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能转变
2)服务于专项任务,职能分工与专业协作相结合 ,把常设机构和临时机构相结合,既有稳定性又有 灵活性 3)组织结构过于复杂,隶属关系多,协调困难; 专项任务负责人权力有限,开展工作难度大。 4)临时性、综合事务性。
五、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管理幅度与管理任务性质成正比,与领导者素质成 正比;与员工素质成正比;组织结构和环境成反比 (P172)
七,政府职能优化的路径
强化、弱化、转化
1、政企分开,弱化微观管理职能
(1)社会职责分开 (2)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3)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分开
实现方式
(1)解除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 关系,同时把社会事务从企业中剥离出来 (2)大量减裁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和行政性公司, 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3)改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
1、静态结构
行政权力与行使主体结合之后所形成的一种网络架 构。 层级结构:垂直结构的权力模式 部门结构:水平结构的权力模式
2、动态结构P111
二、行政权力的特征
公共性、手段性、自主性、一元性、时效性、膨胀 性
三、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P117)
结构性分配:行政权力的层次性而对其所做的纵向 垂直性分割 功能性分配:行政权力所承担的任务及作用客体的 状况而进行的横向水平分割。
1)各级部门间既有垂直关系又有水平领导关系 2)加强水平职能部门的协调领导,克服政出多门 ;每个下级在只有一个明确的上级领导的基础上, 也接受其他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垂直领导可能排斥水平领导,部门间关系复杂 4)地域广大、管理内容繁杂
4、直线参谋制 1)弥补直线制不足,减轻行政首长的压力、提高 决策水平 2)领导机关或行政首长易被操纵 3)组织庞大;任务繁重、专业性强;行政首长能 力有限 5、矩阵制 1)按照职能划分的纵向系统和按照项目(任务或 产品)划分的横向系统结合的组织形式
上海交大《公共管理学》学位课复习提纲
不定项选择题 (15*2分); 名词解释 (5*4分); 简答题 (4*6分) 论述题 (1*13分); 案例分析 (1*13分)
第一章 绪论 1、行政管理学科的特点(P12)
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技术性、发展性
2、公共行政精神的主要表现(P24)
主动进取、追求卓越、创新发展
二、行政组织的种类 P 162 首脑机关;职能机关;幕僚机关;咨询 机关
三、目标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德鲁克 成功目标管理的实施的条件P169 各级管理人员对目标管理的理解与支持 各级管理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协调、组织、领导能 力和政策水平 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制度 目标管理从组织的高层管理部门开始
公务人员也是“经济人”,有道德风险
五、行政职能转变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职能的范围、内 容、方式发生的转移和变化
六、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
1、外部转移 经济组织 事业单位 中介组织 行业协会 社区
2、内部转移
属地原则、合并同类项原则、封闭原则
3、管理方式的转变(由微观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
由靠行政手段管理转向经济与法律管理)
四、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1、直线制 1)将组织的各种职位按照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 级主管对所辖事务有绝对的指挥控制权。 2)责权明确、指挥统一、行动迅速、信息传递单 一 3)下级依赖性强、自主性差;上级任务重、压力 大;易导致权力滥用和决策失败 4)首长精力、智力、能力出色,组织规模较小; 工作简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行为科学— 人际关系学说)代表人物
梅奥实验的三条原理 P43
西蒙,决策理论学派P44
7、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观点 P50 8、行政管理的主体 P62
第二章 行政职能
一、行政职能的定义P84 二、行政职能的分类P96 三、瓦格纳定律:P88
四、政府失灵的表现
政府垄断地位,导致政府缺乏竞争,没有压力和责 任心; 寻租(rent-seeking)行为,容易导致腐败泛滥 过分强调公平,抑制经济效率; 决策机制导致公共服务过量、部分社会成员受损;
2、职能制 1)根据业务不同、承担任务的不同,把组织划分 为若干部门,在分别对下级部门实施领导。 2)专业性强,可以减少重复工作,有利于发展特 长,培养专才,降低管理成本 3)部门间协调难,易造成各自为政;不利于通才 培养;缺乏全局眼光 4)组织规模较大;工作任务繁杂但任务之间比较 清楚
3、直线—职能制
2、强化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1)公共安全:国防外交、法律制度、社会治安 (2)弥补市场机制不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 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 (3)特殊职能:国有资产、精神文明
3、积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转化 政府有关职能
第三章 行政权力
一、行政权力
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政治授权,运用特定的强制力, 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能力。
2、不充分授权 3、制约授权 4、弹性授权
(二)书面授权和口头授权 1、书面授权。 2、口头授权 (三)正式授权和非正式授权 1、正式授权 2、非正式授权
(七)行政授权的条件 1、良好的组织和人事基础 2、恰当的授权时机 3、授权还要考虑工作需要与界限
第四章,行政组织 一、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P158 组织目标(灵魂);组织人员(人与人关系 的系统);权责分配(工作任务、活动范围、岗位 设置);财力物质;运行机制;行政方式;法规制 度;组织文化
3、行政学产生的理论基础(P28)
国家学说、官房学、文官制度、行政法学
4、公共行政研究(P29) 《行政学之研究》威尔逊 行政学的创始人
古德诺“政治行政两分法”P30
5、传统人公共行政时期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P31 管理效率是管理的最高 原则 (P32) 法约尔,首次提出行政管理要素理论(P33)跳板 原则(P34) 德国学者韦伯,官僚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之父,权 力三种来源P37
四、行政权力分配途径
行政授权、权力下放、地方自治、外放
五、行政授予权的定义
行政组织内部上级机关把某些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 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 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P125
六、行政授权的方式(P127) (一)充分授权、不充分授权、制约授权和 弹性授权 1、充分授权 柔性授权;模糊授权;惰性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