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浅水藕黄秋葵小白菜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大棚浅水藕在苏北地区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涟水、响水、灌南和灌云等地浅水藕栽培尤为出名,但对空闲大棚达不到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大棚茬口,利用浅水藕―黄秋葵―小白菜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可以很好的降低土壤连作障碍等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户的收入。
大棚浅水藕2 月中下月栽植,采用双层大棚及覆盖地膜,7
月初收获。
7 月中旬黄秋葵穴盘育苗,8月中旬定植,9 月上旬开始陆续采收,11 月中下旬采收完。
11 月初小白菜育苗,11 月下旬定植移栽,翌年1 月份采摘。
1浅水藕栽培技术
1.1 建棚整地
利用水田改造,土壤肥沃,易于排灌的田地,搭建双层钢架大棚,每667m2施生物有机肥800kg和三元复合肥(N: P: K为15:15:15) 50kg 混合翻耕耙平,在大棚四周围一圈塑料膜,防止向外渗水,需提前15d 蓄水,覆盖小拱棚和地膜,提高地温。
1.2 浅水藕定植
选择适合浅水栽培的品种,如鄂莲7 号[1-2] ,苏州花藕、大紫红等抗病强,入泥浅,早熟性好的品种。
为了缩短莲藕定植后出芽时间,可以选择顶芽完好的整支藕进行室内保温催芽。
当芽长出4〜6cm时进行定植,将种藕沿着大棚四周摆放,芽朝向
大棚中央,种藕另一端露出水面, 有利于透气, 提高其表面温度, 每支种藕间隔1m 定植,每667m2需要约450〜500支种藕⑶, 灌溉2〜3cm 浅水层,便于提高棚内温度。
1.3 浅水藕田间管理
要及时通风揭膜, 防止高温对叶片造成灼伤。
浅水藕栽培时水层 管理遵循“浅―深―浅”的灌溉原则 [4] ,在生长旺季时水层控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 2 次,第 1 次在莲藕出现 3〜 4 片立 叶时,三元复合肥肥(N: P: K 为15: 15: 15) 20kg 和尿素15kg , 第 2 次在莲藕膨大初期, 即出现后把叶时开始结藕, 施肥量与第 1 次追肥相同。
早春室外温度低,虫害相对较少,前期注意防治 中期注意防治夜蛾类。
7 月上旬开始陆续采收上市,为下 茬口种
植准备,浅水藕应在 8 月初采收结束,腾茬、晒地 [5] 。
2 黄秋葵栽培技术
2.1 穴盘育苗
采用普通育苗基质和 72 孔穴盘在 7月中旬进行育苗,育苗
前1d 先将种子放入水杯中浸泡 24h ,第2天进行穴盘播种,每
穴盘 1〜2 粒,基质覆盖,浇透水进行发芽,夏季温度较高,防 止苗缺水及避开高温暴晒。
黄秋葵品种应选择植株长势矮, 开花 结夹早,嫩果夹大,纤维束含量少的品种。
2.2 黄秋葵整地定植
7 月初浅水藕及时采收上市, 排水晒地, 8 月中旬旋耕建垄, 每667m2施复合肥50kg ,采用高垄栽培,垄高 15cm 宽1.2m ,
浅水藕春提前栽培关键要注意保持棚内的温度,
防止夜间温 度过低,造成种藕幼芽冻害,莲藕逐步封行后,白天
?囟雀撸 ?
制在15cm 上下,莲藕膨大后期,降低水位,控制在
5cm 左右。
蚜虫,
每垄栽2行,株行距50cmX 50cm 每667m2需苗约1750株。
定植时将黄秋葵苗与基质一起移栽,并及时浇水。
2.3 黄秋葵田间管理
黄秋葵定植后温度较高,苗期生长很快,注意通风降温,长到4〜5
片叶子时开始开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需
肥量大,需及时进行肥水灌溉,每667m2施尿素10〜15kg,每
隔30d追肥1次,共2次。
黄秋葵在苗期容易遭蚜虫,适当化学防治。
出
现第一朵花蕾时,应及时摘除,让其先进行营养生长,为后续营养供给提供足够的功能叶。
黄秋葵果夹容易木质化,所
以,另可采小不留大,木质化后不具有商品价值,每隔 1 〜2d 进行采摘,注意戴手套,防止扎手。
10 月中下旬,室外温度开始降低,晚上注意保温,放下大棚两边薄膜,防止低温造成授粉不良,影响果夹生长发育。
3小白菜栽培技术
3.1 小白菜育苗
11 月初,在大棚里选一块预留地,垄宽与黄秋葵垄宽一致,浇透水,小白菜均匀播撒后,覆盖一层薄土,品种选择耐抽薹的品种,如春油l 号、四月慢和京绿7 号[5] ,育苗注意防治菜青虫。
育苗时注意分批播种,大小苗分开移栽,防止过于集中上市。
3.2 小白菜整地定植
11 月下旬黄秋葵全部清理完,利用原来的畦面,每667m2
施尿素30kg,铺盖地膜,膜下每垄铺2根滴水管,株行距15cm^ 15cm选择傍晚移栽,并及时浇水。
根据市场行情,可适
当密植,间隔采摘上市。
3.3 小白菜田间管理
由于小白菜耐寒性较强,在中午的时候适当通风除湿,防止湿度过大,造成病害,夜间注意保温。
一般将尿素融于水每隔
15d 利用膜下暗灌,确保在元旦和春节前能够及时上市。
也可以选择直接撒播,无需育苗移栽和覆盖地膜,根据小白菜长势直接采收上市,管理同移栽小白菜一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