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端住区规划与设计设计要点

高端住区规划与设计设计要点

高端住区规划与设计——深圳星河丹堤案例研究论文作者:陈方发布时间:2009-7-13 10:38:55 论文分类:130005 城市化与房地产文章来源:建筑学报2009/5关键词:政府住房新政策;高端住区规划设计;深圳星河丹堤论文提要:在政府住房供给政策调整及居民日益提高的使用要求的背景下,高端住区开始面向更宽的市场面,从而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

以星河丹堤为案例,从产品分布、规划布局、自然生态、交通组织及自由住宅功能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新政与高端住区的背景研究自去年初国家采取一系列控制房价的住房新政策(以下简称“新政)以来,高端住宅面临着来自市场、政府及公众等方面的挑战和压力,这种压力继而转化为对设计层面的更高要求。

国外或其他地区住房供应采用政府及商业市场双轨供应,新政涉及的领域更多的是集中在政府津贴房,如香港、新加坡等与大陆类似人口及文化背景地区,均采用了公屋政策,用以平衡住房市场的高价格。

而住房市场则成长为高端物业领域,其高昂的地价也从侧面补贴了公共用地的优惠土地成本。

新政的目标是希望居者有其屋,同时鼓励更多的人进入中产阶层。

目前,高端住区虽然处于浪尖,但却有品质高端化的趋势,量减而质升,对高端产品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政,开发商往往采用以下方法来应对:充分升值30%的合法高端领域,灵活转换70%的低端物业,认真研究低端物业的市场特征。

2高端社区规划设计的几种发展趋势——深圳星河丹堤案例研究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成长,新贵不断涌现的同时,作为基础的中产阶层正在扩大,其居住需求远远超越了新政的面积上限。

原来仅仅面向富人的高端产品将面向这个新兴阶层。

高端产品已初步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别墅的外延不断扩大,出现了多种House复合形态。

星河丹堤项目属于高低层复合型高档山水社区(图1),区内有独栋别墅Villa House、联排别墅Town House、空中别墅Loft House、台府别墅Terrace House等。

2.1高端住宅规划中的新城市主义理念伴随着汽车私有化的进程,大量富有的城市居民乃至中产阶层开始从城市迁往郊区,这种现象称之谓“郊迁”,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中心区的衰败与萧条,城市税收的锐减。

为重振城市中心区,西方学者及城市行政当局提出了一系列的城市重建及更新计划,即“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运动体现了西方世界对于城市人文价值的一种回归与追求。

在星河丹堤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要素:1)公共城市界面的缔造(Urban Corridors)项目位于未来城市发展中属于较好的区域,西面为已建成丰泽湖一、二、三期,如何有效结合原有社区会所及商业设施进行城市设计是本规划考虑的一个重要层面,尤其是示范区部分。

2)社区商业的尺度控制与氛围营造相对于常规的社区商业,本规划更侧重商业的交流氛围,以及社区配套设施的城市共享性及经营性,由于原有会所以及会所前广场的尺度过大,功能性空间太少,致使其难以形成良好的城市居住空间,因此在设计中尽量化大为小,通过塑造一个个不同的广场以及院落空间,在充分完善社区功能的同时,使得其空间更加丰富,更富有层次感。

3)公共设施组成示范区公共设施位于用地红线以外,其中,外向公共区公共设施包括:公共会所及售楼、商业街、下沉广场、台阶湖景广场、游艇码头、会所内庭、幼儿园、超市、社区入口大门等;内向示范区公共设施包括:亚热带泳池、湖景泳池、咖啡吧、SPA按摩池、儿童泳池、水下吧台、水上音乐台、观景牌亭等。

2.2自然、生态的充分挖掘与营造在规划布局上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原有台地的基础上,打造坡地形态,并按产品类型布置了公建组团(公共示范区)、连排别墅组团、台府组团、空中花园豪宅组团(高层),山地别墅组团。

并以湖堤为起点,规划了两条拾级而上的生态谷地。

1)竖向设计—自然资源整合与构建社区离不开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尤其作为低小高层社区,还必须考虑坡地形态的利用营造,并在低地规划水系,既有地面排水功效,同时水边坡谷成为该项目的自然背景。

生态绿谷、山体、湾口等自然景观将社区分割成若干组团村落。

尤其是小高层分成2个组团,有利于保护山景视觉通廊及山体。

2)沟谷的利用、水质研究及水系管理利用现有冲沟及水库等自然环境,设计了亚热带式人工水景,采用相对独立的水位控制及循环系统,利用道路等小区设施设置水闸,形成叠水、叠泉、从而保证小区内的不同标高的水位恒定。

社区内水系也是雨水收集的重要渠道,由专业水处理公司来保证水质。

3)植被的保留与营造根据植被分析,原1号地块山体植被情况较好,规划中尽量予以保留;2、3号地块现有植被较少,以营造为主,包括生态绿谷景观带等,尤其是3号地块的2个高层组团,规划了大型庭院,作为小区的生态植物园区。

2.3规划布局的新变化—高者愈高,低者欲低,高低互依高多层错落布局:为了保护原有地形的轮廓线,建筑布局采用多层靠水,细小尺度的空间刻画,营造House与自然生态融合;高层退后依山而建,且分成2个组团,相距150m,保证整个小区的开敞通透,通过控制高层组团尺度与规模,来烘托自然生态的大背景。

