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化增长1
1.提高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 的本地化率,增强加工贸 易的带动效应
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本地化, 可以带动上游工业品的生产 和出口,延长产业链,提高 加工深度,带动产业结构的 升级。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为外商 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 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 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 是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的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 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实现由外商 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 民营企业为主转变。
immiserising growth 贫困化增长 Part 1
什么是贫困化增长及其前提条件
Part 2
贫困化增长图例分析
Part 3
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贫困化增长
*“贫困化增长”(immiserising growth) 增长” 贫困化增长 )
贫困化增长最初是由布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 贫困化增长最初是由布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后 来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将贸易条件和经济增长 联系起来研究,其基本涵义是: 联系起来研究,其基本涵义是:大国经济增长引 起贸易条件严重恶化, 起贸易条件严重恶化,以致社会福利下降程度远 远高于人均产量增加对社会福利的改善程度, 远高于人均产量增加对社会福利的改善程度,最 终会出现越增长越贫困的结果,因此又叫做“ 终会出现越增长越贫困的结果,因此又叫做“悲 惨的增长” 惨的增长”。
பைடு நூலகம்
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 越大,而其多为内部采购,高价进口,低价出口, 越大,而其多为内部采购,高价进口,低价出口,使净贸易 条件持续恶化。比如: 年数字式中央处理部件, 条件持续恶化。比如:2003年、2004年数字式中央处理部件, 年 年数字式中央处理部件 出口数量上涨了70.3%,而金额只上涨了 出口数量上涨了 ,而金额只上涨了31.7%;汽车及汽车 ; 底盘出口数量上涨了209.3%,而出口金额才上涨了 底盘出口数量上涨了 ,而出口金额才上涨了87%;手 ; 游戏机等大量加工贸易产品都出现类似的情况。 表、游戏机等大量加工贸易产品都出现类似的情况。2004年 年 铁矿砂进口单价上涨的幅度为86.3%,高出钢材出口单价上涨 铁矿砂进口单价上涨的幅度为 , 幅度达54.9个百分点;铜、铜材与电线电缆,橡胶与轮胎等 个百分点; 铜材与电线电缆, 幅度达 个百分点 在2003年、2004年都呈现出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进口单价上涨 年 年都呈现出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进口单价上涨 快于加工成品出口单价的上涨的现象。 快于加工成品出口单价的上涨的现象。 我国加工贸易多为跨国公司绵长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 我国加工贸易多为跨国公司绵长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整 个产业链中, 个产业链中,中国仅以廉价的劳动和使用成本偏低的土地参 与加工贸易,而原材料、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技术、品牌、 与加工贸易,而原材料、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技术、品牌、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资金以及营销网络等附加值高的生产要素基本是 跨国公司从国外市场上配置的。因此, 跨国公司从国外市场上配置的。因此,加工贸易对国内其它 产业缺乏前向或后向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 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 产业缺乏前向或后向的带动作用 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 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 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
6.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 易模式使加工贸易缺乏增长 潜力—— 潜力
我国加工贸易大部分处于简单加工和组装型 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 即使是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也主要集中在 高技术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劳动密集型部分。 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吸引外资,发 展加工贸易,这必然会造成与我国争夺加工 贸易项目的竞争局面,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 的劳动力更为廉价,所以,以劳动密集型为 主的加工贸易模式将日益受到发展中国家的 挑战。
2.我国加工出口产品的 我国加工出口产品的 生产集中度不高—生产集中度不高
生产领域和市场又相对集中,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 桥”的现象,所以导致出口秩序混乱,出口商在牺牲劳 动力基本福利的基础上,通过竞相压价卖给外国批发商, 再转卖给分销商、零售商,再以高价卖给消费者。我国 出口货物的利润85%-99%都被国外进口商、分销商、零 售商、消费者获取,大大降低了出口经济效益。
我 国 加 工 贸 易 行 业 贫 困 化 增 长
1978年,中国外贸总额居世界第32位,2002年第 位, 年 中国外贸总额居世界第 位 年第5位 年第 2003年第 位,2004年、2005年均居第 位,可以说中国 年第4位 年均居第3位 年第 年 年均居第 贸易地位迅速提高,加工贸易对此功不可没。但不得不 贸易地位迅速提高,加工贸易对此功不可没。 承认,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 承认,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 价值增值率和经济效益都很低下, 价值增值率和经济效益都很低下,是我国频遭国际贸易 摩擦,国民福利下降, 摩擦,国民福利下降,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恶化的主要 原因之一。由加工贸易带动的中国贸易丰产不丰收, 原因之一。由加工贸易带动的中国贸易丰产不丰收,表 现为粗放式的量的扩张,而非集约化增长,处于“贫困 现为粗放式的量的扩张,而非集约化增长,处于“ 化增长”状态。 化增长”状态。 总体看来, 以来, 总体看来,1995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条件呈大幅度 以来 恶化的趋势, 恶化的趋势,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院的一份研究表 明,1993年-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恶化了 年 年 中国贸易条件恶化了13%,加工贸 , 易大规模发展对进口材料及中间品价格的上扬和出口价 格的下跌起到了强烈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格的下跌起到了强烈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Y C C*
