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贯彻执行

试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贯彻执行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试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贯彻执行沙坪坝区法院吴明玖“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已经贯彻执行27年了。

但从贯彻执行的情况看,仍有许多需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个简要的论述。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提出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的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次提出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条基本原则。

该法第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1983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讨论通过的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五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的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条同样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1999 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也规定了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海事诉讼,必须适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以后,不论上述四大诉讼法做过什么样的修改和补充,“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始终没有改变。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是我国进行四大诉讼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司法实践证明,认真贯彻该原则,案件质量就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保障。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基本内容以事实为根据,就是不论进行何种诉讼,都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处理案件的根本依据,既不能搞刑讯逼供和主观归罪,也不能凭主观想象、推测或无根据的推理、议论作为根据,其核心就是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认定事实必须以查证属实的证据为根据,适用法律又必须以查明的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就是人民法院不论对案件进行程序处理或实体处理,都必须以法律规定和其他相关规定为标准,以法律规定作为评价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的尺度。

坚持以法律为准绳,是保证处理案件尺度的统一和维护法制统一的需要。

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执行状况自1979年7月,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确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至今已经27年了。

27年来,对该原则的贯彻执行情况总体上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不少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司法实践上看,案件质量发生问题,主要出在事实不清和适用法律错误两大问题上。

近几年的司法统计表明,二审以一审裁判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改判或发回重审案件总数的比例高达60%以上。

2004年全国法院改判裁判确有错误的案件为16967件,占当年生效判决案件总数的0.34%,问题也主要出在事实不清和适用法律错误两大问题上。

其中,违反“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典型案例,莫过于全国著名的佘祥林式的十几件大冤案了。

这些典型案件,主要犯罪事实不清就判,重大疑点尚未排除就杀,生怕放脱一个“坏人”,其结果必然是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好人蒙冤、亲属受牵连。

教训实在深刻至极!以上事实说明,“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贯彻执行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尚有许多值得继续研究和继续完善的地方。

四、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一)要处理好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价值追求,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

目前,由于程序法律尚不十分完善,再加上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结果是违法调查、违法取证者有之,不依法公告者有之,重复查封财产者有之,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重大疑点尚未排除即草率下判者有之,超诉讼范围裁判者有之。

这样做不但难以达到实体公正的目的,反而损害了法律的尊严,损害了国家司法机关的形象,甚至导致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全国十几件余祥林式的大冤案,无一不是违反程序法的典型案例。

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二)要正确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公正与效率都是法治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

公正是评价法律效率的基本尺度,效率是实现法律公正的重要条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不应当把二者割裂开来,而是要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

我们既要反对以执法公正为借口,任意延长办案时限,甚至久拖不决损害公正,又要反对以提高办案效率为借口,搞刑讯逼供,违法取证,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司法人员应当努力追求的是公正与效率的最佳结合。

不论处理什么案件,都应当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条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正与效率得到完美的体现。

(三)要正确处理依法纠错与维护司法机关司法权威的关系依照我国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应当依法进行再审和纠正。

法律之所以作这样的规定,是由我们党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政治路线和我国的司法现状所决定的。

依法纠错与维护司法机关的司法权威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依法纠错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司法机关的司法权威。

司法机关的司法权威只能靠公正司法、正确裁判来维持,错误的裁判只能损害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有的同志担心依法纠错影响司法机关裁判的既判力,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司法机关裁判的既判力,只能靠裁判本身的公正性、正确性来维持,而不是靠错误裁判本身或者个人主观好恶来维持。

另外,我们国家的法律并没有赋予错误裁判有既判力。

案件办错了可以理解,关键在于纠不纠正。

如果有错顶着不纠,党就不赞成,人民就不满意,哪里还有什么司法机关的司法权威可言呢?(四)正确处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与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的关系司法机关必须接受党的领导,离开党的领导,司法机关就会迷失前进方向。

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就是要保障司法机关认真贯彻执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积极司法、公正司法、正确司法,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

人大是国家的权利机关,有权监督司法机关的司法工作,我们应当认真、自觉地接受人大的监督。

人大监督的核心,就是要监督司法机关严格依照“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司法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之,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与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其目的是一致的。

地方保护主义既破坏了国家法治的统一,又损害了地方的长远利益,是不可取的。

对于裁判已经生效的案件是否需要再审或改判,一律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去判断,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坚决不改。

若党委或者人大对改与不改提出不同意见,司法机关应当先向党委或人大汇报沟通后,再依照“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独立作出正确的裁判。

