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离合词这种特殊的语法现象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被开始关注了。
首先正式提出“离合词”概念的是陆志韦,其后有不少学者对离合词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
对离合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初至80年代;第二阶段80年代至今。
第一阶段主要是对离合词的性质的研究;第二阶段主要是由于外国留学生的大量涌入,离合词的偏误现象不断出现,所以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至此语言学界对离合词开始了多角度探讨。
二、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离合词介于“离”与“合”之间,能扩展为词组,但实际上仍是一个词。
在复合词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离合词,以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居多。
本文通过对主谓型离合词“心X”类的结构类型和扩展成分的的分析。
认真总结主谓型离合词的特征,对于汉语习得、汉语教学和汉语词语检索都有重要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可行性分析本文以主谓型离合词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12个“心X”类的例子进行插入特征、语法特征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考虑到主谓型离合词的扩展形式较少,学术研究少等现状,本文将主谓型离合词作为考察对象,为以后研究主谓型离合词提供参考。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文献法对比分析法五、参考文献:1、《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邵敬敏著2、《三个语法的平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范晓著3、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王俊著2011级博士论文4、《现代汉语语法中的纠葛现象》西北师范大学,于燕著,2009级硕士论文5、《心型支配式离合词研究》吉林大学,包海燕著,2012级硕士论文6、《“离合”说析疑》语言教学与研究,沈怀兴著,2002.06期7、,《半个世纪以来的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语文研究,王海峰、姚敏著8、《关于离合词的语用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华玉山著,2005.03期9、《论离合词》南京师大学报,段业辉著,1994.02期10、《现代汉语动宾式(VO式)离合词研究》湘潭大学,赵嵘著,2006级硕士论文11、《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动因刍议》语文研究,王海峰著,2002.84期12、《现代汉语述宾式离合词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华莎著,2004级硕士论文13、《轮双音节离合词的结构、扩展及用法》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王素梅著,1999.23期14、《词汇单位的动态性——汉语词汇单位的离合现象分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颜红菊著,2004.26期16、《“离合词”研究综述(研究生论文完整版)》百度文库,2014年对主谓型离合词的浅析——以“心X”类为例姓名:学号:摘要:现代汉语中主谓型复合词常常有离散的现象,本文以“心X”类主谓型离合词为例,从插入特征、语法特征两个方面分析。
“心X”主谓型离合词主要有两类:①后词根为动词性(如:心跳)②后词根是形容词性,状态/性质(如:心酸、心痛、心慌、心急、心宽、心细、心软、心虚、心寒等)。
“心X”主谓型离合词在扩展之后意义基本上不发生变化,离散后的不同形式不会影响我们对这个词的认识和理解,形式上虽然被分割,但意义依然是完整的,并且主谓型离合词与动宾型、中补型离合词相比,其扩展形式很少,扩展状态也不常见,更多的场合以一个词的形式出现。
关键词:离合词主谓型语用习惯结构特点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有一系列词,它们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离散现象,有时候以词的形式出现,也有时候以短语的形式出现,如:杀鸡(杀了一只鸡)、洗澡(洗了一个澡)、革命(革了一次命)、伤心(伤了心)、推翻(推得翻、)说清(说不清)······这一类离散的词大部分出现在动宾型、中补型复合词中,因此研究专家对动宾型、中补型的离散现象研究也更多。
相比较下,联合型、主谓型复合词的离散现象少,故而研究联合型、主谓型的就更少。
本文主要以主谓型为研究对象,且主要以12个“心X”主谓型:心酸、心痛、心跳、心慌、心急、心宽、心细、心软、心虚、心寒、心累、心塞为例。
一、离合词1.离合词“离合词”这一概念还没有稳定的定义。
1946年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纲要》中称离合词为“仂语”,其后有称“离合动词”(张寿康先生)、“可分离词”(吕叔湘先生)、“组合词”(赵元任先生)、“破裂词”(王松茂先生)、“短语词”(范晓先生)等等。
最早(1957)使用“离合词”这一概念的是陆志韦先生,之后在研究中才陆续见这一说法。
本文采用了现在的普遍称法——“离合词”。
另外,对离合词的认定中主要有三派:1.认为离合词属于一种特殊的词; 2.认为离合词属于短语;3.认为离合词是一种游离状态,合是词,离是短语。
离合词是指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被拆开,词中间插入别的成分,就变成了短语。
