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经济学课件(杨河清)

劳动经济学课件(杨河清)

从质的角度定义:
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 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 用权出让;
从量的角度定义: 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间中可以 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 和。
要点
1. 个体决策 2. 主体愿意 3. 时间要素
二、劳动力供给假设
1. 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
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2. 市场环境假设
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 产要素上时,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 增加的产量开始 递减。
三个阶段:
1. 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阶段; 2.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3.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产 量
Q
平 均 产 量 AP 边 际 产 量 MP
希克斯技术进步等产量曲线的移位
K
A
O
L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
如何发挥影响,取决于:
1、在生产等量产品时劳动与资本 可以获得何等程度的节约; 2、通过产品价格的下降,企业利
润、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能在
多大程度上增加产品的需求。
第六节 短期劳动力需求 与长期劳动力需求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力需 求曲线平缓,这意味着长期劳动力需求 比短期劳动力需求弹性大。
总互补: 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 性为负值。
派生需求四法则
影响劳动量需求弹性大小的四个主 要因素: 1、劳动投入与其它生产因素之间
的可替代性;
2、产品的需求弹性;
3、其它生产因素的供给弹性;
4、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
比重。
第五节 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
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一个重 要的因素。技术进步的结果可以使等产量 曲线向原点靠近。 技术进步的三个类型: 1. 希克斯技术进步 2. 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3. 劳动密集型(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总 成 本 C
A B
D E
图a
总成本 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 曲线
边际 成本 ⊿R/ ⊿X
边 际 成 本 C/X
⊿R/⊿X C/X 图b B
生产量X
五、单个企业的产量决定
企业利润公式
Ⅱ = R- C = QP-( Lw+Kr)
六. 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决定
总总 成收 本如 C R
C
A 利润
R
固 定 成 O 本
5. 弹性无穷大
w
E=∞ E>1 O
O
E=1 L
E<1
L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相对变化
W
高弹性端
低弹性端 O
L
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
与工资率变化相对数相对应的劳动 力需求量变化相对数。
数学表达式:
E = ⊿L% / ⊿W%
劳动力需求收入弹性:
与收入变化相对数相对应的劳 动力需求量变化相对数。 数学表达式: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 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 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派生性 需求 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 持理论之一。 劳动力需求是愿意与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不等同劳动力需要 劳动力需求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生产 剩余
A
w/ r
D

B
O E
C/ W
L
等成本曲线
各种等产量曲线
K F 图A F 图B H G O K K* L* F I G F K* I G L 图D
w/ r
L
图C G
L*
固定投入生产要素比例 的等产量线
K
Q3 Q2 Q1 L
技术系数可变型生产
如等产量曲线图D 所示。
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称为边际技术替 代率,表示在劳动量每增减一个单位时, 为保持一定的产量所必须增减的资本量。 生产过程中与一个劳动量相对应的资本 量(K / L)被称为资本装备率,或称为技 术装备率。点 I 的技术装备率由点 I 与原 点相连接的直线的斜率表示。
一. 资本的变化与总成本的变化
K=1
C E G K=2 K=3 B X
D A
x
伴随资本量变化的总成本曲线的移位
K
A
B
Q2 Q1 L
等产量曲线与等产量面(生产要素组合系统)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即等产量线的斜率, 因为是一个负值, 为分析方便起见,一般用其绝对值表示。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形成
W
DS3
DS2 DS1 W3 W2 W1 e c b a DL l1
O
l2
lb
L
第七节 政府的特殊政策 与劳 动力需求
一、对社会特殊群体采取特殊
就业促进政策的经济效果
二、对特定劳动者发放工资补
贴的经济效果
两类劳动者比率的指定对 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Lw
C Lwi Lwh Lwj E H A G
十. 整个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函数
W W0 市场整体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W1
B 第二产业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O L1
A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L
L2
L3
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力 需求
在长期劳动力需求中,资本成为 可变的生产要素。在这样的条件 下, 企业的产量决定后,节约资本、多 雇佣劳动力的生产方法,或者节约 劳动力、多使用资本的生产方法都 是可以选择的。
工资率(元/小时)劳动力需求量(人) 组 合
a b
c d
4.0
4.5
900
550
e
f
W
劳动力需求曲线
L
第二节
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
(资本固定条件下的企业短期需求)
一.
利润最大化原理的应用
利润公式: Ⅱ = R- C = QP-( Lw+Kr)
二. 生产函数
数学表达式: X = f ( L, K )
三.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 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
一. 劳动力的含义
概念 1.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3.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4.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与 智力的总和 5.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与劳动力相关的概念
1.劳动 2.人口 3.劳动适龄人口 4.劳动力资源
二. 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
最佳生产方法(1)
K C1 C2 C3 a
Ke Ka
e b
Le La Q1 L
最佳生产方法(2)
K
a
Ke Ka

e
b ●
Q3 Q2 Q1
决定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
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工资率 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与资 本价格之比。 公式:MPL / W = MPK / R
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E
K1 K2 B
A
X1
X0
F H D
O
L2 L1
L
第四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
一.

概念与类型 在经济学中, 弹性表示两个经济 变量变化的关系。分为需求弹性和 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分为需求价格 弹性、需求交叉弹性、还可以分为 需求点弹性、需求弧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 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 各种性质。
三、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
1. 教育制度与教育规模
2. 工资关系与工资水平
3. 个人非劳动所得状况
4. 家庭生产率的状况
5 .社会保障制度
6. 宏观经济状况
7. 其它因素
四、经济周期与劳动参与率假说
假说的前提条件:
• 男性成年人 的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周期不存 在灵敏的反应性,他们的流动表现为就业者 与失业者角色的变化,而不是劳动力和非劳 动力之间的变化。
边际成本 = 工资+劳动者数量×工资上升部分
九. 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劳动 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劳动力需求
边际 成本 ⊿C/ ⊿X 边际 收入 ⊿R/ ⊿X
⊿R / ⊿X
A
⊿C / ⊿X
O
L
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
产品价格的变化与劳动力需求
名 义 工 资 W
B A D C
劳动力需求量L
产品边际生产力= ( 名义) 工资 / 产品价格
L* 总收入与总成本曲线
劳动量L
七. 边际收入
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的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产品的边际生产力×产品价格
卖方垄断的产品市场的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产品的边际生产力 ×产品的原价格 -供给量 ×价格降低的部分
八. 边际成本
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 工资
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
组织目标假设
生产性组织目标 利润最大化 人均产量最大化 总产量最大化 非生产性组织目标 服务最大化 财政最大化

市场环境假设
完全竞争性市场
不完全竞争性市场
垄断性市场

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劳动经济学假定劳动力是同质的
五.
2.0 2.5
3.0 3.5
劳动力需求表
2400 1850
1450 1150
替代效应:
与资本的相 对价格上升而 产生节约劳动 力的效应。
规模效应:
成生产成本上升, 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产品需求下降,最终 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
工资上升与替代效应
K
C K2 K1 f e


A
L2
L1 D
B
X0
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