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申报书成功样本
以上就是本课题组进行有效实验的工作基础。
三、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内容、重 点和难点;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 义。
课题研究目标:
1.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使教师们意识到衔接研究 的“及时性、必要性与重要性”,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基本功 和专业素养,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 长。
意义的内容重点。 (2) 邀请有关专家对前一阶段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进行分析研
1.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 2.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 3.申报立项,填写课题申报表。 4.拟定开题报告,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5.进行开题论证。 6.设计调查问卷,完成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2年10月),本阶 段的主要任务是各教师按计划进行研究。 (1)进行理论、实践资料收集。 (2)设计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3)举办研讨会,规范研究的运行机制,形成稳定的研究模式。 (4)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研究的现状、成 绩及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进行学术讨论。 第三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撰稿初期阶段,主要 任务是分析阶段研究报告,撰写子课题研究成果,形成课题初步研 究成果。 (1) 召开子课题研究小组负责人会议,交流情况,寻找最有突破
1、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
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增加进音标教学,让学生找到单词的发音规 律,更好的学习单词与句型,同时也为初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年级:五年级(五(1)班、五(4)班、五(5)班、五(6) 班)
实验人数:160人
2、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知识的归纳 即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所学的句型进行语法现象的归纳与语法知
课题研究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为我校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整合提供客观 的、科学的调查结果和理论依据,为我校其他学科的教学衔接及我 区其他学校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在理论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对我 区教育教学理论具有发展和完善的价值。 自2008年,我校由一所小学演变成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教学实 践中我们发现,小学英语教育和初中英语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 大的差异,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差异,但在中小学英语教学
2、课题研究内容
(1)课题界定 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模式的探究,主要是研究在 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育活动如何与初中英语教学接轨 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以求更加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分析 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特点、探索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规律,实现 学生小学与中学的良好过渡. 主要研究内容: 小学英语教学向初中英语教学过渡时衔接的教学内容
2.通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合 作交流,发挥两者协调统一的合力效应,提高我校中小学英语教学 质量,并为我校其它学科的中小学教学衔接和我区其它九年一贯制 学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示范。
3.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通过中小学英语教学自然和 谐衔接的实现,争取经过若干年锲而不舍的教学研究和教改实 践,成为我校英语教学的一大特色
特点是:学历高、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扎实;观念新、热忠于教育教 学研究;精力充沛、富有朝气创新精神强;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娴 熟。课题组成员每周最少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教研风气深厚,能够 胜任个人分担的研究任务,每个参加研究的人员都有时间保证,完 全能胜任该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 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我校是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拥有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多媒 体教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语言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 室;同时还提供了国际互联网、校园网、局域网等先进的信息网 络;配有数码相机、摄像机、多媒体液晶投影仪、视频实物展台和 课件制作软件系统和校园闭路系统等,以及大型阅览室和图书室, 为实验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课题组成员都已掌握了计算 机和网络运用技术,都能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科研水平高,方法 多样,能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我校所有教师具备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探索数学 教学的新方法和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内部和 外部环境和条件。学校重视教育研究,并加大投入,为课题研 究提供了经济保障。 二、软件基础
我校拥有一支政治立场坚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高
级教师占60%多。对教改实验,他们具有进行研究的有利条件, 在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面更显示出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 潜力。学校曾经进行过:“学法指导”教学研究,积极总结并 推广了实验成果,课堂教学改革初见成效。许多教师投身教 改,积极总结经验,涌现了大批教改新秀。国家级德育课题 《》,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等正在深入研究。课题 组成员文化程度均为大专或大专以上,课题组成员均系学校以 及市、区级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是 学校所承担的全国、省“九五”、“十五”课题的主要成员。 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丰富的科研经验,、有的获得市级以上教 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等多项奖项,他们还热心钻研于该课题 的实验与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师资保障;他们 将充足的时间放在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上,为实验提供了足够的 时间保证;他们刻苦钻研,为实验的探索和总结积极加大进 程。
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 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我们这支研究队伍是由教研室、学校领导和在教学一线的小学 英语教学精英组成。教研室的英语教研员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 验,他们的参与指导能充分保证课题的质量和水平;学校领导作为 教改实验的先驱者,在资金和教育理论实施方面能给予充分地 支持与指导,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 现代思维方式的一线教师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地干,为课题的 落实和实施提供了保证。这支队伍是是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 能力强,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的队伍,其
5、 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审 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6、 课题编号及第八、九、十项不用填写。
一、基本情况 2.工作基础 一、硬件基础
我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示范学校。拥有最现代化的教学设 备,各种设备种类齐全,为本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最优化的硬 件环境。学校建有校园网站,所有电脑均连接“英特”网,可 以查找国内外相关资料,为课题的完成提供了资料的支持。另 外学校为课题实验研究提供的现代化设备主要有:多功能报告 厅,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语言实验室、图书阅 览室等功能室;同时还提供了国际互联网、校园网、局域网等 先进的信息网络;配有数码相机、摄像机、多媒体液晶投影 仪、视频实物展台和课件制作软件系统和校园闭路系统等,为 实验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以上专家学者就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策略做了大量实 践和论证。但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城乡差别、区域差 别、起步差别、教材不一等现象。近年来,虽然同类的课题研究也 不少见,但其针对我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是很强,局限性 较大。 2.本课题研究的突破
本课题的突破点在于以中小学一体化的英语研究组为单位,立 足于校本教学研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本地区中 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模式,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中 心、全面发展学生语言学习的综合技能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持续 性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识点的讲解与延伸,让学生对学习中所出现的语法知识现象有一个 比较清楚的概念,为学生初中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验年级:六年级(六(2)班、六(3)班、六(4)班、六(5) 班)
实验人数:160人
3、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外阅读与写作 即在平时的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写作能力。 实验年级:五、六年级(五(2)班、五(5)班、六(2)班、
衔接的问题上缺乏研究,导致部分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英语的兴 趣下降,学习成绩滑落,社会、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认识有偏 差,对英语不重视,这些现象已经阻碍了我校英语教学的发展。所 以,探寻具有我校特色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已迫在眉 睫,刻不容缓。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 阵,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 因此,中小学英语的有机衔接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 题的解决将使中小学英语教与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有助于“师 与生”的双向适应,有助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初中英 语入门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过早过快,使中小学英 语教学得到优化,大面积提高区域英语教学质量,从而步入良性循 环,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工作的实施有深远的意义。
六(4)班) 实验人数:160人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预计的研究突破
1.国内研究现状 现今国内有许多专家指出: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外语教学的连
续性和衔接十分重要。左慧芳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 增刊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20世纪 90年代我国小学开设英语课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但与此同时也出现 了小学与中学英语脱节以及重复教学的现象。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既要考虑到它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也要安排好阶段和 阶段的衔接,使各个阶段自然过渡,合理衔接。”;郑红鹰在《中 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年第2期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
有关的理论信息及成果,确立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分析课题研 究的目的、意义及预期目标,组织研究队伍进行研究前的培训工 作。设计调查问卷,教师教学方面,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师生情感五个方面的情况; 学生学习方面,学习心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 习技能五个方面的情况。对这些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 题及原因做调查分析,写出分析报告。
课题的理论依据
1.理论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实验 稿)》(以下简称《标准》)对英语课程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 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 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 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级别的要求。但目前我校中小学 生英语学习现状远没有达到《标准》中设定达到的各项要求,在各 个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