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答案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答案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从本章开始转入对生产理论的讨论,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的供给。

在生产理论中所要研究的经济行为主体是生产者,也称为厂商或企业,它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独立做出统一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

在西方经济学中,不论厂商的组织形式如何,通常都假定厂商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与消费者类似,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进行选择时也要面临许多约束条件,如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

本章主要考察厂商面临的技术约束,说明厂商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有效的组织生产。

本章重点:(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及收益递减规律。

(3)生产三个阶段的划定。

(可变投入量合理区间)(4)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含义,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5)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之间的关系。

(6)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7)规模报酬的变动及其原因。

(8)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概念及关系(9)厂商收益及利润最大化原则习题:1、名词解释:生产要素、生产函数、边际产量、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显明成本、隐含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2、单项选择题:(1)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B )。

A.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B.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C.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D.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固定不变的(2)对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αKβ中,参数A、α、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α代表增加l%的劳动对产量增加的百分比B.β代表增加1%的资本对产量增加的百分比C.A是技术系数,A的数值越大,既定投入数量所能生产的产量越大D.A是风险系数,A的数值越大,既定投入数量所能产生的风险越大(3)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下降时,( C )。

A.AP L递减且AP L<0 B.MP L=0C.MP L递减且MP L <0 D.AP L=0(4)当生产处于有效区域内时,等产量线应该为( D )。

A.凸向原点B.负向倾斜C.不相交D.以上均对(5)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B )。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6)当某厂商雇用第3个人时,其每周产量从213个单位增加到236个单位,雇用第4个人使每周产量从236个单位增加到301个单位,则其面临的是( C )。

A.规模收益递减B.边际成本递减C.边际收益递增D.边际收益递减(7)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D )。

A.MRTS LK =P L / P K B.M P L / P L =MP K / P K;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D.以上说法均正确。

(8)如果某厂商增加1单位的资本可以减少5单位的劳动量,则仍要生产出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 LK为( C )。

A.-1 B.-5 C.-0.2 D.0(9)某日用品制造商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MC)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A VC),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会( B )。

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判断(10)如某厂商的总收益为65000元,其中劳动成本为23000元,原材料成本为16500元,所有者为其他人工作可赚取14300元。

则对于一个经济学家而言,利润等于?对于会计而言,利润等于?( D )A.23000元,16500元B.42000元,25500元C.25500元,14300元D.11200元,25500元(11)由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C )。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显性成本D.隐性成本(12)当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为负时,生产处于( B )。

A.劳动投入的第Ⅱ阶段B.劳动投入的第Ⅲ阶段C.劳动投入的第1阶段D.资本投入的第Ⅲ阶段(13)新华汽配厂在各种产出水平上都显示出了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形,于是厂领导决定将其划分为两个相等规模的小厂,则其拆分后总产出将会( A )。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14)等产量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 C )。

A.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C.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D.要素投入量相同,产量是相等的(15)当短期成本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时,( B )。

A.边际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B.边际成本曲线处于递增阶段C.边际产量曲线处于递增阶段D.无法判定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状态(16)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内移动表明( C )。

A.成本增加B.产量增加C.成本减少D.产量减少(17)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 A )。

A.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18)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D )。

A.增加10% B.减少10%C.增加大于10%;D.增加小于10%。

(19)某厂商生产一批产品,当生产第7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3.5 元,生产第8个单位产品总成本是4.6元,那么该厂商的边际成本是( D )。

A.3.5 元B.4.6元C.8.1 元D.1.1元(20)短期可变成本曲线随产量增加而( A )。

A.不断上升B.不断下降C.先上升再下降D.先下降再上升(21)以下有关正常利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正常利润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报酬B.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C.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D.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2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A )。

A.规模报酬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C.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23)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 D )。

A.上升的B.下降的C.垂直的D.水平的(24)长期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 A )。

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C.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最低平均可变成本点的轨迹(25)在短期平均成本SAC与长期平均成本LAC的相切处( C )。

A.SMC>LMC B.SMC<LMCC .SMC=LMCD .以上均不对3、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写“T ”,错误的在括号里写上“F ”)(1)如果李明选择上学而不是当兵,则他的机会成本等于他在学习期间的学费。

( F )(2)平均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 F )(3)在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标准是是否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 T )(4)当边际产量MP L 为零时, TP L 达到最大。

( T )(5)边际成本曲线(MC) 穿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 V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的最低点。

( F )(6)若某厂商的生产产量扩大1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低于1倍,则该厂商的生产存在规模不经济。

( F )(7) 当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不变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右端。

( F )(8)在经济学中,生产的成本等于“机会成本+隐含成本”。

( F )(9)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

( F )(10)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该交点表示的产量水平应减少成本支出。

( T )4、问答题:(1)试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及其原因。

教材67-68页(2)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二阶段生产? 教材65-67页(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 型的原因各是什么?教材71、73页(4)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的条件是什么?教材77-78页5、计算题:(1)已知生产函数为Q=L 0.5K 0.5 ,证明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解:K L K L f Q 5.05.0),(==则 )()(),(5.05.0K L K L f λλλλ=K L 5.05.05.05.0λ+=K L 5.05.0λ=Q λ=所以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2)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 = L 3/8K 5/8 ,劳动的价格P L = 3元,资本的价格P K = 5元,计算: ①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L 和K 的数量;②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L 和K 的数量;③TC=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 、L 与K 的值。

①解: K L L Q MP L 858583-=∂∂=K L K Q MP K 838385-=∂∂= 厂商均衡时,P P MP MP K L K L= 所以53858383838585=--K L K L ,得出L=K当Q=10时, ⎪⎩⎪⎨⎧==K L K L 108583 ⎩⎨⎧==1010K LTC = L ×P L +K ×P K = 80②当Q=25时,⎪⎩⎪⎨⎧==K L K L 258583 ⎩⎨⎧==2525K L TC = L ×P L +K ×P K = 200③TC = 160 TC = L ×P L +K ×P K 160 = 3L+5K因为 L=K ,所以 ⎩⎨⎧==2020K L 208383==K L Q(3)(a)TFC=190 (b)A VC=53 (c)MC=53 (d)AFC=190/100000=0.00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