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83050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83050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说课案
孤独王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建设成功的大问题。

教材中关于民族有两个问题: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在第二个问题中,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客观依据,这是个重点,要讲深讲透。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好民族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阅读、整理、加工信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教学重点:处理民族问题的三个基本原则(着重讲民族平等原则)
4、教学难点: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为了突出基本原则这一重点,我把课件制作成网页的形式,把相关图片、文字结合起来,让学生综合运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在一个个链接中获取知识、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乐学,逐步养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难点突破主要采用音频、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我再详细讲。

二、教法学法:教法和学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结合起来说。

本课件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网上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理解和掌握国家政策。

采用网页的形式制作课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知识经济使远程教育迅速发展,学会求知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有利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厌学情绪普遍存在的职校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③教是为了不教。

要突出学生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地位。

④充分考虑沉重个体差异,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因人而异。

教师的主体作用淡化,主要体现在对课件的设计上。

★打开浏览器文件“学习顺序”。

如果是自主学习,学生按这个顺序点击一个个链接自学。

三、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点击“复习旧课”链接)。

让学生在优美的歌曲中回顾民族形成和民族特征知识。

这样处理,一方面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另一方面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同时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返回“学习顺序”网页)。

(二)导入新课。

考虑到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不少人厌学,有意注意的持久性不长等实际情况,我把难点提前,与导入新课结合起来。

在复习结束后马上切入科索沃现状的图片(★点击“科索沃后果”链接),使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与一片狼籍的科索沃形成鲜明对比,用“科索沃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么悲惨的景象?”这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挖掘科索沃问题的初始原因(★点击“科索沃原因”链接),从而较好地理解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突破本课难点。

(用PowerPoint 幻灯演示或板书):
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建设成功的大问题。

突破难点后,教师提问:
为什么我国56个民族能和睦相处,而南联盟却因此陷入内乱?
因为两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不同,这个问题学生一般能回答。

教师再用一个设问顺利导入新课:那么,我国是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的呢?学完本课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用PowerPoint 幻灯演示或板书)课题: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三)新授。

在新授过程中,我首先安排学生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教材(★点击“自读思考”链接)。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把民族问题的形式、我国民族问题的表现等容易的问题先解决,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对于“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这个问题,学生很可能回答课本第325页黑体字一段(★点击“原则”链接),教师要指出,这一段还包括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而基本政策不是本课学习的内容,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师预定的轨道上来(★返回“学习顺序”网页)。

然后,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三个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1、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用讨论法理解平等原则。

第一步,提出“犹太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这一不正确的观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为营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也参与辩论。

教师注意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点:
①肯定这种观点提出的事实前提,着重指出由这个事实不能得出“犹太族是最优秀的民族”这一结论。

犹太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几度亡国的恶劣环境中发展,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使生存繁衍下来的犹太人在经济方面贡献更大。

②对民族评价的标准不统一,仅从某一方面衡量不科学。

③各民族形成的历史不同,但都对人类历史做出了本民族的贡献。

这一点,教师要结合上一节课内容“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和世界各国事例来说明。

澄清了所谓的民族优劣观,树立起“民族有人口多少、发达程度差别、历史长短、风俗习惯不同之分,但绝无优劣之别”的观点,对民族平等含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我国各族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教师准备了丰富的资料供学生查阅,如果每个学生有一台计算机,此时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演示“民族团结”的图文链接)。

在这个阶段,学生很可能会提出对少数民族的照顾这一问题,认为我国没有实现民族平等,少数民族承担的义务更少。

教师要提出,许多少数民族都是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低,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应该照顾。

这不是有没有平等权利的问题,而是充分不充分的问题。

2、今年暑假中央电视台曾播出曹颖主演的《文成公主》,教师利用学生对明星的崇拜和对武侠小说的偏爱,引导学生回顾①文成公主远嫁吐蕃②清兵入关后,清帝要求满人“着汉服、说汉话”③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萧峰为辽国与宋朝的民族团结而献身以及④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抗日战争是各界各民族人民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在神圣的全民族抗战中显示出来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巨大力量,是抗日战争能够持久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等事例,理解民族团结原则。

然后用“现阶段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有哪些?”(达赖、霸权强权政治)这个提问点明我国还存在民族问题,处理不好,民族矛盾可能激化,再次强调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3、经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对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已不难理解,教师只需点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指点学生到互联网或报刊上搜集资料。

4、用比喻帮助学生理解三个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小结本课。

(★返回“学习顺序”网页,播放“总结”幻灯片)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共同繁荣的可靠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

如果把民族关系看作一座大厦,各民族如同砖、沙子、石料、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

民族平等即指各种建筑材料
尽管成分不同、形式各异,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伟大的建设事业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各民族要团结得像钢筋混凝土,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民族关系大厦只有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情况下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巩固练习: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觉得该怎样处理同学、同事、邻里关系?
(五)教师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认识到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建设成功的大问题,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应该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能够举一反三,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六)课后作业:查找资料,以1-2个少数民族为例,写一篇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

要求用电子邮件发给老师(),促使学生学习电子邮件的使用。

(★如果学生是用电脑自学,这时会出现一段鼓励的话语和作业要求,打开“学习顺序”网页,把光标移到相应的位置)
我在这个课件中准备了包括《西藏的现代化发展》白皮书、《中国少数民族政策与实践》等近7万字的文字资料、150多幅图片和西部大开发网站、少数民族网站的网址,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打开课件文件夹)
附:教师存放在网页中的主要资料目录
一、文字资料(约50000字):
1、中国少数民族政策与实践(节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部分,20000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9年发表)。

2、西藏的人权状况。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9000字,中国人权研究会)
3、科索沃问题的严重后果。

4、科索沃问题的根源。

5、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有关章节。

6、《西藏的现代化发展》白皮书。

2001年1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

二、图片资料(150多幅):
1、少数民族服饰。

2、民族平等(政治、经济、文化)。

3、民族团结。

4、民族文化、教育、艺术。

5、少数民族沧桑巨变。

6、共同繁荣。

7、科索沃后果。

8、少数民族民风民俗。

9、民族英雄。

三、有关少数民族网站网址链接、西部大开发网址链接。

这是我2001年12月参加福建省中等职校德育课新教材说课比赛的说课案。

[align=right][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19 23:09:56编辑过][/align]
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