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专题训练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曾经的人类大同样板工程“欧盟”和“欧元区”陷入了乱局;难民涌入的外部刺激,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计算欧盟崩溃的时间点。
难道历史真的要走向一个拐点,重回那民族国家严守各自的堡垒,相互提防甚至对抗的时代?②很多时候,对未来的迷茫和悲观,只是由于你站的位置还不够高,视野还不够广,就如一些人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纷飞就感叹人类暴力爆发,而一本数据丰富、逻辑严密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著)就让他们闭嘴。
同样,关于人类未来的走向,我们有必要梳理人类发展更漫长的历程,去发掘其中的规律。
荣获2018年美国考古研究所霍尔顿图书奖的《第五次开始》作者罗伯特·L·凯利告诉我们,在人类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后,即将迎来第五次开始。
这一次,人类可以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③作者将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技术的开始、文化的开始、农业的开始、国家的开始。
这种划分方式,强调动态的“开始”,强调人类历史时间线的“点”,更有代入感。
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关键节点,去探索人类历史动态的前进过程。
④使用工具,使我们与兽类彻底区分开来;文化,让我们得以交流,结成社群,进而形成共同的记忆和意识;农业诞生,自此人类不再居无定所,得以产生“剩余”产品,进而产生阶层和阶级;终于,我们熟悉的历史阶段来临,国家得以产生,它更高效地组织生产,庇护具有共同文化和记忆的国民,也制造了压迫和国家间更具毁灭性的战争。
⑤有趣的是,回看历史,国家往往是一个基本的记忆展开单位。
比如中国史,朝代更迭是叙事的主基调,而深入一个朝代,帝王来去又常常是叙事的主线。
为何如此?笔者以为,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记忆最深刻的阶段,正是第四次开始后的阶段,史料更丰富,更有延续性;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如今依然处于第四次开始后的阶段,依然习惯性地以国家为切入点去思考历史。
⑥本书作者是考古学家,因而更关注历史本身。
我们回看历史,常基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投射历史,从而存在曲解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研究中,常常强调要站在当时人的角度看问题的原因。
在这方面,凯利这样的考古学家却有着先天“优势”,因为他考察的对象是客观实体,是未经前人“加工”的素材,从而可以科学的方式去考察分析。
虽然其中一些对历史逻辑的模拟带有主观性,但总的来说,还原历史的概率大大增加。
⑦凯利在本书第二章“考古学家如何思考”中,介绍了其工作和思考方式。
这一章看似是个人总结,却是后续介绍人类历史的重要铺垫,增强了后文叙事的力量,因为它描述的就是考古学家分析历史不一样的力量。
比如,他介绍考古学家面对著名的“奥茨”原始人遗体时追根溯源的方式,展示了考古学家的工作过程,这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⑧考古学家独特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使凯利对人类社会有了新的思考。
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凯利提出了他乐观的预期,那就是“第五次开始”。
国家为主体的历史运作方式加快了人类进步的效率,为我们带来了生活的提升;与此同时,其弊端也不断涌现,⑨我们需要新的开始。
在凯利看来,这一次,与此前我们常常被历史进程推着走不同,人类已经有了更多主动改变世界的可能。
跨越国家定义的全球化,将在第五次开始中扮演重要力量。
互联网提高了信息流转的速度和广度,如今一个中国青年可能和美国人一样听着阿黛尔的新歌,这只是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注解而已,其背后则体现了人类全球化交流和协作的力量。
这将推动人类的进化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⑩凯利的寄望在今天似乎有些让人难以信服。
毕竟,全球范围正在因为贸易产生争端,区域联合的范本欧盟也显得岌岌可危。
但是,人类历史的进化从来不是单线的,当年欧洲发起一波全球化贸易过程的时候,伴随的是血腥的殖民化过程。
而如今的全球化过程已然理性许多,利益最大化已成为一个可以协商的过程,而非暴力的开始。
这体现的正是凯利对人类社会的信心:“人类现在已经拥有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有自我教育的历史”,前者让人类具备了沿着进化轨道继续高速发展的可能,后者让我们在伦理和道德上不会偏离轨道太远。
⑪凯利是技术乐观主义者,他让我们相信,人类将利用自己的技术更好地改造世界。
凯利还是人类道德底线乐观主义者,他不相信诸如人工智能的技术,最终会导致大面积失业,成为阶级对抗的“自毁”路径。
⑫“第五次开始”,已经开始。
我们对人类此前历史积淀的技术和伦理充满信心。
这一次,我们将走得更远,走向人类更好的目标。
3.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用类比论证,证明《第五次开始》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样数据丰富、逻辑严密。
B.用对比论证,证明那些“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就以为人类暴力爆发”的观点必须批评。