这种结合在一起时是词,插入别的成分时是短语的合成词,称为“离合词”。
最主要的有两类:第一类,动宾型。
例如,鞠躬→鞠个躬→鞠个九十度的躬、生气→生了气→生了十分钟的气、站岗→站一班岗→站了三小时的的一班岗等。
第二类,中补型。
例如,达到→达不到、推翻→推得翻(推不翻)等。
二、主谓型离合词:前一词根表示被称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用来陈述前一词根的,前后词根是称述与被称述的关系,这些复合词是主谓型复合词,有些文献中又称之为陈述式复合词。
有一些主谓型复合词存在离散现象,有合用与分用的两种形式。
故主谓型离合词——其前后词根是称述与被称述的关系,这一类词能进行扩展,在其中插入一定的成分,或者有些可颠倒次序,其意义一般会发生变化,有些意义不变只是程度加深。
根据前后词根的关系主要有两类:①后词根为动词性,主事——动作(例如,心跳、心痒、心烦等);②后词根是形容词性,主事——状态/性质(例如,心酸、心痛、心慌、心急、心宽、心细、心软、心虚、心寒等)。
(一)“心X”主谓型离合词插入特征:1.A+副词+B式,意义不变,加深程度。
例如:⑴心+很+X①不懂为什么,看到某些伤感的句子,心很酸,就想哭了。
②天很冷,冷的没有了刻度;心很寒,寒的没有了知觉。
⑵心+真(太)+X①你心真细,这么小的标点错误都被你发现了。
②心太软了不好,很容易让别人抓住你的弱点。
2.越……,A越B,例如:①时间来得及,没必要这么赶,越急我,我心越慌。
②经过那么多磨难,早已物是人非,越回想过去,心越酸,怎么过去的一切就烟消云散了呢?3.一些可以重叠X,构成“心XX的”,例如:心酸酸的、心慌慌的。
4.有些后词根是状态/性质的离合词,可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
例如:①心细不细?②心慌不慌?③心痛不痛?5.个别可以变换词序AB → BA,但表达意思不变,例如:①这件事让我很心痛。
→一件让我痛心的事。
②你没有任何根据的话让我很心寒。
→你没有任何根据的话让我很寒心。
小结:“心X”主谓型离合词的扩展形式十分少,基本上只有插入副词这一种形式(A副B),而且扩展后意义基本不变,表达程度加重,表达效果加深。
个别“心X”主谓型离合词变换词序之后,语句意义不发生变化。
(二)“心X”主谓型离合词的语法分析:1.充当句子的谓语动词:基本上所列举的这些“心X”离合词都可作句子的定语,如:①百姓们见留不住岳飞,都放声痛哭;兵士们也个个心酸,掩着脸哭。
整个朱仙镇响起一片哭声。
②回到家,面无血色、眼神呆滞,家里人又心痛、又责备他光顾事业不顾身体,他反倒来安慰家人。
③我国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就心慌。
”④眼看油菜播种期已过,他心急如焚。
⑤沙当当心宽,不计较李力这个恶心的故事,她仍是乐呵呵地说:“老板,中午我请客。
”⑥少数地方至今仍然是我行我素,“白条”照打不误,使农民既生气又心寒,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以上离合词都可做谓语动词,形容人的性质或状态。
2.充当句子的定语,如:①这位性格刚烈,一年难得与妻儿团聚的工程兵,一边流着心酸的泪,一边风趣的对孩子说:“爸爸带你上山数星星”。
②在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面对着湖内漂浮的汽水瓶、塑料袋,发出心痛的呼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③脑干是心跳和呼吸的中枢。
④刚近不惑之年的左金山,虽然外表魁梧、粗犷,但却是一个极其心细、内秀的企业家。
⑤清华设计小组的代表朱畅中坐在后排,他怎么也控制不住心慌的感觉。
⑥不过,那时心急如火的李嘉诚哪有心思领略这些。
⑦改革开放以后,心宽体胖的人涌如潮水,见面言胖从褒意渐变为明显贬意。
⑧做贼心虚的马建胜一听是检察院来人,便二话没说,乖乖地走进车里。
⑨陪伴我的只有上帝,惟有他知晓我那向来隐匿的心寒意冷的悲凉……以上形离合词“心酸、心痛、心跳、心细、心慌、心急、心宽、心虚、心寒”分别作“泪、呼声、中枢、企业家、感觉、李嘉诚、人、马建胜、悲凉”的定语。
3.充当句子的主语(短语的主事)①在失去了双臂,他只有在梦中和过去的球友们一起比赛。
那份心酸与难过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经常后悔自己当时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上。
②饥饿、寒冷、心昏、心慌,极地上的所有高山症状全向他们袭来。
③可是我更痛恨自己的懦弱心软,所以,我必须找个代替的方法,好发泄满腔说不出口的怨气!④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症状是突发高热,心跳迟缓,呕吐,黏膜出血。
以上离合词“心酸、心软、心慌”充当句子主语。
4.充当句子的宾语①死亡体验是一个人在弥留之际的幻觉或幻变,是大脑细胞在人的心跳、呼吸停止后延喘工作的结果。
②简坐在女儿托儿所外面等待开门时,她感到一阵负疚的心痛。
③“曲线救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事实上都是网拍市场筹建过程的真实写照。
④打起仗来,要有勇有谋,既要胆大,又要心细。
不能乱冲乱撞,盲目地蛮干!⑤白宪勇说:“有时我们付出的真心白银,换来的却是无尽的等待和心寒,我们现在对一些求援的事都快麻木了。
”以上列举的“心痛、心跳、心急、心细、心寒”分别作不同成分的宾语。
(三)网络热词“心塞”、“心累”心塞是2015年统计出来的2014年热门网络词汇。
心塞原本是“心肌梗塞”的简称,心肌梗塞是一种可怕的病症,但此处不是得了重病的意思,更代表一种情绪,心理堵得慌,难受,说不出来的痛苦,周围有不顺心的事让你心里很不舒服,也可表示对某件事情很无语。
心累,生活当中的“累”,是“心”对生活压力的主观感知。
1.心塞、心累可充当主语、谓语动词、宾语:①这是一件让人心塞的事。
(形容词,作句中的定语)②一切都不顺心,我心塞。
(动词,作句中的谓语动词)③心塞是一种情绪,是内心难受,说不出来的痛苦。
(名词,作句子的主语)2.扩展特征:⑴A+好+B:心好塞、心好累例如:①林林总总的事情堆在一块儿,让我心好塞。
②一堆乱七八糟的事,理不出头绪,让人心好累。
⑵重叠X,构成“心XX的”:心塞塞的例如:这几天她都没理我,我心塞塞的。
⑶越……,A越B(越……,心越塞)例如:①有些人你越去理会,心越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