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ppt概要

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ppt概要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革命 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和平建设时 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这是在今后一个 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
针对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以胡 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保密 工作。
第二节 保密工作面临的形《计算机信
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 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关于政府上网信息 保密管理的通知》。
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中央文件发布、阅读和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国 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保密局 会同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印刷、复印等行业 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暂行管理办法》、《国家秘密技 术数据软盘管理办法》、《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 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等。
一、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各大国对情报和信息控制权的争夺愈演愈烈。
各大国企图在政治、经济、安全各领域了解和利
用对手,情报的收集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大国对信息的控制权争夺愈演愈烈,国际间保密 与窃密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
(二)境外敌对势力和组织把我国作为重点窃密 的目标。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显著
争的需要,逐步出现了保密的思想和制度。我 国有文字记载的保密思想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 前的商、周时代。
《周易》中对保密的思想以及君、臣各自应承 担的保守秘密的责任做了最初的阐述。《易· 系辞
上》中有:“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CNCERT/CC监测发现大陆地区以外111063个主机地址参 与控制我国大陆被植入木马的计算机。
3、频繁恶意攻击我国网站。
2007年,中国大陆政府网站被篡改数量达3407个。 某些政府网站被篡改后长期无人过问,有些网站虽然在 接到报告后能够恢复,但并没有根除安全隐患,从而遭 到多次篡改。
(五)我国的保密技术工作起步晚、检查和防护 能力差。 (六)涉密单位存在保密意识淡薄,保密管理松 懈问题。
(四)保密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突出表现在保密工作的对象、领域、内容、 范围、形式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涉密人员流动性
增强,涉密载体形式多样,涉密活动日趋频繁,
窃密技术更先进、形式更隐蔽、手段更狡猾,泄
密途径和隐患明显增多,保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
大。
我国目前信息安全的状况
根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 心(CNCERT/CC)《2007年网络安全工作报告》
四、当前保密技术面临的任务
2006年9月,在全国保密科学技术工作会议 上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必须大力发展保密 科学技术,“十一五”期间保密技术防护着重实 现“五个转变”。
1、防护向全面综合防护转变。
2、配备向强制配备转变。
3、技术检查向提高能力转变。 4、研发向自主创新转变。 5、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转变。
(三)传递管理 1、传递要求。传递秘密载体,应当选择安全的 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
围和原则,同时在《唐律》中还规定了泄露秘密罪
的处罚原则。
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各朝代,保密制
度基本上都是在《唐律》的基础上演变发展的,
官员应遵循的保密规定增多,泄露秘密的罪名也
增加许多,涉及到军事,政治的许多方面。保密
机构的设置也逐渐完善。如中书省,枢密院,锦 衣卫,军机处等。 古代的保密思想和制度,适应了当时社会形 态,为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起到了服务作用。同 时也为我们今天研究、探讨保密工作提供了借鉴 的经验和教训。
(二)革命战争年代的保密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处于反动派的白色恐 怖笼罩中,因此我们党从成立开始就十分注意保密。 为确保秘密安全,党的“一大”曾三移会场, 最后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的南湖上租了一条游船, 胜利地召开了党的“一大”。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明确指出:“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 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这是我党最早的保密工 作规定。
的统计数据显示。
1、安全漏洞层出不穷,漏洞的大量存在是网络安 全问题的总体形势趋于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2、病毒感染破坏严重,木马等间谍软件危害 大幅增加,木马和后门的危害隐蔽性非常强,是造 成失泄密危害的重要原因。
2007年,CNCERT/CC 对常见的木马程序活动状况 进行抽样监测,发现我国大陆地区995154个IP 地址 的主机被植入木马,与2006年(44717个IP地址)相 比增加迅猛。
二、密件的保密管理
(一)制作管理
1、标明密件。制作秘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
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
绝密级、机密级文件应当编排顺序号。 2、定点制作。制作秘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 单位内部文印室或保密工作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 位进行。
