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情感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更有激情。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
语文课堂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和句子所要表达的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
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语言非常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资源,而语言的迁移主要靠阅读,阅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
小学语文教学,不同的语文教师有不同的教法,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更有激情。
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形象的方式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
一、表情感染
小学生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小学生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用爱憎分明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表情以及身体动作去激发学
生,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朗读时面部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手势中的握拳摆手等等,让学生在你的各种表情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文中景界,身临其景般地去领悟文章内涵。
二、语言感染
语言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信息,具有直接的感染性。
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
因此,教师用爱憎分明抑扬顿挫的声调,真挚的语言阅读,能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在导入本课时我饱含激情地说:“为了把这些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为了给中国人报仇,有许多英雄抛头颅,洒热血。
其中就有一位放牛的小英雄献出了自己幼小的生命。
”当学生们读到放牛郎被“日本鬼子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那几句时,我又对学生们说:“虽然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但他奋勇歼敌、英勇顽强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那热爱乡亲,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
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再去细细体会王二小那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每位学生听了我饱含深情的语言,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振奋精神有感情地朗读起来。
三、画面渲染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画面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林海雪原,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童话故事等,它们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珍品。
这丰富多彩的自然世
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和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能引导学生畅游其中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
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我通过运用自制的“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欢乐、热闹的场面”的抽动片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展示,语言渲染,音乐烘托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情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傣族人民过年的喜庆,把学生的想像带入到那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四、实物演示
一幅幅画面吸引着学生,如果把生活中的事物拿给学生观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我想变透明的雨滴,滴在一片绿叶上。
”“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
”等句子后,将这小作者要变的这些事物,用实物投影仪呈现后,再让学生在原文中标画出相对应的句子,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并由对现实的感受转到对语言文字的赏析上,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时,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文字描述的美的情境之中。
五、表演体验
体验指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语文课堂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和句子所要表达的精神。
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在具体情境中扮演一个社会
角色,如,老人,妈妈,售票员,路灯管理员等等,体验其中的苦与乐。
学生们兴趣浓厚,纷纷按要求不折不扣的完成。
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们争相表演,表达了内心要讲的话,抒发了请求,抱歉,赞扬,悔恨等感受,整个课堂被一片真情包围着。
学生们眼眶里噙满了眼泪,伴随着一片呜咽声。
课后,他们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文章构思精巧,情节迭宕起伏,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总之,阅读教学展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中也可以综合运用。
但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说,一定要重视整体感知、感性体验和直觉感受,这样才能拨动学生阅读的情感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