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2、水源工程。地表水水源保证率在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其它地区不低于95%,地下水水源设计取水量应小于允许开采量;地下水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地表水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要求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并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加强水源保护设施的管理维护。
3
街道硬化工程
村内街道街巷硬化率达到100%,主街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小街巷突出农村特色,村内整体路网布局合理。街巷全部实现亮化,主街道照明设施距离不大于40米,方便农民夜间出行。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电网,实现安全稳定用电。村内线路整齐有序,实现电话、宽带通达,有较好的服务质量。
7
村庄绿化景观工程
1、总体绿化。认真遵循“立体绿化、彩色绿化、多树种绿化”原则,做到“增绿”与“添彩”并举,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绿量厚重、层次丰富、景观优美,形成“村周森林化、村内园林化、街巷林荫化、庭院花果化”景观效果。坝上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2%以上,山区、丘陵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7%以上。
完成“三清一拆”(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庭院,拆违章建筑)任务目标,大街小巷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无积存垃圾、乱堆杂物和残垣断壁。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实现常态化,全村90%家庭庭院卫生状况实现根本改观,30%的家庭达到美丽庭院标准,10%的家庭达到精品美丽庭院标准。建立完善的村庄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日常保洁有专人负责,运行资金有保障,生活垃圾清运及时,得到有效处理。
3、供水保证率。设计供水规模在20m3/d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不低于95%,其他集中式供水工程或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
4、供水水质。供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并按要求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供水管网。输配水管网布置力求简短、布置合理,便于施工、维护,确保运行可靠;按照《村镇防火设计规范》设置消火栓。
逐步实施危旧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有规划设计,能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田园风光。具备条件的民居按要求完成节能改造,达到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冬暖夏凉的效果,初步建立起“四新”应用示范体系。
2
安全饮水
1、供水水量。规模化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不低于90L/人.天,单村供水工程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不低于60 L /人.天。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序号
建设项目
精品村
达标村
1
民居改造
规划设计内容全面,有较高水平,充分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田园风光;100%的民居住房达到结构安全、基本功能齐全的要求;主要街道100%、村庄整体50%以上的民居达到节能改造标准或整治要求,墙体、门窗、屋顶改造率达到80%以上,达到民居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冬暖夏凉。
村内主街道硬化率达到100%,小街巷基本硬化,出行方便,路网布局合理。村内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亮化,照明设施距离不大于60米,方便农民夜间出行。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电网。村内线路整齐有序,实现电话、宽带通达,有较好的服务质量。
4
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
推进农村旱厕改造,采用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等卫生厕所,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农户改厕实现全覆盖。组建服务队,每300户配备l台渣液清理车,建立农户缴费、专业人员清掏的市场机制。
6、供水水压。单层建筑供水水压不小于0.1MPa,二层建筑供水水压不小于0.12MPa,二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0.04MPa。
7、供水方便程度。应满足全日制供水要求,自来水入户率100%,一户一表。
1、供水水量。规模化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不低于75L/人.天,单村供水工程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不低于50 L /人.天。
6、供水水压。单层建筑供水水压不小于0.1MPa,二层建筑供水水压不小于0.12MPa,二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0.04MPa。
7、供水方便程度。采用集中式供水,日连续供水不低于12h,自来水入户达到90%以上,有条件的地区一户一表。偏远山区和牧区可到集中供水点。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20分钟,取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100m,水平距离不超过1km。
2、水源工程。地表水水源保证率在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其它地区不低于95%,地下水水源设计取水量应小于允许开采量;地下水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地表水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要求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并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加强水源保护设施的管理维护。
3、供水保证率。设计供水规模在20m3/d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不低于95%,其他集中式供水工程或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
4、供水水质。供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并按要求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供水管网。输配水管网布置力求简短、布置合理,便于施工、维护,确保运行可靠;按照《村镇防火设计规范》设置消火栓。
6
污水治理
采取集中或分散处理的方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施覆盖率不低于80%、运行率不低于90%,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0%,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应达到河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DB13/2171--2015)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根据村庄实际及农民意愿,因地制宜,采取集中或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村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街道、学校和集镇等共场区,杜绝污水乱倾滥流现象。具备建设条件的农户都要纳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范围。
推进农村旱厕改造,采用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等卫生厕所,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农户改厕率达到85%以上。
5
“三清一拆”和垃圾治理
完成“三清一拆”(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庭院,拆违章建筑)任务目标,大街小巷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无积存垃圾、乱堆杂物和残垣断壁。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实现常态化,全村100%家庭庭院卫生状况实现根本改观,50%的家庭达到美丽庭院标准,20%的家庭达到精品美丽庭院标准。建立完善的村庄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日常保洁有专人负责,运行资金有保障,垃圾收集清运及时,生活垃圾做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