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工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热工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2.3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一、自动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
1、系统的静态和动态
被调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 静态(稳态),被调量随时间变化的不平衡状态 称为系统的动态。
2、系统的过渡过程 被调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称为自动调节系 统的调节过程或过渡过程
阶跃信号:
t < t0 时,X=0;
t ≥ t0 时,X=X0
2.2.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一.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分类 1、反馈调节系统 反馈调节系统又称闭环调节系统 2、前馈调节系统 前馈调节系统又称开环调节系统 3、复合调节系统 复合调节系统又称 前馈一反馈调节系统。
二.按照给定值的变化规律分类
1、定值调节系统。
给定值保持恒定 2、程序调节系统。 给定值 按照已知规律变化 3、随动调节系统。 给定值随机变化
1.感受件 感受件是仪表中直接与被测对象发生关系 的部件,感受件通常也称作敏感元件、一
次件、一次仪表或传感器。
感受件的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输出信号与被测参数变化呈稳定的单值 函数关系,且最好是线性的。 (2)应有较高的灵敏度。 (3)反应快、迟延小。 (4)尽可能少的消耗被测介质的能量。
2.中间件 中间件是用来接受感受件的输出信号并将 其送到显示件的部件。 中间件的主要作用有: (1)单纯起传输作用。 (2)起信号放大作用。
其他参数的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单容无自平衡的对象
特征参数:
三、多容有自平衡的对象 微分方程:
二、误差的分类 1、系统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
如果每次测量值的误差恒定不变(绝对值 和符号均保持不变)或按某种确定的规律 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本身不够完善,如 仪表本身刻度不准、测量原理不完善等。 (2)仪表使用不当,如测量人员操作不当、 读数不准等。 (3)测量时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如环境温度、 湿度、电磁场影响等。 由于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测量时 应尽可能地设法消除此类误差或对测量结 果加以修正,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2.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常用术语: 1、调节对象:指被调节的生产过程或生产设备 2、被调量:表征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的 物理量,也是调节作用所要维持为给定值或 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参数。 3、给定值:被调量应维持的数值。 4、扰动:引起被调量改变的各种因素。 扰动分为内扰和外扰
测量就是利用测量工具,通过实验方法将
被测量与同性质的标准量(测量单位)进行
比较,以确定被测量是标准量多少倍数的
过程。其所得倍数就是测量值,可见,被
测量由测量值和测量单位两部分组成。
二、测量方法: 直读法:
直接测量:
比较法:
零值法:
微差法:
间接测量: 组合测量:
1.2 测量误差 一、误差的表示方法
3.1环节特性的表示方法: 环节动态特性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微分方程法、传递函数法、阶跃响应曲线 一、微分方程法 微分方程法是用微分方程来表示环节的输出与 输入之间的变化关系。 如图电路,ui为输入, uc为输出列出微分方程为
又如图单容水箱:
q1为输入,q2为输出
微分方程为:
两者比较,
基本形式相同。
1.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被测参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代
数差。
δ=X-X0
绝对误差有大小,有符号,有单位,称为绝 对误差的三要素。
例: 1、哈尔滨-北京,铁路全长1388Km,测
量结果为1389Km,求绝对误差。
2、用m尺测量1m长的线段,测量结果为
1.001m,求绝对误差。
3、测量某炉膛的火焰温度,测量结果为
自动调节系统的方框图
方框图由环节、信号线、相加点、分支点四要 素组成。 (1)环节。方框图中的方框,表示一个设备、元 件或者一个生产过程,包括输入量和输出量。
(2)信号线。以箭头方式传递的某种信号,用以 反映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 (3)相加点。相当于加法器,表示两个信号的代 数和 (4)分支点。表示把一个信号送到两个地方。
确度等级用小圆圈内的阿拉伯数字标志在
仪表的刻度盘上。
4、变差:
仪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从正、反行程 两个方向测量同一参数,两次测量值之差 称为该示值点上的变差,在仪表测量范围 内,各示值点上变差的最大值称为仪表的 变差,表示为:
一块合格的仪表的基本误差和变差均不应 超过允许误差。
5、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仪表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产生 该变化的被测信号的变化量之比。 即: S=△L/△X 6、分辨率: 仪表指示器发生可见动作的被测量的最小 值,称为仪表的分辨率, 7、不灵敏区: 不能引起仪表输出变化的被测输入信号的 最大变化范围称为仪表的不灵敏区或死区
10学时
