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
战国时期《黄帝内经》
把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
汉元帝考核医师的主要标准
质朴 淳厚 逊让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仁爱济世
孙思邈《大医精诚》
誓愿普救
31
希波克拉提斯誓言
净化灵魂 陶冶情操 献身社会 -----执业的最高境界
32
神农的遍尝百草 扁鹊的望闻问切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林巧稚的心灵手巧 吴阶平的博学精深
翅膀)
44
How?
课堂教学的教育 校园文化的熏陶 社会实践的锤炼
46
社会实践的锤炼
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习领悟能力 提高将医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47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 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提高心理素质
4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社会实践的锤炼中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18
Why? Problems
重理轻文,文理分离 ---“五重五轻” 重自然,轻人文 重书本,轻实践 重共性,轻个性 重功利,轻素质 重教化,轻内化
19
Why?
Problems
“五精五荒”现象
• 精于科学,荒于人学 • 精于电脑,荒于人脑 • 精于网情,荒于人情 • 精于商品,荒于人品 • 精于权利,荒于道力
50
B:注重向精诚大医比照学习
• 1.古代大医:神农氏、张仲景、孙思邈、李 时珍、叶天士等;
• 2.当代国医大师张灿玾等 • 2009年6月19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举办 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30位从 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包括民族医药)的老 专家获得了“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54
C:虚心向带教老师及同学学习
• 学习专业素养与技能 • 学习工作作风和态度 • 学习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 学习自我调节的方式和方法
55
D: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学术讲座或社会活动 • 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
例讨论等; • 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 • 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或慈善活动
52
B:注重向精诚大医比照学习
• 张灿玾给自己书房起名“琴石书屋”,不 难看出他兴趣爱好之广。
• 吟诗作词,吹拉弹唱,写歌来歌颂岐黄大 业,京剧票友,书法自成一家,奇石收藏 者。
53
B:注重向精诚大医比照学习
• 年过八旬的张灿玾自治一印“穷莫坠青云志,老 当怀骐骥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回首80多年 历程,他说,“我首先是一个共产党员,在政治 上是党培养了我,使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我只 有读过六年小学的文化水平,我必须不停顿地努 力奋斗,去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我 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这不是一种生财 致富之道;公私难以兼顾,忠孝不能两全。” “乐群敬业,医文并茂,厚德怀仁,继承发 扬……杏林宝库,永放光芒!”悠悠琴声中,张 灿玾抑扬顿挫吟唱显得分外高亢……
专心的倾听者 仔细的观察者 敏锐的交谈者 有效的临床医师
36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医院 人为引发的医疗纠纷 医务人员态度不好
326 所 98.4% 49.5%
2002.2.21 <法制日报>
37
5 心理素质
健全的认知能力 适度的情感反应 坚强的意志品质 和谐的个性结构 良好的人际关系
• 尤其要阅读有关中医文化方面的书籍。如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哲学,《古代的 中医》等书籍。
58
F:培养多种兴趣,提高综合素养
• 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 力,培养对音乐、绘画、书法、美术等艺 术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培养。
59
G:注重总结,注重体悟
• 不断反思实习工作,不断总结实习得失, 凡事总问几个为什么,注重用心思考,强 化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注重通过现 象提取事物本质,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 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和素质。
10
C: 医患关系的转变
• 相对平等的主客体 • “求医者” 医疗活动的“参与者” • 医疗质量评价标准 医疗技术力量+医疗服务的人文因素
11
见症不见病,非医也 见病不见人,下医也 见人不见心,中医也 见人能见心,上医也
12
D: 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
• 综合性,学术性,人文性“三位一体” • 专业技能
51
B:注重向精诚大医比照学习
• 张灿玾:学贯古今 儒雅大医 张灿玾,男,汉族,1928年7月出生,山东中医 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1月起从事中医 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 张灿玾的治学思想: ◆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是从医的重要基
