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组合体课件
图5-2 叠加和相切的画法
二、组合体各形体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及画法
3.相交 当两形体的表面 形体表面交线的画法
(b)
§5-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一、画图步骤及要领 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 —— 分块 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 按照各块的主次和相对位置关系,逐个画 出它们的投影。 分析及正确表示各部分形体之间的表面过 渡关系 检查、加深。
上页 下页 返回
形体分析法
——假想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
形体,并确定形体间的组合形式及其相邻表面间相对位置 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
如图所示轴承座是由凸台Ι,水平圆筒Ⅱ、支撑板Ⅲ、肋板Ⅳ 和底板Ⅴ等五部分组成。它们的组合形式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 系为:支撑板和肋板堆积在底板之上。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与水平圆 筒的外表面相切,肋板两侧面与水平圆筒的外表面相交,凸台与水 Ι 平圆筒相贯。 Ⅱ
图5-13 切割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4.当形体的外轮廓为曲面时,总体尺寸应注到该曲面的中心 线位置,同时加注该曲面的半径,如图4-14所示。
图5-14 轮廓为曲面时的总体尺寸注法
§5-4
看组合体三视图
视图的阅读是对给定的视图进行分析,想象出形体的实 际形状,看图是绘图的逆过程。 步骤: 初步了解→逐个分析→综合想象 方法: 1.看视图,分线框 2.对投影,定形体 3.综合起来想总体
图5-14 一个视图或两个视图相同的不同物体(续)
1.弄清各视图的投影关系,几个视图应联系起来看 在读图时应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才能想象出物 体的正确形状。
(a) 图5-16 视图间投影联系
(b)
2.认清视图中线条和线框的含义
视图是由线条组成的,线条又组成一个个封闭的“线框”。 视图中的轮廓线(实线或虚线,直线或 曲线)可以有三种含义,见图4-17 : 1—表示物体上具有积聚性的平面或曲 面; 2—表示物体上两个表面的交线; 3—表示曲面的轮廓素线。
2.标注定形尺寸
图5-10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续)
3.调整总体尺寸
图5-10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续)
4.标注全部尺寸
图5-10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续)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1.标注尺寸必须在形体分 析的基础上,按分解的个组成 形体定形和定位,切忌片面地 按视图中的线宽和线条来标注 尺寸,如图4-11所示。 2.尺寸应注在表示该形体 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并尽量 避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同一 形体的尺寸应尽量集中标注。
图5-9 尺寸基准的选择
三、尺寸标注的综合举例 [例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选尺寸基准、注定位尺寸 下图所示物体,由于左右对称故可将 左右对称面定为长度方向主要尺寸基 准;Ⅰ、Ⅱ两部分靠齐的后端面为较 大的平面定位宽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
准;底平面为高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
准。
图5-10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 选择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逐一注出简单 形体的定位尺寸和截割体的定位尺寸;
• 依次标注各简单形体和截割体的定形尺寸;
• 标注总体尺寸。
一、尺寸种类
1.定形尺寸——确定形体形状及大小的尺寸,图4-8中的直径、半径 及形体的长、宽、高等尺寸都是定形尺寸。 2.定位尺寸——确定形体上部分结构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4-8中 注*号的尺寸。 3.总体尺寸——表示组合体总长、总宽和总高的尺寸。在标注总体 尺寸时,一般不用圆弧切线作尺寸界线。
图5-27 由已知形体进行构形设计
⑵三个基本形体堆积后形成的新形体的轴测图如图4-28所示。 ⑶按画图步骤画出新形体的三视图如图4-29所示。
图5-28 新形体
图5-29 新形体的三视图
— 本章完 —
回 目 录
图5-21 综合想象的支座形状
2.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是形体分析法读图的补充。由于物体由许多 不同几何形状的线面所组成,这时通过对各种线和线框含义 的分析来想像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就比较容易构思出物体的 整体形状。 [例5-4] 分析阅读图4-22所示压块的视图。
解:分析:由已知三个视图 可知,该物体可以看成由一 个长方体切割而成。 主视图——表示出长方体的 左上方切去一个角; 俯视图——可看出左前方也 切去一个角; 左视图——可看出物体的前 上方切去一个长方体。
图5-19 形体分析法读图
⑵投影关系
⑶单个想象
根据视图间投影规律,找出分解后各组成部 分在各视图中的投影。
根据分解后各组成部分的视图想象出各 自的空间形状,如下图所示。
图5-20 各组成部分的投影联系
⑷综合想象
在认清各组成部分形状和位置的基础上,分析它们之间的构成形 式,最后综合想象出该视图所表示的支座的完整形状。
第五章 组合体
本章教学目标要求:
