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着眼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
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个性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安排生活化、教学管理网络化、教学评价过程化、课内课外一体化。
努力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体育精神,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俱乐部管理模式
由教研室为中心向俱乐部为中心转变,各单项运动俱乐部在俱乐部管理中心的统一领导下,独立地组织开展教学、训练、比赛、举办讲座和开展宣传等活动。
↓↓
三、俱乐部组织架构
1、俱乐部管理中心:由基础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院学生会相关部门人员所组成合肥学院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指导各俱乐部开展教学、辅导、训练、竞赛等活动。
设中心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委员若干。
2、俱乐部:根据我院目前所开设的体育课程成立十四个体育俱乐部,分别为:篮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健美俱乐部、武术俱乐部、跆拳道散打俱乐部、击剑俱乐部、体育舞蹈俱乐部、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俱乐部、瑜伽俱乐部、有氧健身跑俱乐部共14个俱乐部。
基础部教学部还可根据学生要求,在体育场地、器材、师
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新的体育课程、成立新的体育俱乐部。
各俱乐部南、北校区分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分管宣传部、竞赛部、外联部、后勤部、培训部的委员各一人。
3、俱乐部会员:俱乐部实行三级会员制,即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凡选择某项目俱乐部课程、对该项目感兴趣、运动基础较弱的同学为初级会员;凡经申请并获俱乐部批准,且运动基础较好的同学为中级会员;凡经申请并获俱乐部批准,且运动能力突出的同学为高级会员;另:俱乐部管理中心指定或通过选举任命的学生管理干部均为高级会员;三、四年级同学可凭会员证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各种竞赛、表演、辅导等活动,并可向俱乐部管理中心申请素质教育学分。
4、俱乐部教练:由基础部大学体育教研室教师、院内兼职教师、外聘教师、教练员、高水平运动员担任;助理教练由俱乐部中、高级会员担任。
四、俱乐部课程设置
1、一、二年级学生必须以某等级会员的身份加入俱乐部。
各俱乐部初级会员在完成校方根据教育部规定的每周2学时的教学课之外,每周至少参加该俱乐部组织的活动二次以上(含俱乐部辅导课),由俱乐部负责考勤。
俱乐部将根据初级会员实际参加俱乐部活动的次数结合教学课考核的情况进行评价。
符合条件的学生可申请成为俱乐部中、高级会员。
成绩考核实行学期评价制,1学分/学期,共4学分。
2、一至四年级中、高级会员俱乐部安排训练、竞赛或其他活动。
具有中高级会员的资格的学生可自行组队或班,由俱乐部聘请教师担任教练。
时间安排原则上由俱乐部决定。
三、四年级中、高级会员可选择继续参加俱乐部的训练、竞赛等活动课。
亦可向俱乐部管理中心申请素质教育学分,实行学年评价制,2学分/学年,共4学分。
3、三、四年级不申请素质教育学分的学生必须完成3次/周的课外体育锻炼(院外实习除外)。
以上均由俱乐部管理中心负责考勤。
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育素质的主要依据。
4、俱乐部教学、训练、比赛以及辅导均采用校园一卡通刷卡考勤的方式进行管理。
班级构成俱乐部化,即学生会员在一周内,在自己所选择的教练指导的任一时间均可刷卡上课。
五、俱乐部教学内容
1、面向俱乐部初级会员:围绕课程教学计划的学习(套餐式学习):由教师根据学院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所组织的学习。
(具体略)
2、主要面向中高级会员:菜单式学习:由教师根据俱乐部会员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竞赛、专题讲座等形式的个性化学习。
(具体略)
六、俱乐部教学评价
1、会员考核标准:
原则上由体育教研室会同各俱乐部主任、委员、学生会员代表共同制定。
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度、成长性和健康素质进行考核。
通过奖励学分的办法鼓励更多优秀的、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加入院体育代表队,为学院争光。
对于文化基础较弱的特招高水平运动员学生,也可以此激励他们刻苦训练,取得优异成绩。
2、教师、教练员考核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网上评教、俱乐部中高级会员考核以及同行专家听课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七、俱乐部活动的基本形式
1、俱乐部招收新会员: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每学年第一学期第1~ 3周;
2、教学课:分为“小班课”和“大班课”两种。
对象为初级会员;
小班课:人数为40人左右。
由教师担任教练;
大班课:人数80~120人,根据各项目教学特点确定,如晨练健美操、有氧健身跑、晨练武术。
由教师、高级会员担任教练;
3、训练课:人数视参加队的情况而定,对象为中级会员。
由本校教师、外聘高水平教练担任教练;
4、竞赛课:同上;
5、辅导课:对象为初级会员,由中高级会员担任教练;
6、承办院内单项体育赛事、俱乐部赛事;
7、活动课:俱乐部宣传、专题讲座、观摩、联谊等;
8、会员大会。
八、俱乐部活动时间
1、俱乐部招新:每学年第一学期第1~ 3周;特殊情况也可中途进行。
2、教学课:
早晨6:00~7:00(春夏季)
6:30~7:30(秋冬季)
下午14:00~17:30
晚上19:00~20:30
3、训练、竞赛课:
周一至周五下午18:00~20:00
周六、日上午9:00~11:00
周六、日下午15:00~ 17:00
4、活动课:
周一至周五下午俱乐部自定
周一至周五晚上俱乐部自定
周六、周日全天任一时段,时间不少于2小时;
5、辅导课(俱乐部自定):
早晨6:00~7:00
下午16:00~17:30(秋冬季)
17:00~18:30(春夏季)
晚上18:00~21:00(秋冬季)
19:00~22:00(春夏季)
6、讲座与交流:(略)
7、体育文化传播:(略)
8、会员大会:每学期开始和结束阶段进行。
合肥学院体育竞赛管理模式
为配合学院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改革,整体规划学院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加强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我院采取固定赛季时间和比赛项目的方法,使竞赛活动课程化、常态化,形成制度,使学生有目的地围绕比赛进行准备性训练,以赛促练,调动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竞赛管理模式如下:
比赛类型主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