础; ◆临床实践是体验中医理论和建立中医信 念的关键; ◆集临床、理论、文献于一体,是 加深掌握中医学术的需要; ◆医文并重是中医 学的一大特色; ◆博览群书、兼容并蓄,是学 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源头活水; ◆坚持继承发扬, 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指导方针。
28
1 政治素质
• 政治态度
政治心理
• 政治情感
政治价值观
• 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
• 自觉承担各种社会责任的公民
29
2 道德素质
• 对现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和遵守 • 医疗行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 • 道德价值观 社会公德观 • 社会历史责任感 • 为人类健康事业的执着奉献精神
30
职业道德和人文教化为医师的根本
博学多才 独立人格 自主思考
13
“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文过程,是以 人为中心的培养过程。学生在学校获 得的除了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有智慧、 方法、人生价值观念以及人类的精神 和情感”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
14
E: 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 • 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 • 研究目的和价值取向“人”的介入
培养生命“守护神” 医学教育本身及时代发展的需要
3
Why? 《论科学的医学教育观》
• 德技双馨
文理相融
• 鱼渔兼得(fish, fishing)
• 知行统一
防治并重
• 宏微相济
科教同行
蒋作君(卫生部副部长,教授,博导) 《医学教育》2004;10(5):1-3
4
A: 医学的本质
• 学界对医学本质的定位:“医学首先是一 项社会事业,其次才是一门学科。医学从 诞生之时直到今日,都表现为追求人的幸 福这一道德责任。”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
On the humanity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1
Why What How
2
Why?
新形势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人是医学的目的,人既有生物属性、心理特性,又有复杂 的社会属性。因此,医学比任何别的学科更强调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服务予人是医学的最终价值目标。 追求健康长寿,提升生命质量
等
56
E:注重学习,注重阅读
• 医学课程体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 防医学、医学人文学
• 注重阅读有关医学人文学方面的书籍和材 料,注重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确实起 到学习与提升的目的。
57
E:注重学习,注重阅读
• 阅读书籍:普通文学,涉医文学,医学哲 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 学概论,医学心理学,医学暗示学,医学 语言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应用文体写作, 医患沟通技巧,医生传记,医学宗教、医学 人类学等。
43
“明天的医生”----英国医学总会
1993
• 在成为住院医生之前,必须达到知识、技能和职 业态度三方面的要求
知识方面:除论生物医学知识外,也包含了涉及人 际关系和伦理、法律方面的知识
技能方面:临床技能,特别是临床思维能力 职业态度方面:突出医学的人文关爱与职业精神的
重要性 核心:注重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鸟的两个
素 质
文化素质
23
What? 人 文
❖ 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 ❖ 泛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 ❖ 欧洲15-16世纪开始使用“人文科学”一词 ❖ 专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进行研究的科学 ❖ 非一门学科,而是一类学科/学科群
24
价值观念 审美情感 思维方式 品格 气质 修养
25
What? 人 文 素 质
60
国学大师胡适先生送给大学生的 “防身药方”
“问题丹” “兴趣散” “信心汤”
----“总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 趣”
61
Key words
爱我中华 乐于合作 科学审美 关注社会
学会关心 品位高雅 身心和谐 终生学习
62
Thank You for attention!
• A:感受医院文化,于细微处受熏陶 • 如北京协和医院:在整形外科医患交流室
和会议室的科务展板上可以看到这样醒目 的一段文字,“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 一切,心中有患者,脑中有方案,眼中有 层次,手中有感觉。”这是每一个协和整 形人的理想和信念。
49
A:感受医院文化,于细微处受熏陶
• 山东省中医院。医院将文化建设的发展理 念定位为:“团结严谨、继承创新、乐群 敬业,厚德怀仁”;将由阴阳太极图配合 现代医学理念而形成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 色的图案定为院徽;将“乐群敬业、厚德 怀仁”定为院训;将《生命的阳光温暖大 家》定为院歌。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他人关系 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 观念意识 品德情操 心理性格
价值取向 文化修养 个人气质
26
人文素质
人
人
文
文
精
知
神
识
历史感/责任感/自我感
中外文化 道德法律 社会分析 历史研究 文学艺术 科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