从而使监督与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贯彻执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应当吸取的教训(一)刑讯逼供、诱供或套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依据,对被告定罪处罚。

全国十几件大冤案,绝大部分案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刑讯逼供、诱供或套供的问题。

否则,何以解释他们身上的伤残?又何以解释他们并未实施犯罪?口供为何与案情“高度吻合”呢?刑讯逼供、诱供或套供是办理刑事案件的大忌,是与“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相违背的。

我们应当坚决地把它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二)不能超诉讼请求或遗漏诉讼请求。

二审以一审超诉讼请求或遗漏诉讼请求为由,改判或发回重审的案例并不少见,而且几乎连年不断,所不同者不过数量多少而已。

超诉讼请求或遗漏诉讼请求的根本原因在于重实体轻程序,犯的都是低级错误。

我们应当汲取教训,力争不犯或少犯这样的错误。

(三)案件重大疑点尚未排除,绝不可轻率下判。

司法实践证明,案件重大疑点尚未排除即轻率下判是十分危险的。

这样的典型案例和教训实在太多。

例如,在滕χχ“故意杀人”冤案中,在警方认定的“杀人抛尸现场”重大疑点尚未排除的情况下,一审草率判处滕χχ死刑,二审亦轻率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在滕χχ被执行死刑前,即使是当地上百党员、干部及村民签名申诉,滕χχ在刑场喊冤,也未能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

此种教训实在深刻至极。

(四)案件事实不清,不要轻易作出实体判决。

从二审改判或发回重审的原因看,因一审事实不清被二审改判或发回重审的案件数量所占比重相当大。

案件事实是处理案件的根据,“根据”不清,就无法正确实用“准绳”去裁量。

如果勉强用“准绳”去裁量了,案件肯定就要出问题。

例如于χχ“杀人”冤案,一审法院曾两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于χχ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二审法院也曾两次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一审法院重审。

但一审法院并未从中吸取教训。

在案件事实和证据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一审法院又第三次以同样的事实和罪名判处于χχ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导致案件第三次被二审法院以同样理由发回重审。

以后,该案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于χχ被无罪释放。

这个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

(五)不能就同一事实作出两个截然相反的判决。

此种案例虽然并不多见,但也不是绝无仅有。

前不久报刊上还登载了一例针对原告人的同一商业行为,原告人在前一个法院打赢了民事官司,而在另一个法院被认定构成诈骗罪判处刑罚的典型案例。

此类案件一旦发生,当事人就要拿着两个自相矛盾的判决到处喊冤,报社把它当作奇闻转载,人民群众就会批评我们的处理案件不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而是随心所欲地乱判。

司法机关的司法权威就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只要我们时刻牢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个基本原则,努力钻研司法业务,不断地总结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严格依法办事,冤、假、错案就会日益减少,人民对我们就会更加满意。

