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教案
20××~20××学年第×学期
系部
商学系
教研室(实验室)
国际商务
课程名称
《国际金融》
适用班级
国际商务
主讲教师
林孝成
职称
副教授
二○○八年二月十日
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 制
首页
课程名称
国际金融
授课对象
0;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
限选课();任选课()
3.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各种经济交易属于国际收支。(居民之间的各种经济交易是国内经济交易)。
4.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系统地记录一定时期,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统计报表。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状况。
2.《国际金融》,钱荣堃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3.《国际金融实务》,黄志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请课后参考上述所列参考资料的相应章节。
备注:
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授课时间
第周周第节
课次
2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
4.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方法:1)认真听课、及时复习和作练习;2)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解;3)抓住主线,掌握内在联系,联系对比,融会贯通;4.操作计算,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第一节,一、外汇的概念:
1.外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和清偿国际债务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形式有外币存款、外币票据、外币证券及外币债权。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节外汇与国际收支二、国际收支的概念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和内容;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法。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重点)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法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重点、难点)和内容
教学基本内容:
1.国际收支是一国或地区在—定时期内所进行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综合(或系统记录)。或者:—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综合(或系统记录)。
2.理解国际收支概念要注意:1)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即某一时间段的全部经济交易;2)反映的内容是以交易为基础,而不是以货币收支为基础;3)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4.了解对外贸易短期信贷和中长期信贷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1.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等内容;
2.汇率套算、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套汇交易、掉期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
3.外汇风险防范、欧洲货币市场;
教学难点:
1.对汇率的理解、汇率的套算、国际收支理论和汇率理论;
2.衍生金融工具以及远期外汇、外汇期货、外汇期权交易的异同。
注:表中()选项请打“√”
第一章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周周第节
课次
1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绪论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第一节外汇与国际收支一、外汇的概念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第一节外汇与国际收支一、外汇的概念(一)外国货币和可自由兑换货币;(二)外汇的定义(重点)(三)外汇的本质特征(难点)(四)外汇的形态(重点)
(五)外汇的功能(六)外汇的需求与供给(七)外汇的种类
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1.金融是指货币资金融通,即融资;一般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54
学分数
3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54学时;实践课学时
基本
教材
和主
要参
考资
料
序号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国际金融
刘舒年
师玉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7,2
2
国际金融新编
姜波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
3
国际金融
钱荣堃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7
4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1
5
国际金融案例
莫菲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1
授课教师
林孝成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时间
一整学期
教学
目的
要求
1.使学生正确理解外汇、国际收支、国际储备、汇率、外汇风险和衍生金融工具等重要概念;
2.掌握汇率的套算、外汇交易业务的程序、方法和技巧;
3.掌握外汇风险的防范方法;
1.熟悉金融及国际金融的概念,了解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与国内金融的差异、掌握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方法。
2.掌握外汇(foreign exchange)的定义及其本质特征,熟悉外汇的存在形态和外汇的种类;了解外汇的功能以及外汇的需求与供给。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
绪论:引子;一、国际金融的概念;二、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三、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的差异;四、学习国际金融的重要意义;五、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方法(难点)
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
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2.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
就是研究国际间货币兑换、信用及相互关系的内在规律性。或说是研究货币资本在国际间流通与周转的规律。
3.国际余融的研究(或学习)范围:主要包括: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和汇率、外汇交易运作、外汇风险管理、国际结算(有专门课程研究)、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等内容。
2.外汇的本质特征:外币性、可兑换性和普遍性
3.外汇的形态:外币存款、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现钞和其他外汇资金。
4.外汇的种类:自由外汇和记帐外汇、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官方外汇和私人外汇、短期外汇和长期外汇、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教学方法及手段:
1.课堂讲授(电子课件);
2.课堂提问;
3.课堂讨论;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一、讨论:
1.记账外汇、外汇人民币与外汇的概念是否存在矛盾?
2.你打算怎样学好《国际金融》课程?
二、思考题:
1.简述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的异同。
2.什么是外汇?它必须具备哪些特征?
3.外汇作为价值实体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4.为什么银行在购买外币现钞的价格比购买现汇低?
参考资料:
1.《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