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日本外交困局的原因分析_全李彬
日本外交困局的原因分析_全李彬
[ 收稿日期 ] 2010 04 16 [ 作者简介 ] 全李彬 ( 1984 ) , 男 , 浙江嘉兴 人 ,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 曹 人 ,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
103
了美国占领背景下的 脱亚 入美 、 东 亚腾飞 背景 下的 入 美入亚 、 中 国冲击下的 挟美 制亚 以及 新世纪 以来 小泉 的随美主义、 安倍和福田康夫短期的未能真正成型 的外交 政策。 回顾这些政策 , 由于国际 环境的 变换和 制约 , 其对 外政策始终在东西方之 间摇摆 , 日本 未能 建立长 期的、 独 立的对外战略规划。其中 很重要的 原因 就是对 于大 环境 下自我不确定的身份认同。 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国 家 , 这样 的国家 如韩 国、 德国 等内部认同往往比多民族国家更强 , 但是这种内部 认同不 能提供一种在世界上自己是谁的答案 , 往往由于其 强烈的 认同而走向一种种族优越感进而使其他国家反感。同 时 , 自我强化日本身份与其自身严重的对外依赖是一个矛 盾 , 历史的东方传统与近代西化倾向之间存在着矛盾 , 这些矛 盾使日本并未能够找到 自己的 定位。一 种摇摆 的认 同不 仅于己会产 生内 部分 歧 , 对 于与 之郊 外的 国 家也 会产 生 你到底是谁 ? 的疑惑。虽说现代国际关系已经似 乎超越 了世界大战期间 选边站 的时期 , 但是一种于人于 己都迷 糊的身份是不利于国家对外关系发展的。 其实身份是一个相对概念 , 只有在一个有他人 的环境 中 , 才能发现自己到底是谁。虽然日本提倡和强调 自己的 特殊身份 , 但对于任何即使在一个不必须分清朋友 与敌人 的世界 , 也得认识自己 是谁 , 然后才 可以 探讨我 将要 向哪 里去的问题。
二战以后 , 日本一直作为或者被视为国际舞台 上的政 治小国 , 即使经历战后 的经济 腾飞 , 也并 没有给 日本 带来 政治地位的实质性提高。其在外交上也很难有突破 , 即使 近年来所争取实现的 正常国家 ( 或普通国家 ) , 也 似乎只 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 而已。有的 研究 认为这 是战 败国 身份的缘故 , 或者是由 于其他 大国的 压制 , 其实 在这 些外 部因素之外 , 还存在着很多来自日本自身的原 因。本文将 对这些因素进行探讨 , 其中所 述外交 的概 念 , 更 多的 是侧 重日本在政 治地位以及 与其他国 家关系 全面正 常化 的角 度上的外交。
3
大国抱负与小国现实
就国土面积与 自然资 源条件而 言 , 日本 是一个 小国 , 但由于其近代以来在经济、 科技等方面的出色成绩以及 在 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 尤其是其作为二战的主要轴心 国 之一 , 对现 代国 际关 系 产生 了举 足 轻重 的 作用。也 正 因 此 , 几乎任何国家都不会 把日本 当做一 个小 国对待 , 战 后 日本又经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 甚至一度可以与美国相 抗 衡。其巨大的 经济 实力 以及 科 技研 发水 平 , 对 他国 的 投 资、 贸易等。 如果把近代放进更长期的历史背景下 , 日本近一百 多 年来的成就并不足 以提供 一种稳 定的大 国地 位。一个 大 国或者潜在大国 , 必然需要经济、 科技实力 或者潜力 , 但 是 也需要一个庞大的内部市场和自 然资源、 战略纵深。日 本 的岛屿国家身份注定了在这些条件下的天 然缺失 , 也必 然 难以真正保持一流 国家的 行列。虽然 从现 在的国 际现 实 去看 , 事实似乎并不是如此 , 但这种现象并 不一定能持续。 促成现今日本的一 流国家 地位 ( 或者由 于其 政治、 军事 实 力的缺失而只能是 次一流 国家 ) 因素主 要是 其经济、 科技 以及社会发展程度 , 而社会的发展程度本身即依赖经济 水 平 , 但日本由于自然资源 的不足 , 其经 济必 然是严 重对 外 依赖的。这种对外依赖程度即使不是绝对 的严重 , 也是 相 对美 国、 俄国、 中国、 欧 盟等 相对严 重的。 正是出 于这 种 现实 , 日本一直有着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不安全感的 结 果就像吉尔平在论述 霸权转 移时的 要么原 霸权国 出于 保 护自身霸权率先对挑战国采取遏制行为 ,被认为是内政的延续 , 无论当今社会 影响外 交的因素有怎样的变化 , 内政对于一国外交的巨大 影响是 毫无疑问的。二战的失败 和冷战及 其结 束给日 本国 内产 生了重大且持续的影响。 日本在二战中的战败以及被占领 , 由于美苏对 抗的开 始又一次面对 我们 和 你们 的问题 , 但这一次它 自身几 乎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力 , 因此其身份更多的成为了 一种外 来赋予。冷战期间的两极对抗世界其实是一种暂时性 的 , 两极对抗世界的崩溃其实是必然的 , 这虽然看似是 一种事 后论断。但 事实上任何封 闭的激烈 对抗 形式是 不可 能长 久的 , 这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模式。