C.用引证,证明整体来看,人性中的善要远大于恶,因此人们对未来应抱有足够的信心。
D.用例证,证明人们不能仅仅根据个人对局部现象的直观感受就作出对人类的悲观判断。
4.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中信息,简要介绍《第五次开始》这本书(80字左右)。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以下题目中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3分)A.我们需要新的开始——以《第五次开始》为例B.考古学家如何思考?——以罗伯特·L·凯利为例C.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读《第五次开始》D.洞察人类历史的力量——《第五次开始》7.在第⑧-⑪段中,呈现了凯利对未来乐观的预期。
请对凯利的这种观点作评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租车接入网约车平台顺应融合发展朱昌俊①网约车合规化整治在各地不断推进。
据报道,近日上海要求16家平台企业在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
随着不合规网约车被大量清退,巡游出租车正重新进入网约车平台视野,成为重要的“开垦地”。
②统筹传统出租车和网络预约出租车的融合,从而促进两个业态都能健康发展,其实是2015 年《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
不过,时隔三年后来看,()网约车合规化与传统出租车改革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两者真正走向融合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此次在网约车合规化整治加速的背景下,多地巡游出租车开始重新接入网约车平台,不啻为一次新契机。
③事实上,早在网约车平台刚诞生不久,一些地方的传统出租车企业也就开始效仿打造自己的出租车网络预约平台。
但由于这些平台都有着严格的区域限制,加之运营经验不足,鲜有成功案例。
相对来说,能够接入全国性网约车平台,既可免除运营成本,还可以借助平台的管理优势,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方便乘客并倒逼服务质量的提升。
④置于更大的背景下来审视,传统出租车改革,无法回避当前出租车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一方面,网络预约叫车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选择,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就显示,2017年全国巡游出租汽车总量仅139. 58万辆,且客运分担率连年下降,传统出租车确实得思考如何在服务方式上满足社会的新需要;另一方面,破除出租车“份子钱”模式,打造动态调价机制,探索新型的司企分配形式,在现有条件下,也很难完全撇开与网约车的融合发展,而另起炉灶。
⑤推动出租车领域新老业态的融合发展,出租车接入网约车平台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如何借鉴和利用网约车模式目前已经取得的一些运营和管理成果,实现从运营模式到管理模式的真正革新。
如上个月,交通部门要求各网约车平台加强安全管理的投入,像添加一键报警等安全应用,目前传统出租车领域还少有涉及。
另外,前不久召开的“巡游出租汽车改革发展政策研讨会”也明确提出,要鼓励巡游车企业借助现代新兴技术实现运营全过程的监督。
这些其实都是传统出租车转型难以绕开的一环。
⑥当然,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融合发展,()只是网约车平台与出租车企业的事,()离不开监管模式的统筹融合。
当前对于网约车的管理,无论在准入门槛,还是服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都大大高于出租车,这在客观上不利于统一监管和新老业态融合发展,也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漏洞。
⑦如在网约车安全整治加码的9月份,全国价格投诉分析报告就显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果:当月平台共受理出租车、网约车举报2713件,其中网约车类174件,环比下降16.3%,但出租车类则达到了2539件,环比上升2. 1%。
这直接说明统一监管标准的重要性。
目前这方面已有地方率先作出了尝试,安徽芜湖新修订的网约车细则就全面取消了缺乏上位法依据的网约车行政许可条件,将网约车与传统巡游车车辆标准拉平,可谓切中了新老业态融合发展的肯絮。
⑧无论是之于网约车的规范发展,还是传统出租车的改革转型,两者融合都是大势所趋,也是可以预见的多赢之举。
当然,融合发展不是排挤竞争和多样性,而是借助技术优势和统一平台,实现新老业态更充分更公平的竞争,在此基础上共同提高出租车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增进社会的出行福利。
在这方面,从网约车平台到出租车企业,再到监管部门,都应该敞开心怀,转变观念,为新老业态的融合与革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摘自《光明日报》3.第①节中“开垦地”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第②节与第⑥节空白处的关联词,填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即使……但……虽然……但B.尽管……但……不仅仅……更C.即使……但……不仅仅……更D.尽管……但虽然……但5.以下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出租车接入网约平台,既能免除运营成本,又能在方便乘客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