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解郁安神除脏躁
病案:郑某,女,52岁,2007年3月22日。
主诉:情绪低落,郁闷不舒,善悲欲哭半年余。
病史:岁值更年,断经半年余,半年来自觉周身乏力,情绪低落,郁闷不舒,善悲欲哭,伴有烘热汗出。
初诊:乏力神疲,情绪低落,郁闷不舒,无明显诱因而悲忧不解,时而哭泣,伴有烘热汗出,双目胀痛,周身肌肉关节痛。
舌淡红,苔白微黄,脉沉细稍弦涩。
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心境障碍
中医诊断:脏躁
辨证审机:肺虚肝郁,心神被扰。
治法:补肺调肝,解郁安神。
方药:甘麦大枣汤、丹芪散合五加丹(院内协定处方)加减
黄芪50克柴胡15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当归15克甘草15克地骨皮25克淮小麦50克远志10克大枣5枚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芍15克郁金15克枳壳15克五味子15克生龙骨30克(先煎)。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两次。
另
用刺五加膏10ml兑入水煎剂中,加芝麻香油3滴为引,再煎,早晚分服。
二诊:2007年3月25日。
药后善悲欲哭、烘热汗出症状基本消除,郁闷症状减轻,但仍感乏力神疲,肢节痛,目胀痛。
舌淡红略暗,苔薄,脉沉细。
方药:守前方,继服七剂而愈。
按语本案为女性更年期内分泌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心理障碍所出现的综合证候,以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为主。
因其以“善悲欲哭”为特点,故可纳入中医“脏躁”范畴。
《内经》云:“肺在志为悲,其声为哭”,故脏躁多责之于肺气虚,宜用甘麦大枣汤主之。
而所呈现的抑郁状态,则责之于肝,据其脉症当属“因虚致郁”,治当同案三,应重用黄芪佐以行气,以丹芪散加减。
至于所出现的更年期烘热汗出,则运用我院妇科研制的效验方“五加丹”(刺五加、生地、丹皮、赤芍、当归、丹参等)加减。
诸症并见则诸方合用,但其主旨仍不失解郁安神。
患者兼见的身痛目胀等症状,皆为躯体化障碍所致,郁解气行,经络疏通,则诸症自然消退。
本医案摘自《黑龙江省名中医医案精选》,P318-319,王克勤医案。
王克勤,1941年生。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获得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资深编委。
曾任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副所长、中医研究院副院长。
多年来从事中医心理学研究,其研究成果构筑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对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荣获世界中联中医心理学分会“学术贡献奖”,并连续荣任名誉会长。
临床本着“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的宗旨。