Cˊ ˊ
Y
C C* Q*
Q* Q p O 图3—11 X O 图3-12 X Qˊ ˊ p﹡ Q
如图3-11中,画一条与原贸易条件线平行的直线,与经济增长后的生产可能性曲 中 画一条与原贸易条件线平行的直线, 如图 线相切于Q’ 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于C’ 线相切于 ’,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于 ’点。从C到C‘,纯粹的增长利益 ;经 到 , 济增长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条件直线P﹡变得更为平坦。 济增长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条件直线 ﹡变得更为平坦。从C’到C*,贸 到 , 易条件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 转移支付” 易条件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以“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所享有 。 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 但是,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该国的福利水平将低 于经济增长前,这就是贫困化增长。如图3-12中,由于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导致 于经济增长前,这就是贫困化增长。如图 中 由于贸易条件急剧恶化, 增长后新的消费点C*位于原消费点之下 通过C*点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福 位于原消费点之下, 增长后新的消费点 位于原消费点之下,通过 点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福 利水平低于经济增长前的福利水平。 利水平低于经济增长前的福利水平。
悲惨增长的前提条件:
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 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 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 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 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 界价格; 界价格; 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 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 长国对进口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 而显著增加; 而显著增加; 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 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3.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恶化
由于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大大推进了中国出口 规模的快速扩大,加剧了与他国的贸易磨擦。使 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我国出口增长付 出了高昂资源代价同时,加工贸易的大力发展也 使中国付出了高昂的环境成本,造成了严重的环 境污染。
4.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附加值低—— 附加值低
2.逐步实现加工贸易主体 的转变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 重的增加,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理应提高。但是, 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结构仍以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 为主,我国加工贸易主体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5.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关联 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关联 程度较低对国内企业的带动 作用有限—— 作用有限
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 而且中间投入品主要依靠进口,与国内企业的 关联度较低,所以技术溢出效应较小。
我国加工贸易项下的主要出口产品是消费电子、纺织服装与鞋类、 我国加工贸易项下的主要出口产品是消费电子、纺织服装与鞋类、 箱包等轻工类产品, 箱包等轻工类产品,而跨国公司又多采用在中国进行劳动密集型加 而在其他地方进行产品研发和国际营销的典型做法, 工,而在其他地方进行产品研发和国际营销的典型做法,使得我国 加工贸易的增值率较低。 加工贸易的增值率较低。这种外资主导型的加工贸易要受外国资本 的两面夹击。一面是加工贸易大规模发展,导致外贸企业、 的两面夹击。一面是加工贸易大规模发展,导致外贸企业、生产企 业所需能源、资源、原材料价格上涨。 业所需能源、资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另一面就是我国加工出口加 工作业的深度差,大多是贴牌生产, 工作业的深度差,大多是贴牌生产,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 技术、自主出口品牌和营销网络。由于外商并没有把供货渠道、 技术、自主出口品牌和营销网络。由于外商并没有把供货渠道、技 术开发、产品营销等经营环节带到中国大陆, 术开发、产品营销等经营环节带到中国大陆,所以在整个加工贸易 的过程中,加工贸易始终处于“接单生产”的被动地位, 的过程中,加工贸易始终处于“接单生产”的被动地位,加工贸易 实际为“接单贸易” 在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品均不作价的情况下, 实际为“接单贸易”。在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品均不作价的情况下, 加工企业只是获得少量的加工费, 加工企业只是获得少量的加工费,一般还得扣除其他进出口的附加 费用;而在进口原料和出口产品“双作价”的情况下, 费用;而在进口原料和出口产品“双作价”的情况下,外商利用抬 高进价压低出口价格来转移利润, 高进价压低出口价格来转移利润,再加上加工贸易还得承受额外成 本如减税让利、外商投资设备高估、 本如减税让利、外商投资设备高估、外商投资设备和技术参与利润 分配等因素对利润的冲击,加工贸易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分配等因素对利润的冲击,加工贸易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