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0, 9(4), 318-327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0 in Hans. /journal/ccrlhttps:///10.12677/ccrl.2020.94035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Northwest and Southwest China from 1979 to 2018Di Wang, Ruomei Zhong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Jul. 1st, 2020; accepted: Jul. 15th, 2020; published: Jul. 22nd, 2020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over time and space distribution in the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regions of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warming in the past forty years, the data set of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 China from January 1979 to February 2018 was selected-Yangkun Precipitation data compared the trend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northwest (75 - 105˚E, 35 - 50˚N) and southwestern regions (95 - 111˚E,20 - 35˚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In the past 40 years, the spring, summer, autumn,winter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northwestern China showed a large fluctuation growth pattern within 40 years, with the largest fluctuation in summer and the smallest fluctuation in winter; the spring, summer, winter and all. There are fluctuation patterns in each year, the overall growth and decline trend is not obvious, the fluctuation range in summer is the largest, and the fluctuation range in winter is the smallest; in both regions,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is the most and the win-ter precipitation is the least. As far a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s concerned, the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has increased from the center to the sur-roundings. The changes in the Tarim Basin, Qaidam Basin and Qinghai Lake have been more intui-tive in the past 40 years; in rainy areas, the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reduction in Guangxi in the past 40 years are more intuitive, and the shrinkage of the central rain area in Sichuan is more ob-vious.KeywordsNorthwest Region, Southwest Region, Annual Changes, Seasons, Precipitation1979~2018中国西北与西南地区降水变化特征王蒂,钟若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王蒂,钟若嵋收稿日期:2020年7月1日;录用日期:2020年7月15日;发布日期:2020年7月22日摘 要为进一步研究我国西北、西南地区在全球变暖影响下,近四十年来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降水的变化情况,选用1979年1月~2018年l2月的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阳坤降水资料对西北(75~105˚E, 35~50˚N)、西南地区(95~111˚E, 20~35˚N)两地区的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论如下:近四十年中国西北地区春、夏、秋、冬以及全年降水量在四十年内都呈现大幅度波动增长模式,夏季波动幅度最大,冬季波动幅度最小;西南地区春、夏、冬以及全年都呈现波动模式,整体增长和下降趋势不明显,夏季波动幅度最大,冬季波动幅度最小;两地区均为夏季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春季、秋季日平均降水与全年区别不大。
就降水空间分布来讲,西北地区降水分布由中心向四周增加,四十年来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湖等区域变化更为直观;西南地区降水分布从东向西递减,四川中心具有多雨区,近四十年来广西地区降水减少变化更为直观,四川中心雨区的缩小更为明显。
关键词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年变化,季节,降水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大范围的气候异常事件,对事件发生地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经济损失。
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共同存在,但是消极影响受到更多的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
全球变暖,对地球环境和水资的源影响更加明显,气候变化已成为气象科学界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其中降水变化作为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也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西北地区处于内陆,具有较多的沙漠盆地和高原,多种多样的地形导致该地区具有多种气候,降水分布上也有很大区别;而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西南地区,具有多种地形地貌、特殊的因子影响气候,因此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气候特征。
二者地区的降水均对我国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对我国的气候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因此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降水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特征,对研究我国受全球变暖影响下的气候转变,极端天气等具有深远意义,以便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大强度的减少自然灾害导致的财产损失。
我国已经在西北地区降水量不同尺度发展趋势上获得一定成就,同时在其降水量与其他相关因子的相互关系研究也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 [2] [3] [4] [5]。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江河水位上涨以及湖水的加深是由于蒸发量的上升小于降水量的上升。
而在气候类型上,我国西北地区也越来越向暖湿方向上发展[6]。
科学家根据我国北疆地区的降水时间分布形势,研究发现该地在1961~1997年间降水是以增长的方式发展的[7]。
同时,还有专家根据我国天山西部的山带近些年囤积雪的数量发现,该地区的积雪数量的上涨与冷季(11~3月)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有较紧密的联系[8]。
且根据研究可以了解到,西北地区由王蒂,钟若嵋暖干型气候向暖湿气候的转变趋势或者降水量的增多的发展模式存在着区域差异。
而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变化机理不同于主要受东亚季风影响的中国东部地区的机制。
通过分析处理1951~1995年西南地区76个站点的资料发现,该地区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年降水正趋势要低于负趋势,局部地区的差异很大;而冬季则与之相反[9];1951~1999年对于西南地区中的四川东部、西部以及贵州夏季降水发展变化形式不明显。
而中心盆地和云南等地具有明显的变干趋势[10];1961~2000年西南地区在川西高原、云南中部以北的区域年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增大变化,四川盆地、贵州及云南南部则在慢慢减少[11];从近四十年西南地区年降水的区域分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其空间变化复杂。
川西高原降水量成上升形式,不包括重庆,东部地区与之相反,年降水逐渐减少[12];西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存在15a左右的主周期及准2年的周期变化[13];通过对西南地区冬季气候特征的研究,得出在1980s以前降水偏少,1980s前期偏多、后期偏少,1990s以来明显偏多[14];西南地区近50a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2009年秋季降水异常偏少是热力和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热力影响更为显著[15];我国科学家利用第四次IPCC评估报告提供的气候系统模式结果,预估分析了不同情景下西南地区21世纪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气候总体呈显著变暖、变湿的趋势,其中降水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纬向分布特征[16]。
鉴于降水对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气候和环境影响非常重要,通过对近40年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降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统计降水过程并了解降水分布形势,是掌握此类事件规律、进行准确预报、预测和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
通过不同气候特征区域的降水变化趋势,然后探讨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我国研究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在全球变暖下的影响提供材料。
2. 研究所用数据资料和研究方法2.1. 研究资料研究资料来自中国气象强迫数据集中降水数据。
其空间分辨率为0.1˚,时间分辨率为3小时。
该数据集可用于水文建模,地表建模,土地数据同化和其他地面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