∙公司改制重组时注意的几个问题/l/zw/571344.html∙如何写经济纠纷起诉书/l/zw/571343.html∙股权债务同转让合伙债务怎么处/l/zw/571342.html∙贷款担保人期限有多长/l/zw/571341.html∙父亲代保管的存款算债务么/l/zw/571340.html∙夫妻共同财产制所负的债务/l/zw/571339.html∙替子还债的欠条被撤销/l/zw/571338.html∙在认定和处置夫妻共同债务中存在的问题/l/zw/571337.html∙补偿安置问题的解决办法/l/zw/571336.html∙赌博借条是否有法律效力/l/zw/571335.html∙律师对催缴欠款的相关建议/l/zw/571334.html∙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l/zw/571333.html∙第三人代为履行与债务承担/l/zw/571332.html∙丈夫瞒着妻子借钱属于个人债务吗/l/zw/571331.html∙讨债技巧—一箭双雕催款兵法/l/zw/571330.html∙债务重组损益处理及计量属性变化/l/zw/571329.html∙该不当得利款的举证责任该由谁承担/l/zw/571328.html∙商场促销带来的经济纠纷案件例分析/l/zw/571327.html∙利用假离婚讨债人财终两空/l/zw/571326.html∙防范企业破产 /l/zw/571325.html∙不打官司也能实现债权/l/zw/571324.html∙债务重组损益和资本公积处理/l/zw/571323.html∙债务的管理办法 /l/zw/571322.html∙债务加入后未经债权人同意不得撤回/l/zw/571321.html∙香港地区对网上虚拟财产的保护/l/zw/571320.html∙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l/zw/571319.html∙债务重组审计的特征及内容/l/zw/571318.html∙实行更为合理的夫妻债务清偿方式/l/zw/571317.html∙司法实践中拒不执行判决/l/zw/571316.html∙有关债务重组的简要介绍/l/zw/571315.html∙建筑工程案例分析 /l/zw/571314.html ∙追踪建筑工程黑色连环债务链系列/l/zw/571313.html∙娄某债务纠纷案件 /l/zw/571312.html ∙围而歼之催款兵法的应用/l/zw/571311.html∙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概念及特征/l/zw/571310.html∙兰州首例婚内债务纠纷案件妻子胜诉/l/zw/571309.html∙黄锦营与黄书新民间借贷纠纷/l/zw/571308.html∙负债公允价值的涵义是什么/l/zw/571307.html∙擒贼擒王催款兵法运用技巧/l/zw/571306.html∙中美债务重组会计研究论文/l/zw/571305.html∙论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及启示/l/zw/571304.html∙解决对非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工程欠款的/l/zw/571303.html∙债务重组的主要方式/l/zw/571302.html∙债务重组案7 /l/zw/571301.html∙认定与推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比较/l/zw/571300.html∙公司转让中的债权债务纠纷如何处理/l/zw/571299.html∙夫妻共同债务难以认定之问题分析/l/zw/571298.html∙扣压汽车 /l/zw/571297.html∙债务重组审计的特征及内容/l/zw/571296.html∙关于企业债务重组征收企业/l/zw/571295.html∙建筑工程案例 /l/zw/571294.html∙讨债公司市场自发行为/l/zw/571293.html∙债务人死亡之后如何处理/l/zw/571292.html∙清偿责任共同承担 /l/zw/571291.html ∙债务重组定义如何变化的/l/zw/571290.html∙一则拖欠工程款纠纷的处理案件/l/zw/571289.html∙分析迟延履行利息问题/l/zw/571288.html∙破产案清理债务债权者共申报33 /l/zw/571287.html∙债权债务转让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书/l/zw/571286.html∙催账时的谈判心理技巧分析/l/zw/571285.html∙小议新债务重组准则/l/zw/571284.html∙担保效力问题 /l/zw/571283.html∙抵押财产的执行 /l/zw/571282.html∙企业债务重组的方案选择/l/zw/571281.html∙最佳讨债方法分析 /l/zw/571280.html ∙我国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的沿革/l/zw/571279.html∙(六)釜底抽薪 /l/zw/571278.html∙应如何处理所获奖项/l/zw/571277.html∙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会计处理/l/zw/571276.html∙判决要求支付利息 /l/zw/571275.html ∙教你年底收款 /l/zw/571274.html∙关于完善民间借贷的思考/l/zw/571273.html∙建筑工程债务链问题/l/zw/571272.html∙债务诉讼时效 /l/zw/571271.html∙如何讨债技巧 /l/zw/571270.html∙如何认定货运代理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履行中双方违约/l/zw/571269.html∙李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二审代理/l/zw/571268.html∙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书的简要介绍/l/zw/571267.html∙借款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划分为两种/l/zw/571266.html∙民生银行债务重组损失管理办法/l/zw/571265.html∙黄昌秀与欧阳军 /l/zw/571264.html∙孔某债务纠纷案件 /l/zw/571263.html ∙债务利息怎么计付 /l/zw/571262.html ∙委托律师调解债权债务纠纷/l/zw/571261.html∙连带责任诉讼 /l/zw/571260.html∙债权人转让债务应通知债务人/l/zw/571259.html∙如何解决债权债务纠纷/l/zw/571258.html∙债务重组法律性质 /l/zw/571257.html ∙请问要是欠债人死了咋办/l/zw/571256.html∙王顺修与王彦周退伙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债务纠纷一/l/zw/571255.html∙关于商铺出租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的范本/l/zw/571254.html∙债务重组有哪些方式/l/zw/571253.html∙新准则推动了债务重组/l/zw/571252.html∙债务重组新准则与旧准则的形式差别/l/zw/571251.html∙执行程序中多个债权人参与分配/l/zw/571250.html∙由巨额工程款纠纷引发的群殴/l/zw/571249.html∙债务重组案9 /l/zw/571248.html∙经济纠纷起诉书写法/l/zw/571247.html∙逃债利息多过债法院勒令多交31万利息/l/zw/571246.html∙有的放矢催款兵法(二十三)/l/zw/571245.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