 起 果 实 腐 烂 和 早 落 ,对 产 量影响较大。梨果在生长期间极易感染炭疽病,此病害常在 采后随果实生活力降低而逐渐发病,往往在运输、贮藏期间 可 继 续 扩 大 甚 至 造 成 大 量 果 实 腐 烂 [4]。 2.3 防治措施 2.3.1 农业防治。消灭越冬病源。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增 强树势;对低洼果园雨季及时排水,降低园内湿度;合理修 剪,及时中耕除草。在疏果后果实锈斑出现前进行果实套 袋,鸭梨套袋应在 5 月上中旬为宜。 2.3.2 物理 防 治 。做 好 贮 藏 管 理 ,延 缓 果 实 的 衰 老 进 程 ,使 之保持较强的抗病能力,同时抑制病菌活动,以防止病害的 发生;采收后在 0~5 ℃低温贮藏可抑制病害发生[5]。 2.3.3 药剂防治。春季萌芽前,喷施 80%甲基硫菌灵(霜托) 可 湿 性 粉 剂 1 500 倍 液 以 消 灭 越 冬 病 原 。套 袋 前 应 喷 1 次 50%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600~800 倍 液 等 杀 菌 剂 。发 病 严 重 的 地 区 ,从 5 月 下 旬 或 6 月 初 开 始 喷 25%咪 鲜 胺 1 000 倍 液+65%代森锌(蓝钻)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 等药 剂 。每 15 d 左右喷 1 次药,直到采收前 20 d 止连续喷 4~5 次。雨水多 的年份,喷药间隔期缩短,并适当增加用药次数。 3 梨树轮纹病 3.1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