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月亮
月球上基本上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
水的腐蚀过程,也没有声音的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
月球本身不发光,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
以同时出现。
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昼夜温差很大。
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区域和暗灰色部分。
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区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
4、当时盛行人物品鉴,预测吉凶祸福、生老病死,是一种时尚。
五运六气(运气),最高深 的中医技能;其理论基础,就是 天人相应学说!
二、万有感应规律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2、经考证,王仲宣就是建安七子中的王粲,他的生平有案可查。 《三国志.王粲传》记载,王桀生于公元177年,死于建安二十二 (217)年。他遇见张仲景应是建安二年(197) 。
3、《黄帝内经》里有许多对疾病预后的推测方法,《华佗传》里 也有许多预测生死的案例,其中预测时间最长的是“军吏李成” 十八年。
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
,世界就变得暖和。据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
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
什么是感应?
受影响而引起反应; 物理学名词。指某些物体或电磁装置受到电场或
磁场的作用而发生电磁状态的变化。
感应: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受到影 响而引起反应的现象。
(一)无所不在的感应
1、人与人之间的感应 2、物与物之间的感应 3、物与人之间的感应 4、自然与人之间的感应
万有引力定律
弱相互作用,又称弱力,弱相互作用力,作用 距离约10的负15次方米。
电磁力,作用距离可认为无限大; 万有引力,作用距离可认为无限大。
(一)无所不在的感应
1、人与人之间的感应 2、物与物之间的感应 3、物与人之间的感应 4、自然与人之间的感应
(一)无所不在的感应
感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它既可以存在于有灵 性的生物之间,也可以存在于无生命的物体之 间,生物体还会受无生命的事物或现象的影响 而发生感应。
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
“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
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
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
。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
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径大约为地球的3/11;体积是地球的1
/49,质量是地球的1/81;引力只有地球1/6。
月亮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唯
一的天然卫星。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随圆形的。
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因此,月球绕地球运动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间位置已不
是原出发点了。因此,月球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参与多种系
统的运动。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叫做一个“恒星月”,平均是27 天7小时43分11秒。
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它本身也在自转。月亮的自 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基本相等。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季林说,月球通过影
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是地球的恒温器。地球、月亮和太
(二)王氏万有感应规律
1、感应是普遍存在的; 2、感应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或多向的; 3、因感应产生的反应,其剧烈程度取决于施加感应
的力量的大小、感应物之间的距离,以及感应物之间 的关系;(二)王 Nhomakorabea万有感应规律
4、感应现象可能是通过重力场、电磁场、生物场或 信息场来实现的;
5、反复、规律的刺激,可以产生有规律的感应; 6、对人类而言,感应的效应可能被感知,也可能不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 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乘 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相互吸引的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直到宇 宙深处。正是万有引力把行星和恒星聚集在一起, 组成太阳系、银河系和其他星系。
宇宙间四大基本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又称强力、强核力、强相互作用 力,作用距离约10的负15次方米;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
第二讲 天人相应:与天地和谐共舞
一、神奇的中医预测 二、万有感应规律 三、我们所在的宇宙 四、中医的整体医学观 五、天人相应与万有感应规律 六、中医养生的核心
一、神奇的中医预测
张仲景预测王仲宣生死
是否可信? 意义何在? 有无规律?
是否可信?
1、此事记录于西晋皇甫谧的《甲乙经·序》里;皇甫谧(215282)生活年代距离仲景(150-215年 )并不遥远,他讲的故事应该 是可信的。
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
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
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即岁差和章动、极移和黄
赤交角变化。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层组成。地 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 圈、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 的外套。
地球表面十分之七以上为蓝色的海洋所覆 盖,湖泊、江河只占地球表面水域很少的部分 。地球表面的液态水层,叫做水圈,从形成至 今至少已有30亿年。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自转周 期约为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地球公转的轨道是 椭圆的,公转周期为一恒星年。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 交替、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 寒带)的区分。
地球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有长期变化、
季节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同时,由于日、月、
被感知;既可以是心理的,也可以是生理的。
三、我们所在的宇宙
(一)地球与月亮 (二)太阳与太阳系 (三)银河系与整个宇宙
(一)地球与月亮
地球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 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 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