高层无阻挡,北面湖景和南面山景成为高层的卖点。

低层House住宅,感受自然庭院;高层住宅占天观景,相得益彰,成为中国土地资源紧缺的背景下,高端社区的一种布局新趋势。

2.4交通规划设计1)车行景观系统鉴于汽车私有化的趋势,本设计给予车行景观较高的重视,结合基地自然环境创造多样性的景观停车方式。

通过曲线路网结构形式吻合花园社区的车行运动景观特点,车道系统与水景的时分时合,有利于创造多样性车行景观。

区内车行主要由区内环路及尽端支路组成,2个高层组团各自成环。

在2号地块利用地形高差在入口北部的绿谷路上设计了牌亭,车行系统采用高架的方式,有效地达到人车立体分离,同时在车行道上设置了观景平台,北向为湖景(示范区),南向为生态绿谷景观,真正实现了景观行车。

2)独立步行系统该社区沿河规划了一条步行主轴,并相互贯穿成完整的步道系统。

示范区步行系统连接城市广场、商业、会所、临水台阶广场、地中海风情水景、临水公共步行栈道等,生态绿谷步行系统连接临水公共步道、生态谷,冲沟则被利用成观景平台、临水公共步道、椰林景观、景观车道等,1号地块步行系统主要包括私家登山道/临水林荫步道,景观车道等。

2.5人文精神与社区文化建筑立面体型设计借鉴夏威夷现代滨海风格,颜色以深灰、暖白、木黄灰为主,材料主要包括喷涂,局部面砖、石材、钢材、木料等。

其中示范区会所改造立面设计在立面构成方面,以树枝为主题,模仿树枝的形态构成网架,磨砂玻璃与透明玻璃相互交叉构成立面的主要形式,住宅建筑风格上采用田园坡屋顶与赖特现代乡土风格相结合,达到多元化及相得益彰的效果。

设计强调细部或节点设计,通过现代材料与构造来表达传统线脚,阳台栏杆简练轻巧。

并通过一些节点构件,使整个立面形象清新典雅,对每幢住宅楼梯间、入口做进一步处理,设置门厅作为过渡空间,丰富立面形象。

鉴于深圳夏天气候炎热,多用仿木铝合金格栅遮阳,以求夏威夷式的阳光明媚的效果。

2.6自由住宅理念高端住区的使用者生活要求日益提高,出现了个性化趋势,主要体现在:1)自由平面—居住功能多元化,在普通居住功能基础之上,增加健身、娱乐、视听、展示、办公等综合功能;2)自由交通—无障碍设计:私家电梯、湖景电梯;私家入户路、上山路、私家双车位等;3)自由绿化—本项目设计了多层次的庭院空间:前后私家花园、各层露台花园、内院式、双院式等;4)自由增值空间(不计面积空间)—地下室空间+光院、半山Townhouse的两层架空空间、双中庭、空中前后大进深花园、阳光房、各层大露台等。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居住区规划原理 [引用 2009-02-12 12:52:33]字号:大中小第一节相关概念与定义城市中国历史上认为:“城”是指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特征。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现代城市的定义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的区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区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现代城市远非古代城市的“城”与“市”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区域广大、人口密集、功能复杂的综合体。

现代城市所具有的特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的聚居地。

因此居住是城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一定地域范围中心地;是高密度的物质与精神聚集体。

包托入口、经济、建筑和文化等方面的高度聚集地;是高效率的社会经济生活综合体,体现在大规模、高效率、集约化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高密度、快节奏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高度组织性、包容性和快捷性的发展方式。

城市居住区城市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空间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城市居民居住性和日常活动的区域。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教育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生活区域(即城市中具有一定人口和用地规模控制的居住区域)。

居住小区是居住区规模等级划分只能够的第二个结构层次,即不被城市道路所分割、界限明确、地段完整,且具有道路交通系统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区域。

城市居住规划城市居住规划:指专门针对城市居住用地所进行的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与设计为城市居民、经济合理创造一个社会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舒适、卫生、安全、安静和优美的环境。

环境环境原意是生物学范畴用语,可理解为“被围绕、包围的境域”,亦可以理解为“围绕着生物体以外的条件”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而言,环境是指一切影响人类、城市和建筑的时空系统,这个时空包括自然、人文和社会,而这个时空系统中的所有物质、能量、信息和精神之间都有着相互作用和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今城市的复杂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远离孤单的简单依赖,人们对环境的朴素认知逐渐升华,认为建筑、城市和环境之间应建立持久、和谐与系那个湖依赖的关系。

五、城市居住环境城市居住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概念:即人居环境概念:是指城市中各种维护人类活动所需的物质或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环境,包括了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交往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等五个子系统。

它不仅是指城市居民的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而且还包括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无形空间。

狭义是指城市居民的居住和社区环境,包括社会秩序、邻里质量、人际交往、居住区和谐、安全归属等社会人文软环境。

六、城市居住环境设计主要指对狭义概念所理解的城市居住空间环境所进行的设计,包括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人文环境这两个范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