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国内哈代小说研究述评刘茂生X托马斯#哈代以诗歌进入文学生涯,又以诗歌结束其文学生涯,但是如果论其文学成就,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杰出的小说作家。
正如聂珍钊先生所说:/在19世纪,哈代是著名的小说家,在20世纪,哈代是著名的诗人0(聂珍钊21)。
可以说,哈代是19世纪后30年英国小说史上的领军人物。
由于他一生跨越了两个世纪,在英国文学史上正好比是一座桥梁,起着沟通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作用。
国内对哈代的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
徐志摩是一位深受哈代影响的中国诗人,从1924年起,他就在5东方杂志6上撰文介绍哈代的诗歌,其实,当时其他杂志如5人生与文学6、5新月月刊6以及报纸5大公报6、5世界日报6等,都发表过不少介绍与研究哈代的文章。
但是,也许由于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原因,哈代研究在以后很长的日子里,进展不大。
在中国,真正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哈代小说,却是近20年的事情。
一、对哈代小说的总体研究哈代曾经把自己的小说叫做/性格和环境小说0(张中载18),后来的研究者也就比较注意从其精神特质或者总体上对其小说创作进行考察,并成为哈代小说研究的一个特点。
近20年来国内学者对其小说的研究,也不例外。
第一,对其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思想的理解。
以5还乡6为起点,悲剧主题就一直贯穿于哈代的小说作品中,并构成了对维多利亚时代盲目乐观情绪的鞭挞。
张世君在/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系统0一文中,把哈代后期的四部小说看作是一个有序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并且把它们融入到/情节构思的复合系统0、/环境描写的绘画系统0、/情绪渲染的音乐系统0及/社会批判的认识系统0(张世君22-34)之中进行考察,认为哈代通过其小说的社会认识系统,有力地控诉了黑暗的社会制度,抨击了资产阶级上层建筑的虚伪性与残酷性,同时也突出地表现了对悲剧意识认识的逐步深化。
吴锡民的/主体的构架,多重的意蕴)))论哈代悲剧小说对比艺术0¹则从艺术的角度,全面剖析了哈代小说的悲剧艺术之构成,他将/人0、/环境0与/色彩0等作为对比的三维空间,认为哈代小说不仅在思想上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在写作技法上也超越了他的同辈作家。
聂珍钊的/哈代的现实主义与悲剧思想0º认为哈代的可贵之处在于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悲剧思想的全新理解,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
聂先生的另一篇论文/哈代的小说创作与达尔文主义0»则从进化论的角度,全面而深入地揭示了英国威塞克斯农村及农民阶级走向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第二,对其小说现代主题的关注。
哈代既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英国小说史上X刘茂生,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19世纪英国文学。
/现代主义的一个先驱0(聂珍钊,5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612)。
在哈代作品中挖掘出种种现代主义因素,寻找/自我实现0、/精神隔膜0、/理想幻灭0等主题,成了许多学者的共同追求。
颜学军在/论哈代悲剧小说的现代主题0中认为哈代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其小说深刻地剖析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坦诚地表现了/现代文明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创痛0(颜学军41-43)。
周秀敏的/哈代悲剧小说的现代精神0¼全面分析了哈代小说的现代精神,认为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及对异化现象的描写上,同时也体现在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痛中。
李鹏/哈代悲剧小说中的现代主义质素0½一文则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探讨其小说的现代性,认为其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与西方的意识流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透露出了要集中展示世界荒诞性主题的先兆。
第三,对哈代小说创作思想及创作艺术的探究。
哈代小说不仅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有高超的结构艺术。
丁世忠、蒋玉斌在/哈代小说结构艺术探微0¾中认为哈代的小说以多角度恋爱作为结构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运用大量偶然因素作为情节的推进器,通过乡间道路来衔接故事情节,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构思。
陈庆勋/哈代的叙事手法与小说文体0¿一文认为只有从叙述角度、叙述语气、叙述距离等方面入手,才能全面地理解与把握其小说艺术。
王群的/从5苔丝6看哈代的创作思想0À一文则以5苔丝6的创作为例分析了哈代的创作思想,认为只有辨证地、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才能认识哈代作为一位小说作家的伟大之处。
第四,对哈代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观、宗教观的讨论。
哈代小说中那些不同于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的新女性形象,已经成为近年哈代研究的亮点。
马弦/论哈代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0一文从社会、历史、政治、道德习俗等方面分析了哈代所创作的一系列新女性形象,认为她们往往具有一种叛逆精神和屈从忍让的双重个性,并认为新女性形象给予当时人们在观念上的震撼。
王桂琴/哈代的女性观透析0Á一文则从女性人物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哈代的女性观,认为其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总是依赖外在力量而生存,毫无自己的生存空间,到头来还是受制于男权社会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
哈代在一生中经历了从信仰、怀疑到反叛的痛苦过程,要彻底了解哈代宗教思想的发展轨迹,绝非易事。
/论托马斯#哈代的宗教思想0 l u一文认为哈代并非宗教的反对者,他有时所持的是一种更为含糊的态度,准确地认识到了哈代那种游离的宗教观念。
这一时期,还有/从苔丝的命运看哈代的宗教意识0 l v等论文。