3、清点数量,销毁废料。按印数要求清点密件 数量,对多余部分和制作过程中形成的不需要归档 的材料,应当及时销毁。 4、制作场所要求。制作秘密载体的场所应当
3、有关绝密级文件的管理规定。如《中央保密 委员会关于绝密级文件管理的补充规定》等。 4、有关对外提供密件的管理规定。如国家保密 局《关于对外经济合作提供资料保密暂行规定》等。 5、有关密件出境的管理规定。如国家保密局和 海关总署《关于禁止邮寄或非法携运国家秘密文件 资料和其他物品出境的规定》等。
密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
(三)管理职责
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对所辖行政区域内涉密单位 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负有指导、监督、检查的 职责。 涉密单位的保密工作机构对本机关、单位国家 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负有指导、监督、检查职责。
(四)管理依据 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依据,除了《保密法》
及《保密法实施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以外,还有
⑶、06年5月对某市四大班子的检查中发现有1 台涉密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3台非涉密计算机存 有多份机密级文件。 ⑷、2006年度我区互联网保密检查中发现多起 网上泄密事件。 ⑸、2007年3月,我区开展的涉密计算机密级 核定工作,有近三份一单位无法核清和定准。
空中
地面
内部
网络
国家秘密
在不断提高的窃密手段面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提高,我国已成为各种情报窃密活动的重点目标,
敌对势力和国外情报机构窃密目的更具战略性, 窃密的主体更具多元性,窃密的手段更具高科技
性。
主要的高科技手段: 1、在空间有电子、照相、遥感等众多的侦察卫星; 2、在边境上空有各类侦察机; 3、在沿海有侦察舰船、潜艇; 4、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电子监听站和侦察雷达; 5、在境内有各类情报人员刺探收集国家秘密信息; 6、在网络来自世界各方面的攻击; 7、在重要涉密部门部位安装窃听设备。
3、区别
密件:是一种直接记载着国家秘密信息的纸
(磁、光、电)介质载体,可以直接看到或听到国
家秘密信息。
密品:是一种直接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先进
设备、产品。这类载体有的可以从外观上直接反
映出国家秘密的属性,但大部分要经过技术测试、
分析才能获得国家秘密信息。
(二)管理原则
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原则:严格管理、严
区国家保密局保密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检查情
况: ⑴、05年6月在对11个区直单位的检查中发现 有1个单位涉密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有2个单位 非涉密计算机处理国家秘密信息,其余单位也程 度不同的存在涉密存储介质不知如何管理,没有 相应的保密管理制度等等。
⑵、06年4月在对某区直单位的检查中发现有10 台非涉密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其中3台涉及绝密 级信息。 2006年6-7月,全区各单位开展计算机专项检 查,共检查计算机78057台,其中涉密计算机6593 台,非涉密计算机71464台,网络1142个,存储介 质37839个。共发现违规计算机324台,其中违规 涉密计算机占了148台。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混 乱。检查发现,90%的涉密计算机存在明密存储 介质混用情况,大部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无密级 标识。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各中央国家机关、地方政府
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其基本内容包括:
1、有关确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
定。如各中央国家机关和国家保密局制定的《国
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等。
2、有关秘密载体制作、收发、传递、使用、
复制、摘录、保存和销毁等规定。如国家保密局
《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关于
二、中央高度重视
(一)胡锦涛总书记近年多次对加强计算机信息 系统保密工作进行批示。 (二)《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保密管理 的若干意见》(中保委[2004]7号)指出,在信息 安全保障工作中,加强涉密信息保密管理,特别是 加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尤为重要。 (三)《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 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特别 指出,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要严 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保密规定执行。
1926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组织 部通知—加强党的秘密工作》。这是建党以来第 一个关于保密工作的专门性文件。 1927年,为加强对秘密工作的领导,党成立了 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秘密工作委员会。 1942年,为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夺取抗日战 争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亲笔为保密工 作题写了“保守党的机密,慎之有慎”几个大字。
内 容 提 要
第一节 保密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第三节 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 第四节 计算机信息的保密管理 第五节 技术录像演示
第一节
保密工作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保密思想制度简述
保密是一种手段,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
手段。在有阶级的社会中,由于政治和军事斗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 对保密工作非常重视,强调“保密委员会要搞个班 子,搞十几、二十个政治可靠、懂得科学技术的干 部,天天检查找岔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