1.能根据形体分析方法画出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2.能运用形体分析法正确、完整、清晰地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3. 熟练掌握利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的读图方法,想像出组合 体的整体形状,并绘制指定的视图。
本章重点难点:
1.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画图和看图的基本方法,是本章重点。
2. 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比基本体复杂一些,特别是读图,注意 掌握利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读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回 目 录
概述: 任何复杂的机器零件,从形体角度看,都是由一些基本 形体组合而成的。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几何体所组成 的物体称为组合体。本章首先学习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 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组合体的画图、看图及尺寸标注 等问题。
图5-17 视图中线条的各种含义
2. 认清视图中线条和线框的含义
视图中的封闭线框可以有以下四种含义, 见图4-18 : 1—表示一个平面; 2—表示一个曲面; 3—表示平面与曲面相切的组合面; 4—表示一个空腔。
视图中相邻两个线框必定是物体 上相交的两个表面或同向错位的两 个表面的投影。
图5-18 视图中线框的各种含义
图5-24 压块立体图
§5-4
组合体的构形设计
一、组合体构形设计:
根据不同的结构要求,将某些基本几何体按照一定的组合形式组合 起来,构成一个新形体并用三视图表示出来的过程。
组合体构形设计不同于“造物”、“照图”画图,而是在一 定基础上“想物”、“造物”、画图,是发挥学生创造力和想象 力的过程。构型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先画草图纸画出新形体三视图,经修改完善后再 按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画出该形体的三视图。
三、构型设计实例
[例5-6] 根据已知形体进行构形设计(图4-27)。
分析:组合体由三个简单形体组合而成;组合方式为综合式;各 个基本形体表面有相切、相交。 ⑴选取素材 取底板、支承板和圆柱体三个基本形体。 各个基本形体都有挖切,如图4-27所示。
图5-8 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
二、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确定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定位尺寸标注的起点, 形体在长、宽、高方向都有一个主要尺寸基准,还往往有一或几 个辅助尺寸基准。尺寸基准的确定既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也与 该物体的加工制造要求 、工作位置等有关。
通常选用底平面、 端面、对称面及回 转体的轴线等作为 尺寸基准。
图5-22 线面分析法读图
进一步的线、面分析 ①主视图的线框
②俯视图的线框 ③左视图的线框
图5-23 读图时的线面分析
通过上述线面分析,可以弄清视图中各线和线框的含义,也就是有 利于想象出由这些线面围成的物体的真实形状,如图4-24所示。 注意:工程上物体的形状是 千变万化的,所以在读图时
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方法。
组合体在其基本组合形体中,相邻表面连接关系可分为三种: 1.叠加 如图4-2所示,两形体以平面相接触,就叫叠加,该形 体上、下两部分的长度相等,两者左右端面是对齐的,位于同一平面 上。因此,在此端面连接处就不应该再画线(见左视图)。 2.相切 当两形体表面相切时,两表面光滑地连接在一起,相 切处不应该画轮廓线,如图4-2所示。
§5-1
§5-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5-3
§5-4 §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看组合体三视图 组合体的构形设计
§5-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成的物体。 两个简单形体的结合情况为:叠加、相切、相贯和切割。 形体分析法——把形状较复杂的立体分析成基本几何体构 成的方法。 分析时要明确组合方式;各基本形体的相对位置和表面 连接关系 。
图5-11 错误的尺寸注法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3.形体上的对称尺寸,应以对称中心线为尺寸基准标注, 如图5-12所示。
图5-12 对称尺寸注法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4.不应在相贯线和截交线上标注尺寸。由于形体与截交线已定, 因此不应在截交线上标注尺寸。同样地,两形体相交后,相贯线自然 形成,因此,除了标注两形体各自的定形尺寸以及相对位置尺寸外, 不应在相贯线上标注尺寸,如图4-13所示。
Ⅲ Ⅳ
Ⅴ
(a) 立体 图5-4 轴承座 (b) 形体分析
视图选择
在选择视图时,首先要选好主视图。确定主视图一般应符合 以下原则: ⑴ 符合自然安放位置;(面积最大) ⑵ 反映形体特征,也就是在主视图上能清楚地表达组成该组合 体的各基本形体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⑶尽量减少其他视图中的虚线。
二、读图的方法 1.形体分析法
这是读图的一种基本方法。基本思路是根据已知视图,将图形分 解成若干组成部分,然后按照投影规律和各视图间的联系,分析出各 组成部分所代表的空间形状及所在位置,最终想像出整体形状。
[例5-4] 读懂图4-19所示支座的视图。
⑴分解视图
从主视图着手,将图 形分解成若干部分,如图 中的1、2、3三个部分。
二、构形设计的方法 1.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