当国际环境回 归到一 种相对温和的状态时 , 开始有 自己的 选择 权时 , 日本 内部 又产生一种对于认同的 争论。这种 争论 也很明 显得 表现 在了其对外 政策 的转 变 , 即 上文 中已 经论 述 过的 几次 调 整。 内部的危机更多的还是 来自于 经济 停滞带 来的 社会 问题。日本在二战之后经历长期的高速增长 , 也被 人称为 日本奇迹 。战后的 日本对于外交并未投入多少 , 这主要 也是由于其自身战败国 以及被 美国占 领所 决定。因 此这 一阶段的日 本一直处于 关注自身 发展以 及有限 的发 展外 交关系上 , 没有精力与意愿在外交上有较大的突破 与长期 的规划。 但是 , 自上世纪八十 年代末 九十 年代初 开始 , 日 本经 济开始进入停 滞时 期 , 被 称为 失去 的二 十 年 。 50- 80 年代经济的 发展本已带 来自我意 识的觉 醒和脱 离甚 至挑 战美国的信心。其与美国 的非对称 性实 力和依 赖依 旧使 其采取了有损自身利益的对美协调道路 , 直至造成 了自身 经济的停滞。现在普遍认 为造成这 种现 象的重 要事 件即
是政治舞台上 , 日本常常被认为是一个 侏儒 , 即使政府采取多 种措施想要 赢得政治 地位并最终 实现正 常国家 , 但依 然 难真正有所作为 。 这种外交困局除了其战败国的身份外 , 还有如 对自身身份的迷惑 、 经济的衰退引起的内 部矛盾和影 响 力相对下降 、 大国抱负与小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历史恩怨都是重要的原因 。 [关 键 词 ] 日本 ; 外交困局 ; 身份认同 ; 历史恩怨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9 9352 ( 2010) 03 0103 03 [ 中图分类号 ] G121. 342
1
东方或西方
从位置上讲 , 日本 毫无疑 问是一 个亚 洲国家 , 更 为确 切的说是一个东亚国家。但是 , 日本对自己在世界 舞台上 的身份认同却有着一种不确定感 , 这种不确定感源 于近代 发展道路的转变。在西方国家还没有通过宗教、 枪 炮扣开 亚洲大门之 前 , 即使 日 本国 内存 在对 自身 身 份的 认同 不 一 , 由于与亚洲其他国家历史、 文化 , 甚至是政治制 度上的 渊源 , 在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观念中除了 我和你 的 观念之外 , 并没有 我们 和 你们 的分别。而当另 一种文 明模式的进 入使自身所 在的文明 体系面 临灾难 性的 打击 时 , 这种 我 们 和 他们 的 观念才 开始出 现 , 并 且才 会有 选择加入哪 一 方的 问题 出现 , 要 么 我 们 联 合起 来对 抗 他们 , 要么就是脱离 我们 并加入 他们 。在面 对强权 时 , 不是 力战而死 就是 屈从而活 。回顾日本的 近代史 也正是在这两者之间进 行选择。在 面对 西方对 亚洲 的入
第 25 卷第 3 期 2010 年 6 月
延 边 党校 学 报
Journal of Yanbian Party School
Vol. 25, No. 3 Jun. 2010
日本外交困局的原因分析
全李彬1 曹 妤1
2000234 ) ( 1.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摘
要 ] 作为一个 经济大国 , 日本在世界范 围内影响 力巨大 , 即使 经济停 滞二十 多年之 后今天 依然如 此 。 但
侵时 , 日本出现了樽井藤吉等人 合并朝鲜 以防备俄国 , 结 盟清国以分担其劳 的东亚联 合思想 ; 但同 时也出 现 了像福泽谕吉等人 脱其 ( 亚洲 ) 行伍 加入西方阵 营的 脱 亚入欧 思想。日本的这种转变既出自自身受到西方的 侵 略的经历 , 又源于因为原体系中最大的力量清帝国在西 方 枪炮下显示 出的 虚弱 而出 现的 对自 身 文明 体系 的 失望。 最终 脱亚入欧 成为主导思想 , 成立了帝国议会并建立 了 君主立宪制度。相对于日本个人行为所表 现出的 武士 道 精神 的 力战而死 观 念 , 这种类似 屈 从而活 的 选择 其 实与日本集体行为时常常表现出务实主义 ( 即使是个人 也 常常如此 ) 的作风也是 相符的。较 一个 人的生 死 , 在面 对 国家存亡的问题上选择往往是不一样的 , 不然历史上也 就 不会有那么多人 为了国家而死 了。 在同西方列强逐 渐 认同的同时 , 日本的亚洲 身份的 认同感 却逐 渐消失 , 于 是 它同前者的角色互动由敌人转为对手或朋 友 , 同后者的 角 色互动由朋友转为了敌人 。 日本的这种选择也确确实实实现了自 身的强大 , 当 相 继战胜了昔日认为永远无法战胜的清帝国 与俄国时 , 自 信 心的膨胀也让其开 始助长 称霸的 野心。这 种野心 早在 织 田信长与丰臣秀吉发起讨伐明朝的战争时 就变现无疑 , 他 们想要打破 华夷秩序 , 或者说 是打算 使日本 立于 华 夷 秩序 的顶 点 , 丰 臣秀 吉甚 至想 要住 在 日 本的 码头 宁 波 府 。 二战中虽然遭受了前所未有 的失败 , 但日 本并不 认 为输给了亚洲的邻国 , 而只是输给了美国而已。对自己 的 实力和潜力依旧毫 不怀疑。这 种逐渐 增加 的自信 和对 亚 洲国家的蔑视 , 增加了自 身日本 回归亚 洲的 心理障 碍 , 与 其说亚洲的邻国不愿接受日本 , 更不如说日本不愿接受 自 己的亚洲身份。二战以后 , 日本在外交选择上又相继出现 妤 ( 1984 ) , 女 , 江苏无 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