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经验推广,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验收。
Page 19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对象
研究对象 我校一至六年级所有学生,并在高、
中、低段各确定一个实验班(二⑤班 、 四①班、六①班)为校本德育课程建设 研究的重点研究对象。
六、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6.8—2017.1) (1)组织学习小学德育相关系统理论著作。 (2)利用网络、图书阅读等途径进行相关的
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包括近几年小学生校本德 育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以及他们内在的相关联 系等等。
(3)组织课题申报,确认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提出课题研究计划,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展培 训活动。
六、研究过程
2.实施阶段(2017.2—2018.5)
(1)根据实践调查撰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 总规划和阶段计划,制定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
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研究》
开题会议
府谷县第四小学 2017.4.13
开题培训
2016年12月课 题予以立项。2017 年3月29日—3月31 日,学校安排葛爱 琴和张彦林两位老 师去西安参加了陕 西省电化教育馆组 织的——陕西省基 础教育“十三五” 教育技术研究规划 课题开题培训会议。
(3)网络环境下家校和谐互动教育机制的内容。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重点
3.研究重点 本课题研究将以网络环境下校本德育
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校本德育课程建设 研究为重点。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遵循“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 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 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原则侧重对校本课程 教育资源的提炼、重组、系列及创新应用 等方面的实践研究,探索校本德育课程教 育资源建设的应用价值和基本规律。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对象
研究思路 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的德育现
状,建设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德育工作 队伍;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网络课 程及校内课程的紧密结合,架构网络环境 下的小学校本德育教育模式。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对象
文献研究法:
调查、统计法:
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学校、家长
通过网络了解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目前的网络应用环境及状况;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重点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重点
2.研究内容
(1)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与建构适应于本校校情的 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包括校本德育课程的课程结构、课 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师用书、课程计划等)。
(2)探索网络环境下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 的运行、管理机制(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实施、 学业评价、课程选修方式、课程学习的管理、课程开发 研究管理制度)。
本德育课程体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网络环境下小
学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学校的校本品牌德育课程和特
色课程。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重点
1.研究目标 (2)教师层面目标: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确的校本德育课程
观的教师队伍; ②.培养一批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
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综合性人才队伍;
,学习相关理论;通过购买理论书籍, 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德育
让教师研究有相关的理论依据。
教育现状及校本德育课程需求等。
行动研究法:
分析法:
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跟踪研究, 找出适合课题研究的新途径。
对素材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 检验班级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 有效程度。
经验总结法:
归纳分析,总结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校本 德育课程建设的有效模式。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2、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研究是对行知教 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理论的 发展。
四、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3、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建设主 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以网络为辅助工具开展具有我校特色的 校本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另一方面是在校本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网络技 术、德育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 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 志和道德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课题开题报告准备会议
2017年4月11日,由 分管课题研究的蔺校长组 织召开了课题组开题报告 准备会议,刘校长出席了 会议。会议讨论研究了课 题研究的具体思路与方法。 最后,刘校长做了重要讲 话。
开题报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重点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五、研究思路、方法及对象 六、研究过程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八、预期研究成果
(2)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方案、理论培训,通 过查阅资料,调查分析比较网络环境下德育现状, 展开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校本德育课程研究。
(3)各课题成员搜集整理撰写论文材料,并 拟定论文的雏形,开展阶段性成果汇报。
六、研究过程
3.总结阶段(2018.6-2018.9) (1)对本课题的实施进行反思、总结,
完成结题报告。 (2)梳理、整理相关资料,提升理论和
2.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 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3.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 教育,旨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 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重点
1.研究目标 (1)学校层面目标: ①.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网络环境下小学校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德育研究和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成为教
育关注的热点和中小学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2.是为遵从我校“以人为本,以爱育人,
家校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培养“博 爱、优雅、智慧、阳光”的四小好学生服务, 更好地引导广大班主任和全体任课教师积极 有效地立足实际、立足学科开展思想道德教 育的迫切需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1.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校本德育课程
建设是落实新课程改革、构建三级课程 体系的需要。
2.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是构建府谷 县第四小学德育特色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 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 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