8学时 8学时 4学时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 12学时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火电厂生产过程:
一组数据: 300MW亚临界机组: 锅炉蒸发量: 1025t/h 主蒸汽温度/压力:545±5℃/16.7Mp 燃煤量(标准煤): 约105t/h 炉膛尺寸:13.335×12.829×54.300m 600MW超临界机组: 锅炉蒸发量: 2008t/h 主蒸汽温度/压力:571±5℃/25.4Mp 燃煤量(标准煤): 约210t/h 炉膛尺寸:19.419×15.456×67.000m
2、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 被测量时产生的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的 随机变化着的误差,又称偶然误差。 大多数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因此 可用求取算术平均值的方法予以消除随机 误差。
3、粗大误差 粗大误差是指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错误、 粗心大意及仪表的误动作等原因而造成的 误差,也称为疏失误差。即明显歪曲事实 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 粗大误差通常表现为数值较大且无任何规 律,含粗大误差的测量值称为坏值,应当 剔除。为避免测量结果出现粗大误差,要 求操作人员在测量过程中避免失误。
一、单容有自平衡的对象 有自平衡的单容对象就是 前面介绍过的惯性环节。 微分方程为:
微分方程的解为:
传递函数为:
阶跃响应曲线: 特征参数: 1、K值:放大倍数
2、T值:时间常数
3、ρ值:自平衡率 被调量变化1个单位引起的 流量变化的数量
4、ε值:飞升速度 单位阶跃扰动下被调量的 最大变化速度
综上所述:
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火电厂热力过程自动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热工检测:是自动化操作的依据。 (2)自动调节:是自动化操作的主体。 (3)远方控制及程序控制:是自动化操作的
重要补充。
(4)自动保护:是自动化操作的重要保障。
第一章 热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1.1 测量的定义及方法
一、测量概述: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培训 主讲:高玉祥
教学总学时:56学时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
56学时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热工测量及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6学时 8学时
第二部分 :单元机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CCS)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 顺序控制系统(SCS) 热工报警和保护系统
ψ= 0:调节过程是等幅振荡;
0<ψ<1:调节过程是衰减振荡;
ψ= 1:调节过程是非周期过程。
自动调节系统稳定的条件是0<ψ≤1
2、准确性
动态偏差 :调节过程中被调量偏离给定值的最
大短期偏差
静态偏差:调节过程结束后,被调量与给定值
的长期偏差
3、快速性
快速性常用过渡过程时间来表示
第三章
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几种过渡过程:
不稳定的调节过程: 稳定的调节过程
二、调节系统的品质指标 调节系统品质好坏用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三 个指标来表示。
看一个 过渡过程
1、稳定性:通常用衰减率来表示
衰减率是指每经过一个周期,被调量波动幅值衰
减的百分数,用ψ表示,即
ψ = (y1-y3)/ y1= 1- y3/y1 ψ< 0:调节过程是发散振荡;
根据各类仪表的设计、制造质量不同,国家 对每种仪表均规定了基本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即允许误差。它可用绝对误差来表示,也可 以用引用误差来表示。
3、准确度等级: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在数值上等于允许误差 去掉百分号后的绝对值。国家规定的准确 度等级系列有0.005,0.01,0.04,0.05, 0.1,0.2,0.5,1.0,1.5,2.5,4.0,5.0 等级别。数值越小,准确度越高。通常准
(3)起变送作用。
3.显示件 显示件接受中间件送来的信号,并将其转 变为测量人员可以识别的信号,它是与测 量人员直接联系的部件。可分为三种: (1)模拟显示:由指针、光标、色带等反映 被测参数的连续变化。 (2)数字显示:直接用数字显示被测参数的 大小或高低。 (3)屏幕显示:用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等显示 测量结果。还可以给出要求的图形、数据 表格、曲线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系统误差决定了测 量的正确度,而随机误差决定了测量的精 密度。对于一个好的测量结果,应该既精 密又正确,一般用精确度或准确度表示。 如果某次测量的精确度很高,则说明本次 测量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不大。
1.3 热工仪表概述
用来测量温度、压力、流量等热工参数的
仪表称为热工仪表。 一、仪表的组成 热工仪表从其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上看, 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三、热工仪表的质量指标 为了正确地选择和使用仪表,必须了解仪 表的一系列指标,热工仪表的质量指标主 要有基本误差、准确度等级、变差、灵敏 度、不灵敏区等。这些质量指标是鉴别仪 表的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规定的标准和判定 仪表是否合格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