吴笛在/哈代创作中的鸟的意象0 l w一文中认为:鸟的意象不仅在揭示主题、塑造形象方面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能使我们感受到哈代小说的音乐性和诗化倾向以及哈代作为自然诗人的一些特征。
/哈代小说中人物的动物隐喻0则以动物为喻体,认为哈代小说/通过动物与人新旧关系的立与破,揭示了一种深刻的生存状态0(李巧慧115-122)。
二、重要小说作品研究这一时期,还有多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哈代的一些主要小说,其中包括5远离尘嚣6、5还乡6、5卡斯特桥市长6和5德伯家的苔丝6。
5远离尘嚣6被认为是哈代的成名作,不仅是哈代早期小说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高峰的标志,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表明/哈代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作为一个地方主义作家进行创作的0(聂珍钊,5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669)。
杨金才/论哈代的5远离尘嚣60一文认为从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对立到强调性格因素对悲剧形成的作用,哈代此部小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认为此小说是哈代悲剧思想形成的标志。
敏捷在题为/5远离尘嚣6:哈代悲剧性小说的发轫0 l x的论文中,从/多层次的悲剧0、/多侧面的人物形象0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0三个方面入手,把该作品提到了应有的高度进行认识。
聂珍钊/试论哈代的早期小说创作0 l y结合作家的心路历程,认为其早期小说的特点主要是表现美丽的田园理想、描写英国南部农村的自然文明、歌颂农民的勤劳质朴的品格与自得其乐的传统生活方式。
5还乡6标志着哈代文学生涯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作家把悲剧运用于小说,最充分地承续了希腊的悲剧元素。
在哈代的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游苔莎是一个真正具有悲剧性的人物形象。
李红蓉的/论托马斯#哈代5还乡6中的女主角0 l z分析了这个主人公的性格,认为她具有追求幸福的坚强意志,但是由于她空洞的理想主义和怀旧的浪漫主义态度,注定她只能成为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的悲剧显然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些渴望摆脱压迫和环境以实现自己意志的所有人的悲剧。
廖天亮/5还乡6悲剧的根源0 l{一文则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这一悲剧的起源。
李元/5还乡6的神话)))原型批评0 l|则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探讨了5还乡6的主题、人物和结构,在突显其社会悲剧主题的同时,细致地分析了其环境原型和结构原型。
5卡斯特桥市长6借助象征塑造了丰富而深刻的人物形象。
郝涂根在/5卡斯特桥市长6象征艺术三题0 l}中分析了小说中的结构象征、背景象征和动物象征,并因此而传达出作家对历史、现实、宇宙、人生的总体理解。
张群/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迥异之作)))论5卡斯特桥市长6的创作风格0 l~认为哈代力避现实主义方法,大量利用偶然、巧合、突变等技法,于是象征、暗示、寓言式的描述也就成为其独特创作风格的主要内容。
5德伯家的苔丝6作为哈代成熟阶段的作品,表明在悲剧过后陷入了更深沉的哲学思考,探索了阶级解体后威塞克斯农民的前途和命运,表现了深厚的人道主义色彩。
/苔丝命运的典型性和社会性质0一文从女主人公苔丝的个人命运谈起,认为苔丝是美丽的象征和爱的化身:她有美丽的女人气质、坚强的意志和热烈的感情,同时也有威塞克斯人的正直忠实和自然纯朴,而正是这样一个纯洁的人,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处处受到无情迫害。
所以,归根到底,苔丝的命运最终是由英国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决定的。
苔丝被毁灭的命运也代表着破产后的威塞克斯农民阶级的悲惨命运。
林之鹤/5苔丝6的魅力0 m v一文展示了小说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如画的景物和精巧别致的结构,让人既感轻松又增美感。
/从5苔丝6看哈代的创作思想0 m w一文从主人公的不同结局出发探讨了哈代的创作思想,认为苔丝的悲惨结局暗示着作家的悲剧观:苔丝既是社会的牺牲品,又是命运的牺牲品,她的悲剧是命中注定的;而亚雷则是资产阶级邪恶势力的代表,他最后死在自己害过的女人手中,也算是一种报应。
三、研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近20年国内的哈代小说研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首先,哈代小说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近20年来的中国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大批有关哈代小说研究方面的论文,让哈代成为国内最受读者欢迎的、最受学术界和批评界关注的外国小说家之一。
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是聂珍钊5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托马斯#哈代小说研究6。
此著出版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文学教授F.B.皮尼恩曾经撰文给予很高评价 m x。
其次,研究者往往能够自觉地运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对哈代的小说进行准确的解读。
如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对哈代与徐志摩、沈从文、贾平凹、狄更斯、德莱塞、福克纳、骚塞等人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易季娟的/清远、哀婉的田园牧歌0 m y把沈从文湘西小说与哈代威塞克斯小说进行比较,认为湘西与威塞克斯虽出自不同小说家之手,但都是一个原始、封闭、神秘的世界。
沈从文与哈代虽然在塑造高贵的小人物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作家的世界观、美学理想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其作品批判力度、批判精神的彻底性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异。
王玲珍的/沈从文与哈代的基调)))悲观意识0 m z从深层意识中发现了两位作家的相似性,从而在沈从文与哈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狄更斯小说和哈代小说比较0 m{则把狄更斯和哈代这两位具有承继关系的作家进行了对比研究。
王琨的/主动的反抗者0 m|和王瑞的/激情与排斥0 m}运用女权主义理论解读5德伯家的苔丝6和5无名的裘德6,剖析了男权传统主导下女主人公所受到的压抑与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